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0)
2023(9694)
2022(8215)
2021(7722)
2020(6514)
2019(14640)
2018(14597)
2017(28683)
2016(15857)
2015(18187)
2014(18605)
2013(18552)
2012(18002)
2011(16391)
2010(17283)
2009(16757)
2008(16955)
2007(15646)
2006(14658)
2005(13753)
作者
(45925)
(38136)
(37833)
(36800)
(24565)
(17961)
(17428)
(14576)
(14353)
(14199)
(12974)
(12576)
(12456)
(12326)
(12148)
(11698)
(11328)
(11122)
(11005)
(10994)
(10094)
(9325)
(9249)
(8845)
(8756)
(8744)
(8546)
(8408)
(7778)
(7453)
学科
(84223)
经济(84136)
管理(51190)
(43531)
(35060)
企业(35060)
(29893)
方法(27420)
中国(24369)
数学(24186)
数学方法(23864)
地方(21479)
(20124)
(19883)
业经(15477)
(14957)
银行(14949)
(14876)
(14274)
财政(14065)
(13873)
财务(13848)
财务管理(13797)
地方经济(13592)
(13411)
(13378)
贸易(13364)
企业财务(13070)
(12954)
(12810)
机构
学院(237196)
大学(237061)
(110299)
经济(107871)
管理(85732)
研究(83943)
理学(70880)
理学院(70132)
管理学(69057)
中国(68926)
管理学院(68597)
(61727)
(50375)
科学(45401)
财经(43942)
(42808)
(39857)
(39321)
中心(38475)
研究所(37132)
经济学(35120)
北京(33236)
(32057)
财经大学(31601)
经济学院(31214)
(31149)
(30960)
师范(30754)
(29341)
(26905)
基金
项目(130915)
研究(102178)
科学(102091)
基金(93326)
(78021)
国家(77309)
科学基金(65677)
社会(65587)
社会科(62111)
社会科学(62095)
(49873)
教育(47156)
基金项目(46843)
编号(42599)
(41218)
资助(40784)
成果(38485)
自然(37994)
自然科(37046)
自然科学(37036)
自然科学基金(36340)
课题(30569)
(30155)
(29317)
重点(29111)
(27871)
国家社会(26721)
教育部(26515)
项目编号(25982)
人文(25754)
期刊
(141625)
经济(141625)
研究(87558)
中国(52307)
(51232)
管理(35106)
(31544)
金融(31544)
(30306)
学报(29147)
科学(27498)
教育(27172)
财经(23686)
经济研究(23683)
大学(23558)
学学(21759)
技术(21064)
(20518)
业经(20324)
农业(19639)
问题(18394)
(16257)
国际(13964)
技术经济(13626)
统计(12900)
理论(12545)
世界(11618)
经济问题(11478)
经济管理(11348)
图书(11276)
共检索到40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我国1993年开始的经济调整,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来讲,比较有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调控中实现的职能是不同的。一般说,货币政策具有有偿性和一视同仁的特点;财政政策具有无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两者分工,货币政策主要调控经济总量,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昕  
结构调整中的财政政策鲁昕财政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着自己的职能定位。确定职能定位的基本原则是解决市场机制失灵,保证经济有序发展,实现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转变。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稳定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内在要求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伦俊  
本文对连续5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调整积极财政政策,提出了控制国债规模、转变投资方式、培育消费需求 ,以及改革税收制度等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石培荣  李兴文  张力恒  刘家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2010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渝  薛萍萍  
近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 ,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束缚之前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的调整充分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铭达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的产出能力,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与发展后劲。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道鹏  
一、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和WTO主要规则 WTO源于GATF(1947)。GATT(1947)产生于旨在成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ITO)的谈判。关于ITO宪章的磋商于1948年在古巴首都哈瓦纳成功完成,虽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通过而使ITO宪章夭折,但作为1947年参与谈判的23个国家间的关税谈判结果,GATT—一个针对货物贸易的临时协定却幸运产生。此后,经过8个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MTN),在1986—1994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基础上最终诞生了WTO。因此,就GATT与WTO的关系而言,GATT(1947)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触及既得利益,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被忽视或者暂时无法兼顾的利益群体,所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诸多矛盾也日益显现。价格扭曲因素的积累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经济结构日益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要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德仁  
一、市场调节与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将面临着根本性转变。过去那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直接调控方式,必须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而在这种新的体制之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历史地承担起国家间接调控的重任。 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宏观调节职能不是被削弱,而是加强了。因为各国经验表明,即使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通过一些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反映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特征的全部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是,至少有两方面问题是市场机制难以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松青  
近年来理论界对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主要是从经济转轨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 ,但忽视了我国经济生活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文用二元经济理论工具分析了我国需求不足的原因 ,提出二元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运行的若干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普遍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采取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从短期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在防范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全面下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期来看,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仍然存在着不少调整和改善的空间;从长期来看,则应该适时建立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机制,以利于经济的市场化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