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6)
- 2023(7834)
- 2022(6888)
- 2021(6186)
- 2020(5546)
- 2019(12911)
- 2018(12972)
- 2017(26372)
- 2016(14195)
- 2015(16502)
- 2014(16892)
- 2013(17248)
- 2012(16661)
- 2011(15582)
- 2010(16028)
- 2009(15491)
- 2008(15354)
- 2007(14126)
- 2006(12740)
- 2005(11801)
- 学科
- 济(85656)
- 经济(85591)
- 管理(38299)
- 业(35629)
- 方法(32984)
- 数学(29802)
- 数学方法(29630)
- 企(26692)
- 企业(26692)
- 中国(20602)
- 地方(19182)
- 农(18550)
- 财(16118)
- 学(15264)
- 制(14567)
- 业经(14333)
- 贸(13717)
- 贸易(13710)
- 易(13254)
- 地方经济(13210)
- 银(12214)
- 银行(12192)
- 农业(12002)
- 行(11728)
- 融(11515)
- 金融(11513)
- 和(10694)
- 环境(10656)
- 体(10105)
- 发(8816)
- 机构
- 大学(227811)
- 学院(226477)
- 济(108311)
- 经济(106191)
- 管理(83135)
- 研究(80461)
- 理学(70328)
- 理学院(69525)
- 管理学(68552)
- 管理学院(68116)
- 中国(62046)
- 财(49371)
- 京(47871)
- 科学(46278)
- 所(42075)
- 财经(39065)
- 研究所(37717)
- 农(36329)
- 中心(35765)
- 经济学(35305)
- 经(35068)
- 江(34519)
- 经济学院(31754)
- 北京(31001)
- 业大(30690)
- 农业(28674)
- 范(28643)
- 财经大学(28541)
- 师范(28413)
- 院(27589)
- 基金
- 项目(134311)
- 科学(104308)
- 研究(99570)
- 基金(96548)
- 家(82825)
- 国家(82161)
- 科学基金(68707)
- 社会(64157)
- 社会科(60785)
- 社会科学(60765)
- 省(51751)
- 基金项目(50750)
- 教育(45056)
- 划(43335)
- 自然(41592)
- 编号(40916)
- 资助(40648)
- 自然科(40504)
- 自然科学(40488)
- 自然科学基金(39752)
- 成果(34431)
- 部(30875)
- 发(30840)
- 重点(30392)
- 课题(28075)
- 创(26858)
- 国家社会(26469)
- 教育部(26464)
- 人文(25719)
- 性(25541)
- 期刊
- 济(128083)
- 经济(128083)
- 研究(73711)
- 中国(40055)
- 财(37336)
- 农(33028)
- 学报(32110)
- 管理(30022)
- 科学(29623)
- 大学(24025)
- 融(23767)
- 金融(23767)
- 学学(22758)
- 经济研究(21875)
- 农业(21784)
- 财经(20633)
- 技术(19525)
- 业经(18944)
- 教育(17906)
- 经(17870)
- 问题(17670)
- 贸(14564)
- 技术经济(13930)
- 统计(12907)
- 理论(12253)
- 商业(12191)
- 国际(12152)
- 经济问题(11181)
- 世界(10938)
- 业(10898)
共检索到349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张朝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桂娟 王强
浅析我国的经济过热许桂娟,王强—、经济过热的表现及特点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治理取得了恢复性的增长,随之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乃至于进入了新的一轮经济过热。对于经济过热,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表现形式及特点是不同的。但就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Benson Fung 李进祺 岑健
中国的经济一段时期以来表现非常强劲,国内消费正以每年9%的速度蓬勃稳步行进,受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很高,外国直接投资仍有相当规模,而非典的影响很小。面对对中国一片看好的积极观点,本文作者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中国的总体贸易情况及其银行贷款情况进行剖析,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国目前正面临周期性的经济过热风险。中国经济的主要趋势有:中国的贸易顺差与前几年相比在迅速缩小,顺差主要是对美国,而对亚洲其他国家,中国皆为贸易逆差;在贸易顺差急剧下降的同时,外汇储备却暴涨,显示了中国资本项目的监管和控制系统存在着漏洞;此外,银行贷款剧增、无效投资呈上升迹象...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趋势 风险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夏杰长 曹红辉
本文提出了判断经济过热的三个标准:经济增长是否超过了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否遇到资源环境的约束?经济运行是否面临通胀的压力和不良贷款的增加的风险?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本次经济过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实现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根治经济过热的顽症,关键是制度创新,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根钱
经济过热是我国经济中重复出现过的现象,即使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1978年至今就已发生了四次。而且其发生机理和发生过程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一、经济过热类型的划分 经济过热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总需求过度膨胀、结构性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现象。本文通过对于各种现象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经济过热。局部行业、局部地区虽然存在着某些过势的现象,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中国目前处于1992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巩固目前的良好势头,并继续通过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以实现我国世纪头20年的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强调以下观点:第一,加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过热是有区别的,在加速增长中出现的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异常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关键词:
