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31)
2022(2017)
2021(1964)
2020(1909)
2019(4306)
2018(4616)
2017(9690)
2016(5489)
2015(6504)
2014(6649)
2013(6849)
2012(6775)
2011(6210)
2010(6667)
2009(6752)
2008(6730)
2007(6312)
2006(6074)
2005(5863)
2004(5093)
作者
(16462)
(13524)
(13165)
(13051)
(8544)
(6348)
(6257)
(5088)
(5039)
(4983)
(4496)
(4431)
(4409)
(4339)
(4211)
(4063)
(3994)
(3967)
(3890)
(3886)
(3690)
(3275)
(3262)
(3177)
(3130)
(3121)
(3104)
(3035)
(2771)
(2601)
学科
(22914)
经济(22879)
管理(15463)
(14223)
中国(10284)
(10197)
企业(10197)
方法(9358)
(8505)
数学(8492)
数学方法(8419)
(7630)
(6924)
银行(6922)
(6745)
(6688)
(5788)
贸易(5780)
(5680)
(5137)
(4963)
金融(4963)
(4868)
税收(4847)
(4804)
制度(4770)
(4770)
业经(4368)
农业(4341)
体制(3988)
机构
大学(85934)
学院(84291)
(37128)
经济(36173)
管理(30417)
研究(28376)
中国(25154)
理学(24405)
理学院(24154)
管理学(23889)
管理学院(23720)
(21998)
(19178)
财经(16262)
(14854)
(14499)
科学(14416)
(14410)
中心(13480)
北京(13126)
研究所(12303)
(11999)
财经大学(11787)
经济学(11534)
(11356)
师范(11290)
(10888)
经济学院(10469)
(9802)
(9622)
基金
项目(40983)
研究(33533)
科学(31309)
基金(28579)
(23357)
国家(23129)
社会(20630)
社会科(19496)
社会科学(19493)
科学基金(18877)
教育(15842)
(15175)
编号(15069)
基金项目(14424)
成果(14345)
(13070)
资助(12742)
课题(10654)
自然(10272)
(10053)
自然科(9961)
自然科学(9956)
自然科学基金(9757)
(9294)
项目编号(9102)
(8963)
(8924)
重点(8897)
教育部(8764)
社科(8619)
期刊
(48207)
经济(48207)
研究(33613)
中国(18190)
(15885)
(14133)
金融(14133)
管理(12551)
教育(11443)
(10335)
学报(9379)
科学(8908)
财经(8430)
业经(8152)
经济研究(7727)
大学(7575)
问题(7489)
(7228)
技术(7116)
(6861)
学学(6613)
农业(6381)
理论(6155)
图书(6148)
实践(5589)
(5589)
国际(5566)
商业(4919)
书馆(4839)
图书馆(4839)
共检索到14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家冬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旧城改造中普遍存在的重视再开发,忽视修复与保护;重视城市土地利用,忽视城市环境建设;重视城市景观,忽视城市功能等问题,指出深化城市布局和地域结构的调整,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视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是今后我国城市旧城改造的重要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伊娜  王桂新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的有偿使用、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机制的运作,使停滞不前的城市旧区改造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旧城区改建步伐大大加快。然而不少实践表明,改建的目标多从经济角度出发,忽略了从和谐的、长远发展的社会性角度去制定相应策略,以致出现众多问题。从旧城改造的社会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改造面临的种种问题,以期决策和实践者加以注意,避免留下改造后的社会久远隐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树琮  
城市是一定社会分工格局的空间组织形式,它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都客观上都存在一个改造问题。本文仅对江西省旧城改造谈些看法。一、旧城改造的紧迫性江西省现有17座城市,绝大部分建设时间较长,部分由县改市的城市,也都有较长时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素英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在旧城镇的原规模基础上扩大城镇的容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推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旧城改造中由于常常注重城镇容量的增加,所以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一般着重关注建筑面积的扩大,为此而忽略了绿化用地的调整和增加。其一,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旧城改造格局时,往往只考虑短期经济利益,把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本文认为,产权明晰是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产权失灵是过去制约城市规划干预效率的内在原因。根据当代产权制度多元化的趋势,今后我国旧城中应当鼓励公有、共有和私有产权的多样并存,而不应当片面地从一种制度极端(公有产权占绝大多数)骤然跃进到另一种制度极端(私有产权占绝大多数)。传统大规模更新的巨大惯性是在公有制转轨上形成的,要转向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必须另外铺就一条合理的路径。私有产权的轨道上,只能容纳少部分受益者,而大量的弱势群体注定没有能力跟上这趟貌似充满效率的快车。只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共有产权制度,才有可能为旧城朝向"有机更新"方式的顺利转轨,提供坚实的路基。包括公共产权形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文锦  陈可石  马学广  
旧城改造是我国当前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式。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上海新天地为例总结了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过程,结论是:旧城改造过程由动机、行为和结果构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以各自利益为导向都具有对旧城进行改造的动机;政府和开发商占据决策和行为的主导地位,决定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和物质形态;其结果引发城市空间使用者的置换和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剑涛  
旧城改造是许多国家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中国,这一问题尤为明显。国内许多城市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都必须面对旧城改造。如何改造才能达到一个多赢的结果?这涉及政府、开发商、群众多方利益。《旧城改造》提供了一个国内成功探索旧城改造的实践案例。在此,笔者尝试对比欧美发达国家的旧城改造的模式、机制,对《旧城改造》进行商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鸿源  何学礼  
资金一直是旧城改造的瓶颈,资金问题严重困扰着旧城改造。基金作为目前一种先进的融资方式,本文将基金的思想引入旧城改造,提出成立"旧城改造基金",并就旧城改造基金的运作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旧城改造基金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期望旧城改造基金可以有效缓解旧城改造的资金压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辉平  梁新民  
垄断土地改造旧城王辉平梁新民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张掖市,历史上就有“金张掖”之称。像大多数历史古城一样,1992年以前,张掖市城区内的建筑物,除极少部分楼房外,绝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旧式居民庭院,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缺乏给排水设施,道路窄曲,生活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绍伟  
代县引导建设单位改造旧城许多城市在建设上大都是走外延扩大的路子。受之影响,山西代县的拟建设单位也都希望能搬迁到城郊附近选新址,建新楼,添置新设备,彻底实现“三新”。针对这种情况,代县土地局的领导们为内涵挖潜的思路能付诸实施,不惜利用空闲时间找拟建单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露晞  
《改革》2009年第7期发表了万建忠《旧城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政府公信力:青岛市市南区例证》(以下简称《旧城改造》)一文,以青岛市市南区劈柴院等优秀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为实例,深入解读了在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中政府如何定位等问题。此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学界关注。编辑部选发4篇争鸣来稿,并刊出作者回应文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传葆  
旧城改造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旧城改造的资金投入具有投资量大、回收期长、一部分投资难以直接收回的特点。目前,全国城镇共有危房5000多万平方米,五、六十年代以前建造的简易屋6亿平方米,大量城市基础设施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转严重,这些都亟需改造。但面临的是财政拨款不足、集资困难的局面。毋庸置疑,充分认识我国旧城改造资金短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旧城改造资金不足的对策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东泉  
本文从西方国家住房政策的演变脉络 ,简述了政府“赋予能力”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基于我国旧城改造中的问题、旧城区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目标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国家提供与市场提供两种方式都不能理想地实现旧城改造的目的 ,而实施政府“赋予能力”政策应是旧城改造的一条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