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7)
2023(4838)
2022(4209)
2021(4057)
2020(3686)
2019(8242)
2018(8358)
2017(17264)
2016(9552)
2015(10543)
2014(10790)
2013(11012)
2012(10695)
2011(9589)
2010(9914)
2009(9431)
2008(9632)
2007(8809)
2006(7999)
2005(7444)
作者
(29979)
(24754)
(24457)
(23628)
(15856)
(11898)
(11279)
(9421)
(9176)
(9125)
(8494)
(8170)
(8101)
(7950)
(7873)
(7485)
(7394)
(7318)
(7133)
(7029)
(6329)
(6228)
(5994)
(5713)
(5615)
(5538)
(5510)
(5484)
(5137)
(4919)
学科
(36679)
经济(36633)
管理(28875)
(28838)
(23066)
企业(23066)
方法(17372)
数学(15516)
数学方法(15318)
(14272)
中国(12780)
(11649)
(10076)
(9578)
财务(9567)
财务管理(9542)
(9479)
银行(9460)
企业财务(9129)
(9005)
(8773)
(7878)
贸易(7872)
(7739)
(7714)
金融(7713)
(7134)
业经(6919)
农业(6167)
(6146)
机构
大学(144960)
学院(142786)
(58818)
经济(57455)
研究(50821)
管理(50419)
理学(42443)
理学院(41926)
管理学(41147)
管理学院(40874)
中国(40495)
(33189)
(31783)
科学(30868)
(27634)
(26042)
财经(25558)
研究所(24636)
(23044)
中心(22382)
(21810)
业大(21321)
北京(20777)
农业(20672)
财经大学(19094)
经济学(18750)
(18037)
(17678)
(17592)
师范(17375)
基金
项目(85969)
科学(66227)
基金(62605)
研究(60318)
(56006)
国家(55557)
科学基金(45529)
社会(37794)
社会科(35796)
社会科学(35786)
基金项目(32686)
(32341)
自然(29973)
自然科(29269)
自然科学(29256)
自然科学基金(28730)
(28276)
教育(28053)
资助(27136)
编号(23493)
成果(20956)
(20151)
重点(19722)
(18058)
(17791)
(17120)
科研(16973)
教育部(16863)
课题(16815)
计划(16314)
期刊
(66600)
经济(66600)
研究(46515)
中国(27313)
(26539)
学报(25988)
(23353)
科学(22132)
管理(19827)
大学(19249)
学学(18302)
(18167)
金融(18167)
农业(15444)
财经(13420)
教育(13162)
经济研究(11564)
(11474)
业经(10436)
技术(10346)
问题(9765)
(8796)
理论(8005)
(7595)
国际(7164)
实践(7136)
(7136)
(6908)
统计(6877)
商业(6811)
共检索到22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张耿  
我国经济与金融的运行已经深深地为流动性过多所困扰,我国目前主要采取中和手段抵消流动性,而不是从根本上缩小国际收支顺差,避免流动性过多,这就决定了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文章指出要充分利用“两税合并”提供的政策性空间,提高出口成本,减少出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货币供给过多的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中国经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过快增长、货币结构短期化以及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产生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国际资本流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投资诱因。然而,流动性过剩一旦形成,便可能带来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并可能隐含局部性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货币调控来看,应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水平,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有效调控货币中介目标,有效运用利率政策等工具,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葛力伟  王汉金  曾浩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全球背景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结构性特点,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要坚持"市场为主、各方联动、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指出当前重点是解决经常账户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的来源问题,以及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导致资金配置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华  
政策制定者有需要了解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本文在澄清了流动性过剩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流动性过剩测度的方法,测度的结论是我国的微观流动性很长时期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我国宏观流动性有时是过剩的,有时是短缺的,过剩的时期多于短缺的时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如何定义和度量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过剩,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回答。所谓"流动性",原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随时可以用于"投资"(如放贷)的资产。例如,商业银行金库中所存放的现金就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资产)"。在一些国家,其他一些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如短期国债券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周世锋  连玮  
若得“死水”复活,需兼具“大禹治水”的非凡胆识和对于某种文化的智慧超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的过剩,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都源于银行贷款能力的低下,是大量本来应该贷放的资金而未能贷放出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倩倩  郑建军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林  
我国已经存在比较明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性贷款冲动,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严重失衡。本文预测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鹏  
流动性过剩是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度。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后果是银行信贷扩张,企业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固定资产占GDP的比率将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从而必然引起调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外汇储备占款问题,缓解财政部和央行的压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玉海  
显著的流动性过剩会推动房地产价格和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扬,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甚至会推动整个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入手,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传导过程,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冠海  
从经济学上来说,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就金融机构而言,则表现为存贷差过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不是钱多了,而是钱投入到有限的几个方向,最大的隐患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移,导致产业空心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因此,中国的流动性问题不可能由中央银行一家来解决,最根本的是要多个部门联手,通过财政、外汇、金融等多项措施,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