经济过热 增长 就业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定坤 杨英云
“菱形经济”,即两端小而中间大的经济框架,本文系指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三产业,主要是基础产业相对萎缩,中间第二产业相对膨胀,头重脚轻,结构失衡的经济模式.总的看来,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有明显的超常规发展迹象,但笔者也不敢苟同国民经济发展“过热”的观点,而认为国民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在“菱形经济”格局下结构性推动所引发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行业冷热不均的“结构性过热”. 一、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 1、判断国民经济过热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992年度我国国民经济以12.8%的高速度发展,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殿昆
自 2 0 0 0年以来 ,由于中央前期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效应 ,我国经济增长摆脱了去前年的减速趋势 ,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 ,仍处低迷状态。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低迷并存的原因 ,一方面是 2 0 0 0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力增强 ,使宏观经济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 ,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启动民间投资难度较大 ,过剩生产能力未得到淘汰等因素阻碍了物价稳定回升。为此 ,政府应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深化改革 ,增加出口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 ,推动消费层次升级 ,并同时继续开拓农...
关键词:
经济快速增长 物价低迷 回升 农村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炳炎 唐思航
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拜物教现象,深入地分析了拜物教的涵义与实质,指出了它的危害性,最后提出以马克思关于破除拜物教的观点为指导,采取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拜物教现象 理论分析 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祥松
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贫富悬殊而引起的不和谐;社会不公和贪污腐败而产生的不和谐;农村贫困引起的不和谐;人和自然的不和谐。造成不和谐的原因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形成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中体制不完善和法规不健全的体制原因;由贪污腐败及人们利益失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等。
关键词:
社会和谐 收入差距 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翔夫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部门的快速扩张。文章探讨当前我国经济中呈现的金融化趋势并提供证据。已有研究表明金融部门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宏观层面数据并不足以揭示金融化问题的全部内涵。文章提出一个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问题的利润分析视角,定义了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程度指标,并结合现有文献分析了经济金融化的驱动机制。文章的主要结论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经济中出现金融化趋势;非金融企业金融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上升;食利阶层财富和权利增加、股东价值提高等一系列理论可以作为经济金融化现象的解释,利润积累模式转变是经济金融化现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化 泛金融部门 非金融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易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迈入新常态时期,各种非均衡的社会现象凸显,其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阶层分化不仅有碍国家下一步经济改革策略的实施,也为当前中国收入差距问题的解决埋下隐患。阶层分化现象的核心是人才的单向流动,如何围绕国家的共同富裕目标加强人才的双向流动性,是新形势下我们的思考核心。在此背景下,文章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阶层分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新形势下国家对策、措施的运筹把握提供思路方向,从而为新常态下国家整体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关键词:
新常态 包容性增长 阶层分化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曲振涛 周正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它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经济繁荣而增长,随经济衰退而下滑。从总体上来讲,财政收入增长率应和经济增长率趋同,但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却快于 GDP 增长率。"九五"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16.5%,GDP 年均增长率8.3%,相差8.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达到15%。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晨曦
中国经济的强劲态势再一次令全球感到惊叹。早在今年1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达到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全社会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