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1)
- 2023(5213)
- 2022(4526)
- 2021(4315)
- 2020(3975)
- 2019(8887)
- 2018(9298)
- 2017(18424)
- 2016(9981)
- 2015(11652)
- 2014(11720)
- 2013(11612)
- 2012(11271)
- 2011(10140)
- 2010(10646)
- 2009(10391)
- 2008(10437)
- 2007(9589)
- 2006(8983)
- 2005(8460)
- 学科
- 济(38835)
- 经济(38771)
- 管理(32632)
- 业(28418)
- 企(24292)
- 企业(24292)
- 方法(17334)
- 财(13435)
- 中国(13367)
- 数学(13279)
- 数学方法(13131)
- 制(11899)
- 农(11437)
- 业经(10681)
- 银(9700)
- 银行(9692)
- 行(9268)
- 学(9187)
- 理论(8476)
- 务(8327)
- 财务(8309)
- 财务管理(8288)
- 和(8097)
- 贸(7987)
- 贸易(7974)
- 企业财务(7909)
- 易(7804)
- 税(7755)
- 融(7528)
- 金融(7528)
- 机构
- 大学(151924)
- 学院(148293)
- 济(57720)
- 管理(57406)
- 经济(56276)
- 研究(48212)
- 理学(47551)
- 理学院(47049)
- 管理学(46380)
- 管理学院(46095)
- 中国(41705)
- 财(33771)
- 京(32915)
- 科学(27871)
- 财经(25609)
- 江(24760)
- 所(24519)
- 中心(24016)
- 经(22902)
- 北京(21486)
- 农(21459)
- 研究所(21392)
- 范(20988)
- 师范(20806)
- 州(19948)
- 财经大学(18732)
- 业大(18381)
- 院(17104)
- 经济学(16867)
- 师范大学(16650)
- 基金
- 项目(86190)
- 科学(67572)
- 研究(65311)
- 基金(63041)
- 家(54243)
- 国家(53804)
- 科学基金(45477)
- 社会(40771)
- 社会科(38296)
- 社会科学(38290)
- 基金项目(33369)
- 省(31394)
- 教育(29954)
- 编号(28876)
- 自然(28785)
- 自然科(28072)
- 自然科学(28064)
- 自然科学基金(27589)
- 划(27528)
- 成果(26295)
- 资助(25889)
- 部(19767)
- 重点(18980)
- 项目编号(18703)
- 课题(18503)
- 发(17177)
- 教育部(17039)
- 性(16935)
- 人文(16627)
- 科研(16556)
共检索到243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仁祥 邹力宏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不仅可以减少交易风险,而且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本文从征信活动中的当事人行为关系入手,揭示了信息提供人与其它当事人的法律关系,说明了信息提供人的行为并不独立于其它的当事人。因此,在我国征信体系中信息提供人在信息采集、使用、共享、提供等方面必须具有行为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征信 信息提供人 行为规范 法律责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富全
本文认为征信对象作为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其行为规范对于征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国家对征信对象的行为有明确要求,而国内没有确切的要求,因此需要完善配套法规,明确征信对象的权利与义务,促进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征信对象 行为规范 权利义务 征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晨明
信息提供者行为在信息流动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基础性作用,规范信息提供者行为是寻求信息高效流动和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必由之路。分析信息提供者在信息流动过程中侵害信息主体权益的表现和原因,借鉴国外规范信息提供者行为的经验做法,从协调信息流动与保护角度提出规范信息提供者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勇 史玉琼
目前,我国无论是对被征信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有关征信的法规体系建设,均相对薄弱,致使被征信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加强对被征信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应加快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的立法,加强征信执法管理,推动征信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尽快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关键词:
个人征信 征信立法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行政法律责任单独保留+引致性民事、刑事法律责任条款”的技术路径难以形成教育法典法律责任的规范构造。应根据教育法的属性来研判这一议题。问题导向的立法模式和教育法律关系性质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法典应属领域法典。篇章体例方面,法律责任“总则专章+分则补充”的篇章体例更有助于维系领域型教育法典的体系性。编纂理路方面,应遵循领域型法典法律责任固有的编纂理路:首先,分类处理既有责任条款,包括运用引致性条款规定民事与刑事责任,运用引致性条款和具体责任条款规定行政责任;其次,增补一般性责任条款,彰显教育法典的基本价值理念,并实现教育法典与其他立法的衔接;最后,健全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条款,确保教育法典的可诉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屈茂辉 陈艳 罗才红
对我国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规范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立法较少、地方立法数量相对较多,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特征。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基本体系虽已建立,但下位法和上位法的条文重复现象较突出;在责任主体制度上设计单一,更为注重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在责任类型结构上过于依赖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表现出明显的附属性;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承担方式也尚有不足。管理型立法思路导致的制度缺陷可能会影响审计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国家审计法律责任制度仍需要完善,不仅要在地方立法上体现和突出地方性,而且要建立起与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宇莹 杨湛 傅方兴
一、会计信息失真相关的现行法律体系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其形成过程中违反了应有的真实性原则,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态。按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意愿进行区分,可以分为无意失真和有意失真,比如会计错报就是一种无意失真,通常都是基于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这种错误不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容易查证。而故意失真,类似会计舞弊行为,由于是处于故意的主观因素,所以其隐蔽性非常强,相对难以被查出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德旺
个人信用信息规范的目的在于“使用”和“收益,”在于增进社会相关主体获取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又必须兼顾到被征信人正当合法的信用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法与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的处罚标准相衔接,加大了对财务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为防范遏制财务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对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雄元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历史上三部会计法和两部注册会计师法对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规定 ,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变迁过程 ,并在剖析这种变迁的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了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途径 ,指出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和增加新的法律成分是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罗莉
会计法律规范作为经济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使市场平等竞争,保障国家有效获取宏观管理所需的经济信息,使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基本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