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9)
2023(6194)
2022(5108)
2021(4728)
2020(4154)
2019(9228)
2018(9076)
2017(18533)
2016(9712)
2015(11145)
2014(11328)
2013(11483)
2012(11072)
2011(10080)
2010(10906)
2009(11191)
2008(10231)
2007(9330)
2006(8774)
2005(8421)
作者
(27802)
(22646)
(22587)
(21802)
(14354)
(10729)
(10468)
(8659)
(8510)
(8349)
(7607)
(7530)
(7390)
(7263)
(7096)
(6943)
(6726)
(6645)
(6442)
(6218)
(6104)
(5550)
(5303)
(5287)
(5256)
(5150)
(5049)
(5029)
(4657)
(4449)
学科
(41691)
经济(41630)
(29004)
管理(28512)
(26569)
金融(26569)
(25209)
银行(25207)
(24523)
(23844)
企业(23844)
中国(22322)
方法(16802)
(14956)
(14272)
数学(14233)
数学方法(14105)
(12034)
中国金融(11201)
业经(10233)
(9091)
贸易(9075)
地方(9042)
(8906)
(8844)
财务(8822)
财务管理(8804)
(8678)
理论(8525)
企业财务(8447)
机构
大学(146762)
学院(145550)
(66409)
经济(64895)
管理(53273)
研究(47512)
中国(47270)
理学(43890)
理学院(43497)
管理学(42981)
管理学院(42713)
(37266)
(31168)
财经(28481)
(25564)
中心(24375)
科学(23274)
(23051)
(22982)
经济学(22192)
(22187)
银行(21417)
财经大学(21159)
(20870)
北京(20808)
金融(20495)
(20165)
经济学院(20091)
研究所(19970)
(19630)
基金
项目(78696)
研究(63182)
科学(61446)
基金(56602)
(46491)
国家(46033)
社会(40924)
科学基金(39300)
社会科(38896)
社会科学(38890)
(29778)
教育(29206)
基金项目(28733)
编号(27089)
(24615)
成果(24528)
资助(24355)
自然(21703)
自然科(21157)
自然科学(21149)
自然科学基金(20767)
课题(18755)
(18553)
(17787)
重点(17585)
(17464)
项目编号(17104)
国家社会(16753)
教育部(16642)
(16425)
期刊
(78237)
经济(78237)
研究(54009)
(36697)
金融(36697)
中国(30160)
(28163)
管理(21295)
教育(17143)
(16928)
学报(16353)
科学(15297)
财经(15149)
大学(13657)
(13005)
经济研究(12868)
学学(12474)
业经(11969)
技术(11436)
问题(10853)
理论(10153)
农业(9976)
(9849)
实践(9154)
(9154)
国际(8800)
图书(7512)
商业(7491)
现代(7046)
技术经济(6961)
共检索到246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彪  
对我国当前金融危机的理论思考刘彪199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又逐步进入快车道。1993年1-5月份,仅国有单位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其增长率高达69.2%。然而,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方式进行的。高速增长本没有什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凌江怀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上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频频发生。去年中发端于泰国,横扫东南亚,波及整个东亚,震撼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存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深刻矛盾,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在该是对这些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孙咏梅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这种新特点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运行形式上显示出的差别。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对于危机不同以往的特点,我们应制定相关的策略,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  邹贤启  张静  马天禄  刘美频  
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升级和扩散的过程,探讨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效应,以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秀福  田娟  
此次危机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生动的借鉴素材,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11年,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再度成为描述全球经济最频繁的关键词。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快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乃至政治格局。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探究其成因,反思其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共性是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外部要素。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机构付出巨额资金,实际上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美国自身利益高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并进,并保护好实体经济的企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对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学习和借鉴欧美,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法治体系,以及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方向产生怀疑。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讨论了以下问题:金融发展所需的基本法治要素,金融危机对金融法治要素提出的挑战,今后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取向等。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市场主导原则这一金融法治基本理念的失败,失去监管的过度自由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市场主导原则作为中国金融法治的基本理念,并把继续完善金融发展法治环境构成要素作为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点,通过对西方相关经济学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反思,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和阐释西方国家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这场危机本身以及在应对危机中所包含的经验教训,进而为推动我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艳  张洪波  
煤炭是我国目前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的价格走向牵动各方的利益,煤炭的定价机制也受到各方关注。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我国煤炭行业的定价机制的改革,抓住机遇,实施改革,理顺煤炭的定价机制,以促进煤炭及相关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文章分析当前我国煤炭定价机制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外主要产煤国的先进理念,提出我国煤炭定价机制改革的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魁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中的诚信教育、课程改革、专业结构及学科发展等都受到挑战。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思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星  杨梦  
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作为一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并使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教训深刻,值得吸取。应充分认清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常晓鸣  周萍  阙彬  袁静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国内产业的转移,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将深刻改变我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路径。为消除国际需求急剧下滑而带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强调国内自身价值链和产业链构成,是我们未来可能的路径选择之一。推动国际国内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在于东中西部地区加强自身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建设,降低产业交易成本;其次,建立和巩固与东部相关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力争形成完整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最后,以东部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主体为核心,推动以技术创新带动的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最终实现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