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0)
- 2023(14412)
- 2022(12218)
- 2021(11643)
- 2020(9955)
- 2019(22718)
- 2018(22796)
- 2017(45159)
- 2016(24523)
- 2015(27767)
- 2014(27735)
- 2013(27587)
- 2012(25601)
- 2011(23013)
- 2010(23155)
- 2009(21957)
- 2008(21724)
- 2007(19804)
- 2006(17580)
- 2005(15757)
- 学科
- 济(104553)
- 经济(104438)
- 业(72047)
- 管理(66117)
- 农(49718)
- 企(49459)
- 企业(49459)
- 方法(46660)
- 数学(42099)
- 数学方法(41598)
- 农业(32572)
- 中国(28610)
- 财(27264)
- 业经(24953)
- 制(22623)
- 地方(20871)
- 贸(19969)
- 贸易(19955)
- 易(19487)
- 学(18748)
- 银(17744)
- 银行(17715)
- 行(16899)
- 融(15494)
- 金融(15489)
- 务(15473)
- 财务(15419)
- 财务管理(15376)
- 税(15137)
- 体(14941)
- 机构
- 学院(352235)
- 大学(347942)
- 济(149364)
- 经济(146326)
- 管理(136267)
- 理学(116903)
- 理学院(115773)
- 研究(115109)
- 管理学(113867)
- 管理学院(113225)
- 中国(91171)
- 农(72672)
- 京(72200)
- 财(70632)
- 科学(68847)
- 所(57872)
- 农业(56138)
- 中心(56092)
- 业大(55598)
- 财经(55438)
- 江(54587)
- 研究所(52000)
- 经(50249)
- 经济学(45409)
- 北京(44940)
- 范(44001)
- 师范(43574)
- 州(42925)
- 经济学院(41283)
- 财经大学(40694)
- 基金
- 项目(228935)
- 科学(179662)
- 研究(169827)
- 基金(165249)
- 家(143089)
- 国家(141836)
- 科学基金(121237)
- 社会(107974)
- 社会科(102072)
- 社会科学(102043)
- 省(90729)
- 基金项目(87162)
- 教育(78004)
- 自然(76748)
- 划(75219)
- 自然科(74915)
- 自然科学(74893)
- 自然科学基金(73549)
- 编号(71211)
- 资助(67984)
- 成果(57716)
- 部(51562)
- 重点(51360)
- 发(50393)
- 课题(47991)
- 创(47336)
- 国家社会(44476)
- 创新(44284)
- 教育部(44022)
- 科研(43977)
- 期刊
- 济(167226)
- 经济(167226)
- 研究(103099)
- 农(72784)
- 中国(66288)
- 财(54067)
- 学报(52928)
- 农业(49174)
- 科学(48936)
- 管理(46669)
- 大学(40945)
- 学学(38848)
- 融(37230)
- 金融(37230)
- 教育(33782)
- 业经(32429)
- 技术(31618)
- 财经(26929)
- 经济研究(25151)
- 问题(24233)
- 业(24076)
- 经(23072)
- 版(18139)
- 技术经济(18031)
- 统计(17754)
- 理论(17450)
- 贸(17381)
- 世界(16905)
- 经济问题(16364)
- 农村(16163)
共检索到52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鹏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都与农民这一社会群体有关,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不同路径的分析,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粮情,发挥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粮食安全路径,旨在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双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路径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景冬 黄莉
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全线上涨,使得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易 何君 张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土地、资本、技术、劳动、企业家才能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包括国内粮食生产、国外粮食进口、农业"走出去"等三种主要形式。这三种路径在时间跨度、主体维度、"走出去"程度、资源利用度、市场利用度、对外开放度、路径指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路径下的粮食安全形势,并对三种路径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应选择综合式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以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
资源利用 粮食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放 丁文斌 王雅鹏
粮食主产区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地认识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寻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耦合,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8市农业要素生产效率为例,分析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耦合性,通过要素配置与利用效力角度,寻找二者之间合理的结合点。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DEA 效率 河南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柳长顺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是两项与农田水利相互关联、而处理不当又会相互矛盾的重要任务;并且这两项任务对农田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田水利具有增加与稳定粮食产能产量的作用。但在农民收入向多元化、非农化转变,农业水费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农田水利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收益的作用弱化,农民与地方政府发展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为促进农田水利科学发展,建议科学评估农田水利的作用,合理调整事权,加大中央投入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哲晰 高鸣 穆月英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转的牢固基石,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探索实现粮食安全新路径和保障对策,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关键问题,本文认为:2020年,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构建"双循环"格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形势下,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迈进的历史关口,中国应以科技创新激发粮食供给潜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良性互动,以高效流通体系打通循环堵点,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通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优化供给体系与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展望未来,要进一步着眼于粮食可持续增长和农业竞争力提升,统筹好抓生产与保生态的关系,解决好社会性与经济性的关系,处理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系,协调好粮食安全与国家综合安全的关系。
