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7)
- 2023(4255)
- 2022(3634)
- 2021(3479)
- 2020(3041)
- 2019(6607)
- 2018(6886)
- 2017(14055)
- 2016(7397)
- 2015(8431)
- 2014(7915)
- 2013(8115)
- 2012(7728)
- 2011(6959)
- 2010(7335)
- 2009(7234)
- 2008(7363)
- 2007(6798)
- 2006(6194)
- 2005(5638)
- 学科
- 济(29957)
- 经济(29933)
- 管理(26041)
- 业(24780)
- 企(20480)
- 企业(20480)
- 方法(12547)
- 中国(11991)
- 技术(11546)
- 数学(11154)
- 数学方法(11041)
- 制(9100)
- 技术管理(8970)
- 财(8479)
- 银(8299)
- 农(8291)
- 银行(8290)
- 行(8020)
- 贸(6986)
- 贸易(6979)
- 易(6854)
- 业经(6828)
- 融(6406)
- 金融(6406)
- 税(5483)
- 体(5382)
- 税收(4965)
- 收(4933)
- 制度(4868)
- 度(4868)
- 机构
- 大学(107504)
- 学院(107090)
- 济(48819)
- 经济(47848)
- 管理(41472)
- 研究(35047)
- 理学(34546)
- 理学院(34208)
- 管理学(33789)
- 管理学院(33569)
- 中国(30036)
- 财(25790)
- 京(22884)
- 财经(19495)
- 科学(18422)
- 经(17490)
- 所(17231)
- 江(16253)
- 中心(15889)
- 北京(15292)
- 经济学(15187)
- 研究所(14870)
- 财经大学(14281)
- 经济学院(13761)
- 州(13366)
- 农(12876)
- 院(12820)
- 范(12768)
- 师范(12689)
- 业大(12098)
- 基金
- 项目(60370)
- 研究(47733)
- 科学(47456)
- 基金(42953)
- 家(36168)
- 国家(35861)
- 社会(30975)
- 科学基金(30347)
- 社会科(29424)
- 社会科学(29417)
- 省(23464)
- 基金项目(22453)
- 教育(21216)
- 编号(19561)
- 划(19405)
- 自然(17104)
- 资助(17044)
- 成果(16894)
- 自然科(16676)
- 自然科学(16669)
- 自然科学基金(16350)
- 创(15603)
- 创新(14882)
- 部(13811)
- 课题(13640)
- 发(13608)
- 重点(13188)
- 国家社会(12825)
- 制(12639)
- 性(12356)
共检索到173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三洋 朱孟超
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罪是本次刑法修订新增的内容之一,其在刑法学界受到冷遇,在现实社会却大量涌现。关于该罪名的制度目的,也即其保护何种法益的问题,存在"文化传统论"与"社会制度论"的分歧。在法益发展的客观化、个体化趋势下,以不特定个体的公平竞争权为基础的国家考试选拔机制,才是本罪的保护法益。维护这一机制,是本罪的制度目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三洋 朱孟超
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罪是本次刑法修订新增的内容之一,其在刑法学界受到冷遇,在现实社会却大量涌现。关于该罪名的制度目的,也即其保护何种法益的问题,存在"文化传统论"与"社会制度论"的分歧。在法益发展的客观化、个体化趋势下,以不特定个体的公平竞争权为基础的国家考试选拔机制,才是本罪的保护法益。维护这一机制,是本罪的制度目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森庚
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修正案从立法理念到立法技术均对1997年刑法中关于偷税罪的规定进行了实质性修改,而且蕴含了巨大创新,必将对我国刑法和税法的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和税收执法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建议对其进行全面的归纳和分析,找出可进一步完善之处,这无疑将有助于丰富我国刑法和税法理论,以便改进立法,指导司法和税收执法实践活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军 王德勇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动,例如无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买卖"案例大量涌现,因此票据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成了当前司法难题。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将票据无原因关系的非法贴现支付结算行为纳入犯罪,进一步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构建形成冲击,在刑法介入的状态下需要重新对票据无因性进行思考,以便既能保留票据无因性制度,又能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志
目前在中国,公司内部控制人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由于97刑法未能涵盖现实生活中全部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行为,《刑法修正案》(六)第9条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立法填补。但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法条竞合,同时进一步扩大刑法对不正当关联交易的调控范围,有必要在刑法中构建公司企业人员背信罪。
关键词:
不正当关联交易 刑法修正案(六) 背信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定远
