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3)
2023(10812)
2022(9186)
2021(8248)
2020(6864)
2019(15593)
2018(15561)
2017(30136)
2016(15605)
2015(17603)
2014(17659)
2013(17942)
2012(17459)
2011(16224)
2010(16859)
2009(16168)
2008(15797)
2007(14406)
2006(13696)
2005(12900)
作者
(46811)
(38690)
(38609)
(36918)
(24864)
(18310)
(17747)
(14855)
(14812)
(14221)
(13449)
(12794)
(12739)
(12503)
(11969)
(11964)
(11443)
(11288)
(11242)
(10817)
(10228)
(9519)
(9440)
(9052)
(8925)
(8793)
(8607)
(8602)
(7875)
(7519)
学科
(93219)
经济(93055)
管理(41310)
(39219)
(29902)
企业(29902)
中国(29297)
方法(28269)
地方(26077)
数学(22924)
数学方法(22745)
(22572)
业经(19922)
(16370)
地方经济(16104)
(15481)
(15473)
银行(15462)
(15435)
(15145)
(15095)
金融(15094)
农业(15031)
(14193)
贸易(14177)
(13629)
(13253)
(13251)
环境(11946)
理论(11926)
机构
大学(238750)
学院(237937)
(112611)
经济(110346)
研究(91166)
管理(86143)
中国(71578)
理学(71458)
理学院(70587)
管理学(69583)
管理学院(69097)
(53363)
(52491)
科学(50267)
(46450)
研究所(40912)
财经(40467)
中心(39627)
(37966)
(36345)
经济学(35599)
北京(34930)
(34734)
(33218)
师范(32988)
(32085)
经济学院(31607)
(30504)
财经大学(29536)
业大(28447)
基金
项目(139040)
科学(109710)
研究(108172)
基金(98979)
(83932)
国家(83177)
社会(72089)
科学基金(70421)
社会科(67401)
社会科学(67379)
(54204)
基金项目(50915)
教育(48031)
(45001)
编号(43738)
资助(40685)
自然(39825)
自然科(38838)
自然科学(38826)
自然科学基金(38101)
成果(38008)
(36621)
课题(31818)
重点(31349)
(31180)
发展(30705)
(30208)
国家社会(29515)
(28915)
(27407)
期刊
(143526)
经济(143526)
研究(86757)
中国(57666)
(38484)
管理(36567)
(33966)
科学(30610)
学报(30382)
(29541)
金融(29541)
教育(28914)
大学(24244)
经济研究(24088)
农业(22885)
业经(22270)
学学(22252)
技术(22012)
财经(21221)
问题(18983)
(18436)
(15969)
国际(14332)
技术经济(14103)
世界(13068)
商业(12311)
统计(12216)
理论(11915)
经济问题(11914)
经济管理(11869)
共检索到403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宁宁  
90年代以后,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不配套,引发社会预期不良。因此,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长期来看,无论是人口、资源、环境,还是在社会内部矛盾问题上,我们目前面临问题的难度,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西欧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协调发展,是非常有远见的。由于前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新型工业化道路能不能走得通,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岳颂东  
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协调与失调建国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和总的趋势上说,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相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存在着某些不协调。1.国民经济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建国40年来,由投资周期所决定的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在我国曾出现过8次,几乎每一次波动,都伴随着经济扩张、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恶化,从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失衡,随后不得不进行紧缩与调整,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农轻重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及其实践,特别是认真总结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我国经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祖海  
环境与经济之间动态演化所表现的相互关系是生态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生态系统负反馈机制、经济系统正反馈机制,以及两者之间动态反馈机制,指出了经济需求无限与生态供给有限这对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构建生态-经济-社会负反馈机制的具体调控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雪霞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赵伟  
某一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科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人口、资源、环境是实现国民经济活动、完成社会再生产的三个基本条件;经济、社会、科技是体现国民经济活动自身及其成果效益的三种重要现象,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有序地、良性地发展,这几个大系统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雪霞  
文章将综合评价方法与耦合协同思想相结合,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社会、科技与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关系数标准差、集对分析和耦合协调度综合测评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的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差异上,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东南沿海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在时间演化上,各区域在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福长  陈秀颖  
一个国家要从发展中状态进入经济发达的行列,首先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管理、教育几大战略问题。达是因为,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发展工农业;工农业的发展,需要用科学技术去开发;而要使科学技术为工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必须重视管理;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管理,归根到底要看人的素质,因而实际上是教育问题。当今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经济上的竞争,还不如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败;这一切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又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云龙  
研究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与改革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概括而言,对这项重大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循着两条基本思路深入展开。这两条思路是:其一,分别选择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三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三方面目标所实现的程度,进而在这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量研究三个方面是否协调发展的比例系数,从而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具体的数量指标。其二,深入研究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三方面能否协调发展的内在根据和运行机制,探讨能够包含着这三方面综合发展的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智轩  
以2010—2019年西部11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各省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增长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各省的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数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不均衡。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都偏低,说明西部科技和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科技和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偏低、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弱和教育投资激励不足是西部各省共同的突出短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婕,郭斌,许庆瑞  
本文以高技术的内涵与特征为依据,详细分析高技术的发展对科技、经济、教育三大社会系统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此事础上,进一步探讨高技术发展条件下,教育-科技-经济采统关联模式的衍化: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松耦合”状态转变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紧耦合”状态以及三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