关键词:
双循环 粮食安全 实现路径 未来展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静静 杨强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作用,而河南省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收入不断增加,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法,建立农民收入的分析模型,并结合河南省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证实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收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文章最后提出要在农业科技中明确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和大力培养农业实用人才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农民增收 生产函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辉 李社芳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2001年虽有恢复性增长,但幅度仍然不大,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尤其是来自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收入是负增长,粮食主产区和占全省大多数的纯农户实际收入是减少的,这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鉴于此,我们在与省有关部门座谈了解的基础上,先后深入到石家庄、衡水、邯郸、秦皇岛等粮食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试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两者应该是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保障粮食安全与粮农持续增收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两者应该是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盛来运 唐平 阎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赵金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世界金融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及金融衍生品逐步向粮食渗透,使粮食出现了粮食金融化的现象。同时,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生物能源的开发、国际大宗粮商的垄断等因素的助推,使粮食的价格不再由供求决定,而更多的是由资本决定,粮食已由商品属性逐步转变为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因此,为应对粮食金融化,我国应该加快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粮食龙头企业,完善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争取粮食定价权和谈判权,提高我国应对粮食金融化的能力,从而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金融化 粮食安全 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亮 穆月英
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两个依赖路径:一是依赖国内生产和供给,二是依赖世界粮食生产并通过进口实现。文章分析了不同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自给率及其波动情况,认为在国内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要依靠粮食进口以平抑国内粮食生产和供给的波动。建立影响粮食贸易因素的综合指标即贸易难易程度指标ρ,并将该指标纳入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世界粮食生产、国内粮食生产分别对小麦、玉米、水稻三种粮食作物进口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进口受国内及世界粮食生产影响较为敏感,国内和世界产量对玉米和水稻进口量因受到其他外生因素影响而不敏感。在世界粮食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在依赖国内粮食供给的同时可适度进口从而保障我国粮食足量供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技术进步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2—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明显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其中,技术变化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地形更为崎岖的丘陵地区,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水平提升进而间接作用于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的实现。以此为基础,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昕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增收的程度如何,是目前研究粮食直补政策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对粮食直补政策成效的评价,也决定着粮食直补政策的改进取向,分析研究这一问题非常必要。一、直补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分析(一)直补政策使农民普遍增收。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从总体来看,应该说是农民普遍得到了实惠,增加了一定的收入。1.综合补贴收入。我国粮食直补可以划分为综合性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综合性补贴政策主要由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新时期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200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实际水平、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观测期内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关系呈稳定上升趋势,至2021年已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呈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阶梯形态;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内部有明显差异,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耦合协调在观测期内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在新时期,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度,推动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协调发展,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兼顾农民增收,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为重点导向,全面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立足当前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将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农业政策措施作为落脚点,同时注重缩小、弥合区域间差距。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民收入 耦合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