包容犯是法定的一罪和加重的犯罪构成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罪数形态,在我国新刑法中存在多处包容犯立法例,其和结合犯、吸收犯、牵连犯等一罪的形态存在差异,对包容犯应依法按照包容罪名的加重构成论处。包容犯立法例存在一定事实和逻辑上的依据,体现了立法者对公正和效率的追求,但包容犯立法例也存在不少弊端。刑法学界应在对包容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比较论证的基础上来探讨这种立法例的存废。
关键词:
包容竞合 包容犯 法定一罪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勇平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获得通过,将原来的"偷税罪"修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并就该罪的具体规定进行了相应修改。本文对该刑法修正案的立法进步性进行了解析,并对其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刑法 偷税罪 逃避缴纳税款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运锋
从近年来的金融犯罪立法态势看,部分条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破坏了刑法典的稳定性,背离了刑法的谦抑性,条款设置缺乏前瞻性。为了使金融犯罪立法更合理、更科学、更灵活,需从金融犯罪立法的定位、前置刑法制度的完善及刑事条款设置的重构等层面入手,以实现刑法典的稳定、谦抑及超前等目标。
关键词:
刑法稳定性 刑法谦抑性 刑法前瞻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素丽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完善了洗钱罪的刑法规定,删除了"明知""协助"等表述,从而改变了洗钱罪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明知"表述的去除使得洗钱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另一方面,"协助"表述的去除将自洗钱这种新的犯罪类型引入洗钱罪中。在自洗钱罪名认定时,要严格区分自洗钱行为与不需要处罚的事后行为,从而实现在扩大洗钱罪合法适用的同时保持其教义学的自洽性。
关键词:
洗钱罪 间接故意 自洗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金泽 刘熙睿
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对我国的现有破产法规作了重大变革,尤其是该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有关清偿顺序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结合法律条文的规定以及立法背景,对该条的本意作一评析。
关键词:
《破产法》 职工债权 担保债权 清偿顺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少华
限制自由是俄罗斯刑法典新增设的主刑之一,它在继承了原苏俄刑法典中劳动改造的某些内容的同时,又在适用对象和范围、限制自由的内容、改造教育方式等许多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因而使限制自由体现出鲜明的刑罚个别化和刑罚人道化的特点。这是由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中形成一系列新的刑罚理念所决定的。作为限制自由刑的一个类型,它直接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符合当代世界刑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的。
关键词:
俄罗斯刑法典 限制自由 刑罚改革与现代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娟
修订后的我国现行刑法与79年刑法相比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内容上加大了对经济领域的调控与干预力度,特别是对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企业作了较全面的规范。本文拟就新刑法对企业运作的调控作有关论述,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明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自觉地以刑法为指导正确规...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文杰
刑法中的个人征信信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为形式要素,以识别性为实质要素。亟须细化前置法中非法或合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具体规则;若某种个人征信信息属于完全不真实或公开的类型,就无必要以刑法予以保护;非法利用他人征信信息实施下游犯罪无法评价的法益侵害行为已呈现类型化与典型化,应以刑法给予妥当规制。应将构建有效合规计划作为不起诉或量刑优待的考量依据,应考虑财产及人身权益在量刑中的附带作用,对罚金刑的适用须考量财产能力、犯罪严重程度及预防必要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永林
我国刑法第156条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是实践中认定走私罪共犯的法律标准。刑法第156条之规定是法律拟制而非注意规定,其核心在于对"通谋"的认定。司法解释确立的"明知"和"多次帮助"原则分别有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之嫌,将走私罪共犯的认定范围不当扩大。刑法应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为依据,认定走私罪的共犯。
关键词:
走私罪 共犯 认定 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