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4)
2023(10537)
2022(9069)
2021(8259)
2020(7101)
2019(16534)
2018(16490)
2017(32869)
2016(17907)
2015(20502)
2014(20915)
2013(21281)
2012(20718)
2011(19007)
2010(19515)
2009(18426)
2008(18490)
2007(16994)
2006(15234)
2005(14218)
作者
(54908)
(45857)
(45699)
(43522)
(29050)
(21772)
(21023)
(17900)
(17144)
(16531)
(15519)
(15139)
(14638)
(14605)
(14303)
(14278)
(13930)
(13594)
(13219)
(13162)
(11651)
(11441)
(11272)
(10434)
(10423)
(10354)
(10332)
(10175)
(9329)
(9192)
学科
(88606)
经济(88524)
(47274)
管理(46261)
(34828)
企业(34828)
方法(33710)
数学(29582)
数学方法(29384)
中国(27232)
(26092)
地方(24704)
业经(19523)
(18528)
(17349)
农业(17256)
(16800)
贸易(16787)
(16212)
(15942)
(15903)
银行(15874)
(15372)
(14910)
金融(14908)
地方经济(14180)
(13328)
环境(12832)
产业(12647)
(12604)
机构
学院(270774)
大学(269367)
(118567)
经济(116031)
管理(99340)
研究(98254)
理学(83355)
理学院(82350)
管理学(81143)
管理学院(80619)
中国(75967)
(58603)
科学(58561)
(55453)
(51503)
(47985)
研究所(46039)
中心(44743)
(43174)
财经(42696)
业大(38540)
(38362)
北京(38229)
农业(37569)
(36869)
经济学(36636)
师范(36532)
(34761)
(34624)
经济学院(33184)
基金
项目(164954)
科学(128037)
研究(123870)
基金(115760)
(99781)
国家(98887)
科学基金(82618)
社会(77473)
社会科(73473)
社会科学(73452)
(66197)
基金项目(61113)
教育(55724)
(55383)
编号(51835)
自然(50235)
自然科(48912)
自然科学(48896)
自然科学基金(47995)
资助(47724)
成果(43401)
(42600)
重点(37670)
(36687)
课题(36643)
发展(34755)
(34187)
(34157)
创新(32051)
(31413)
期刊
(141606)
经济(141606)
研究(86491)
中国(57229)
(45269)
(41485)
学报(39521)
科学(36920)
管理(36533)
(30664)
金融(30664)
农业(30523)
教育(29505)
大学(29438)
学学(27502)
业经(24931)
技术(23883)
经济研究(22818)
财经(21217)
问题(19836)
(18377)
(15920)
(15911)
技术经济(14856)
商业(14581)
理论(14027)
国际(13606)
统计(13194)
图书(12811)
经济问题(12780)
共检索到427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隋映辉  
近20年来,世界海洋科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推进了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有关统计,1969年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130亿美元,到1980年上升到2500亿美元,12年间增长近20倍。据估计,到2000年世界海洋产业年总产值可达30000亿美元,在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上升到16%左右。在发达国家,美国海洋产业产值将达4000亿美元,占全国总产值的20%,日本从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居占杰  李宏波  黄康征  
广东是我国海洋经济大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文章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SWOT分析框架,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广东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入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坚持统筹海陆规划、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海洋污染防治体系和重点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广东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会娟  姜秉国  
作为海洋新兴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以及国家战略导向深度融合的产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位于生命周期初创期的海洋战略性产业,也是海洋新兴产业中具有战略价值的产业门类。除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基本特征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表现出技术、经济和环境的正外部性,以及技术路线不明确、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经济技术特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决定了应在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基于技术与市场条件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培育路径,并坚持自主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苑清敏  冯冬  
采用泰尔指数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三大经济区11个沿海省市在2001~2010年间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结构分解分析,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存在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发展不均衡。研究期内,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略有下降,技术变化率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技术效率有所降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娟  葛雪倩  
文章从制度供给和市场培育的角度,选取十个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1年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别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海洋科研经费收入和科研人员比例对海洋资源开发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与陆域经济紧密关联的船舶制造业影响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和外资引进对我国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各类海洋新兴产业与金融相关率的关联度都普遍不高;在市场培育方面,海洋电力业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关联度最高。文章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推导出相应的政策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仲雯雯  郭佩芳  于宜法  
海洋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引领的新时代,以海洋高新技术为首要特征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本文在界定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在公众认识、政策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提高公众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促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支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开发区;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晶  刘小锋  
在当今的蓝色经济时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象  陈智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上海海洋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在分析上海海洋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上海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四个产业为例,分析了如何发展这些海洋新兴产业,最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上海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加韬  
海洋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育种和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海技术、海洋服务业等七大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科技水平落后、高端制造能力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和产业瓶颈等制约因素,建议我国在政策规划、科技攻关、体制机制、专业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涛  刘广东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金融支持机制对辽宁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辽宁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及其融资方式分析,发现银行借贷是海洋新兴产业内企业获取资金的可行途径。目前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过程中承担了超过其承受能力的风险,这制约了银行提供贷款的积极性。融资担保机制可在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提升银行向海洋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但在现有融资担保机制下缺少担保提供者,通过引入政策性金融充当企业融资的担保提供者,重新设计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可以较好地解决风险分担不均衡的问题,有利于引导资金支持辽宁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刚  袁宇心  
利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从2004年到2013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献法在政府统计报告中收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法测算分析各环境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宏观上看,科技因素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这表明科技力量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从产业上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这说明区域经济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空间分布看,西南、西北、华南和东北的新兴产业发展受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适宜的模式,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晓东  谭运嘉  李静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保持和延续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产业关联度分析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高,但目前增长动力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