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5)
- 2023(11015)
- 2022(9304)
- 2021(8479)
- 2020(7246)
- 2019(16129)
- 2018(16597)
- 2017(31471)
- 2016(17426)
- 2015(19672)
- 2014(20138)
- 2013(19660)
- 2012(18636)
- 2011(17324)
- 2010(17946)
- 2009(17413)
- 2008(17088)
- 2007(15650)
- 2006(14647)
- 2005(13928)
- 学科
- 济(86821)
- 经济(86708)
- 管理(52731)
- 业(43779)
- 企(36361)
- 企业(36361)
- 方法(26669)
- 中国(24979)
- 制(23162)
- 数学(23093)
- 数学方法(22898)
- 财(21123)
- 地方(20319)
- 农(19583)
- 业经(18002)
- 体(16968)
- 学(16379)
- 银(16136)
- 银行(16118)
- 行(15562)
- 融(14756)
- 金融(14749)
- 地方经济(13444)
- 体制(12800)
- 贸(12313)
- 贸易(12300)
- 理论(12027)
- 环境(12026)
- 农业(11954)
- 易(11896)
- 机构
- 大学(257439)
- 学院(255821)
- 济(115985)
- 经济(113433)
- 研究(92854)
- 管理(90854)
- 理学(75201)
- 理学院(74375)
- 中国(73566)
- 管理学(73302)
- 管理学院(72810)
- 财(60353)
- 京(55343)
- 科学(50375)
- 所(46962)
- 财经(45195)
- 江(42503)
- 中心(41588)
- 研究所(41294)
- 经(40538)
- 经济学(37206)
- 农(36916)
- 北京(36035)
- 范(33985)
- 师范(33669)
- 州(33044)
- 院(33028)
- 经济学院(32996)
- 财经大学(32956)
- 业大(31180)
- 基金
- 项目(149595)
- 科学(116974)
- 研究(115854)
- 基金(106543)
- 家(90831)
- 国家(90049)
- 科学基金(76064)
- 社会(74836)
- 社会科(70807)
- 社会科学(70793)
- 省(58127)
- 基金项目(54517)
- 教育(54184)
- 划(48251)
- 编号(47727)
- 自然(44250)
- 资助(44128)
- 自然科(43109)
- 自然科学(43095)
- 成果(42402)
- 自然科学基金(42305)
- 课题(35138)
- 部(34299)
- 重点(34030)
- 发(33409)
- 制(33015)
- 国家社会(31054)
- 性(30867)
- 创(30401)
- 教育部(30027)
- 期刊
- 济(147193)
- 经济(147193)
- 研究(92222)
- 中国(60148)
- 财(47745)
- 管理(38596)
- 农(34803)
- 学报(34680)
- 教育(34097)
- 科学(32006)
- 融(31961)
- 金融(31961)
- 大学(27685)
- 学学(25531)
- 财经(24400)
- 经济研究(24380)
- 技术(23724)
- 农业(22233)
- 业经(21501)
- 经(21208)
- 问题(19172)
- 贸(15504)
- 技术经济(13470)
- 国际(13461)
- 理论(12987)
- 改革(12385)
- 革(12385)
- 世界(12133)
- 统计(12093)
- 经济问题(11937)
共检索到427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认识改革目标的内涵,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分析新阶段推进改革的内在动力,找准改革的动力源;明确改革的担当主体和重点领域,有区别、有层次推进改革。并且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结合起来,针对前期一些积极主张改革的主体开始成为改革阻力、深化改革要追求"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变小这一现实,更加强调政府在改革中的推动作用,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资源价格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深化 经济体制改革 思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春忠
运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而形成的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反映出的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选择其中不同层次的代表性矛盾,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思考,便可从中悟出成功的经验,失误的原因,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表现(一)改革中的矛盾: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我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但没有现成的完整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作指导,这种理论滞后性给改革实践带来了困难,使改革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只有“摸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履宽
12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即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积累、消费之间的分配关系)没有理顺、以价格双轨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秩序混乱。这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而且是所有制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夕,农村面临着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尽快地提高;二是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必须得到充分的调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也只能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城市产品对农村产品交换的相对价格,通过价格杠杆调整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这一步改革,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轮番涨价,并会造成国家财政补贴的巨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伍庚福 汪苏华
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出发点和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商品理论和建立起有计划的医疗卫生服务商品经济新体制。因此,运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探讨卫生改革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卫生事业的本质,分析卫生事业的经济性(包括生产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长酉
关于建筑业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问题的王长酉1.建筑业改革得失1.1建筑业的改革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是建筑业在建国后发展最活跃时期,生产能力迅速增强。八十年代十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万亿元,超过前30年总和,机械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机械装备总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永秀 吴振磊
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培育成果显著,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
关键词:
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经验总结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新科技革命是技术创新成果积累和制度变革相互作用的产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飞跃性发展 ,必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深刻影响 ,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我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必须深化改革 ,为先进生产力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经济体制改革 新要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以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为目标,针对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缺失状况和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层面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把握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