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3)
- 2023(5083)
- 2022(4318)
- 2021(4094)
- 2020(3482)
- 2019(7613)
- 2018(7584)
- 2017(15835)
- 2016(8604)
- 2015(9431)
- 2014(9438)
- 2013(9390)
- 2012(9040)
- 2011(8212)
- 2010(8356)
- 2009(8092)
- 2008(8148)
- 2007(7311)
- 2006(6601)
- 2005(6174)
- 学科
- 济(34529)
- 经济(34480)
- 管理(24684)
- 业(24412)
- 企(18698)
- 企业(18698)
- 方法(16667)
- 数学(15061)
- 数学方法(14954)
- 中国(12505)
- 财(10794)
- 制(10606)
- 农(10188)
- 银(8506)
- 银行(8498)
- 行(8207)
- 贸(7441)
- 贸易(7437)
- 易(7311)
- 融(7182)
- 金融(7182)
- 体(7062)
- 业经(6881)
- 学(6666)
- 务(6432)
- 财务(6426)
- 财务管理(6407)
- 企业财务(6182)
- 农业(6016)
- 体制(5943)
- 机构
- 大学(130283)
- 学院(128920)
- 济(56177)
- 经济(55029)
- 管理(47910)
- 研究(44211)
- 理学(41101)
- 理学院(40646)
- 管理学(40102)
- 管理学院(39843)
- 中国(34754)
- 财(30101)
- 京(27349)
- 科学(24896)
- 财经(23944)
- 所(22306)
- 经(21740)
- 研究所(19927)
- 农(19788)
- 中心(19588)
- 经济学(18371)
- 江(18173)
- 财经大学(18030)
- 北京(17587)
- 业大(16950)
- 经济学院(16772)
- 范(16008)
- 师范(15857)
- 院(15854)
- 农业(15605)
- 基金
- 项目(79829)
- 科学(63085)
- 基金(59391)
- 研究(58589)
- 家(51814)
- 国家(51417)
- 科学基金(43184)
- 社会(39074)
- 社会科(37097)
- 社会科学(37085)
- 基金项目(30875)
- 省(29420)
- 教育(26908)
- 自然(26501)
- 自然科(25874)
- 自然科学(25864)
- 划(25593)
- 自然科学基金(25417)
- 资助(24494)
- 编号(22782)
- 成果(19864)
- 部(19129)
- 重点(18062)
- 性(17279)
- 发(16795)
- 国家社会(16748)
- 教育部(16541)
- 创(16236)
- 课题(16033)
- 人文(15807)
共检索到192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鹏
流动性过剩是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度。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后果是银行信贷扩张,企业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固定资产占GDP的比率将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从而必然引起调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外汇储备占款问题,缓解财政部和央行的压力。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测度 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华
政策制定者有需要了解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本文在澄清了流动性过剩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流动性过剩测度的方法,测度的结论是我国的微观流动性很长时期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我国宏观流动性有时是过剩的,有时是短缺的,过剩的时期多于短缺的时期。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含义 测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杰 王韧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广泛争议,本文主要阐明4个问题:(1)在概念上,流动性过剩是长期持续的超额货币供给累积的短期爆发;(2)在成因上,流动性过剩是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综合作用的结果;(3)在应对措施上,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无外乎平衡国际收支、构建自由外汇制度和进行宏观调控三种手段;(4)在解决策略上,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最终解决必须以克服"外患"为先导,消除"内忧"为根本,依靠"节源"、"开流"和"吸纳"3类措施的分工合作,选择社会保障、外汇使用和资本市场发展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有效稳妥地推进。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给 国际收支 资本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阮红新
2005年7月23日,在"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提出,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将面对资金大量流入银行体系所形成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难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流动性过剩"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学术界则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含义、衡量指标、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应对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庆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 货币供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 货币供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Thorsten Polleit Dieter Gerdesmeier 赵春萍 董宁
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同时,我们发现,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缺乏一定的研究。针对这种状况,欧洲中央银行的有关专家提出了四种测度流动性过剩的方法,分别是价格缺口法(price gap,或者称p*法)、真实货币缺口法(real money gap)、名义货币缺口法(nominal money gap)和货币过剩法(money overhang)。我们将这四种方法翻译出来,供大家了解和研究时使用。文章翻译自Thorsten Polleit和Dieter Gerdesmeier的《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一文,个别部分进行了删节。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测度方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志刚 吴腾 桂立
金融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推动一国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运用199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扩张对中国城市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金融效率提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2)非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提升是金融发展推进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渠道;(3)金融发展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研究及其政策含义对推进中国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市化 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万青 魏作磊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宏观层面的定义,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本文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成因的各种主要观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非外部失衡造成,而是内部失衡造成,也即是消费相对不足与投资相对过度的结构性失衡。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要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不行,还要依靠包括结构性调整和金融改革在内的中长期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来用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必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磊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是国际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输入,直接原因是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储蓄、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强,消费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充分运用股票市场吸收流动性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充分运用税收、土地、信贷等工具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公共财政工具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促进消费,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丹丹
本文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金融资产交易能力的一种缺失。基于这一视角,本文指出,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内外失衡,旨在化解流动性过剩的现行政策由于过于侧重总量控制而收效甚微。因此,流动性宜"疏"不宜"堵",只有从被动的总量控制转为主动的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才能使我国当前过剩的流动性得到有效分流和利用。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产交易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朝华 唐海风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叶少波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CTEL)和流动性增量过剩系数(CAEL)为测度指标,提出流动性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运用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选取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年第1季度到2007年第2季度,我国均存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229,相当于名义货币平均过剩6.18万亿元,实际货币平均过剩5.34万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