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4)
- 2023(12171)
- 2022(10427)
- 2021(9584)
- 2020(8080)
- 2019(18263)
- 2018(18822)
- 2017(35619)
- 2016(19822)
- 2015(22514)
- 2014(23253)
- 2013(22694)
- 2012(21467)
- 2011(19710)
- 2010(20523)
- 2009(19635)
- 2008(19526)
- 2007(18018)
- 2006(16659)
- 2005(15893)
- 学科
- 济(93898)
- 经济(93772)
- 管理(60241)
- 业(50780)
- 企(42165)
- 企业(42165)
- 方法(29310)
- 中国(27376)
- 制(25094)
- 数学(24731)
- 财(24519)
- 数学方法(24425)
- 农(22958)
- 地方(21756)
- 业经(20281)
- 学(18221)
- 体(18031)
- 银(17705)
- 银行(17680)
- 行(16987)
- 融(16055)
- 金融(16048)
- 理论(14807)
- 农业(14263)
- 贸(14129)
- 贸易(14116)
- 地方经济(13867)
- 易(13654)
- 体制(13624)
- 务(13160)
- 机构
- 学院(290278)
- 大学(289512)
- 济(126881)
- 经济(123964)
- 研究(103509)
- 管理(102086)
- 理学(84104)
- 理学院(83162)
- 中国(82573)
- 管理学(81782)
- 管理学院(81231)
- 财(66811)
- 京(62716)
- 科学(57495)
- 所(53239)
- 财经(49764)
- 江(49004)
- 中心(46680)
- 研究所(46521)
- 经(44538)
- 农(43039)
- 北京(41073)
- 经济学(40155)
- 范(39088)
- 师范(38727)
- 州(38516)
- 院(36807)
- 财经大学(36131)
- 业大(36013)
- 经济学院(35627)
- 基金
- 项目(167100)
- 研究(130513)
- 科学(129636)
- 基金(117118)
- 家(99946)
- 国家(99020)
- 科学基金(83215)
- 社会(81996)
- 社会科(77424)
- 社会科学(77409)
- 省(66069)
- 教育(61359)
- 基金项目(59989)
- 编号(54976)
- 划(54510)
- 资助(48839)
- 成果(48822)
- 自然(48649)
- 自然科(47374)
- 自然科学(47360)
- 自然科学基金(46480)
- 课题(40594)
- 重点(38132)
- 部(37730)
- 发(37327)
- 制(36008)
- 性(35089)
- 创(34135)
- 国家社会(33479)
- 年(33185)
- 期刊
- 济(163636)
- 经济(163636)
- 研究(102931)
- 中国(69393)
- 财(54405)
- 管理(43456)
- 教育(41199)
- 农(40844)
- 学报(39684)
- 科学(36202)
- 融(35526)
- 金融(35526)
- 大学(31325)
- 学学(28877)
- 技术(27732)
- 财经(26642)
- 经济研究(26287)
- 农业(26194)
- 业经(24825)
- 经(23191)
- 问题(21318)
- 贸(17349)
- 国际(15008)
- 技术经济(14951)
- 理论(14640)
- 图书(13667)
- 统计(13420)
- 世界(13404)
- 改革(13387)
- 革(13387)
共检索到487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韩晓东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要求在今后10年内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是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方向。本文仅就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认识和想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毅
财政经济与技术经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财政工作经常涉及技术经济范畴。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经济搞好了,财源才能充裕。所以,制定好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有计划地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效果才能提高,财源才能充裕,大家用钱也就不会困难了。因此,加强技术经济研究对达到上述目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离不开所有制。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结合中探索目标模式不失为改革的思路。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有制人格化、财产责任化、利益透明化。增强企业活力要与完善市场体系和建立健全的间接控制体系配套进行,把握改革的空间布局和时间顺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常荆莎 易又群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40年,执政党的改革初心是明确的。但很多人对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的具体内容、改革的基本任务、改革的最终目标等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一直认识不清。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必须把握根本经济制度的主导地位,正确理解经济制度选择怎样的经济体制是基于其要解决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最急迫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多层次目标,而根本目的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洪林
作者认为,邓小平在研究、探索、指导中国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其特点可归纳为:1.善于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2.善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3.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4.善于把握质量互变规律;5.善于把握规律性和目的性。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淼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结构在良性状态下不断弱化直至最终破除。结合当前中国实际,通过对国内外可行性模式的借鉴,可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两个方面探讨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可行性方案: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韩文龙 朱杰 祝顺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重要部署,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2018年,政治经济学学者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化市场体系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美贸易摩擦等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报告综述如下。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黄静 苏红莉 李汉文
本文首先研究了资源税费制度中"资源"的范围问题、资源税费的征收与政府权力类型问题、如何通过建立环境税来校正外部性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原产地的利益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问题之后,提出了改革现行资源税费制度的思路,最后提出了构建新的资源税费体系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资源税费 环境税 权利金 红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制度缺失的存在,致使经济体制改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严峻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凸现的失业问题;二是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三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制度缺失导致的这三个问题,加重了改革的社会成本,危害了社会公平,破坏了经济效率,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缺失 经济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邓小平效应”,所谓邓小平效应是指,中国罕见的经济增长是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坚持走内生与渐进的道路,并且始终坚持把改革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遇到一些来之于基本制度方面的障碍,它们主要是:土地的国家所有、企业的国家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金融体系的国家控制。这样一些制度安排不仅遏制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普遍的市场扭曲、带来了政府部门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因此,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杨洁 李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梁坚 魏民 欧阳兵
江西省《资本论》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7年10月28—29日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各高等院校、省地市党校、研究机构和政策研究机关的会员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40篇,与会代表围绕“《资本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和资本运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京 张林山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采取了一揽子保增长计划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组合拳,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总体经济形势在全球率先回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能源资源价格、医疗卫生等一些重要改革领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的综合配套改革也取得了良好成效。2009年的改革体现两个积极特点:一是综合配套改实验区成为重要平台,二是改革工作和规划工作密切结合。全年的改革也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重经济增长轻改革调整,改革整体推进力度不够;二是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改革难度加大;三是改革协调推进机制不健全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2009 改革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