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5)
- 2023(7867)
- 2022(6593)
- 2021(6043)
- 2020(5017)
- 2019(11457)
- 2018(11428)
- 2017(23525)
- 2016(12423)
- 2015(14146)
- 2014(14390)
- 2013(14371)
- 2012(14019)
- 2011(13196)
- 2010(13867)
- 2009(13526)
- 2008(13224)
- 2007(12221)
- 2006(11594)
- 2005(10912)
- 学科
- 济(76551)
- 经济(76490)
- 管理(35893)
- 业(31629)
- 企(24010)
- 企业(24010)
- 方法(23849)
- 数学(21232)
- 数学方法(21045)
- 中国(20285)
- 地方(18597)
- 农(16671)
- 制(14522)
- 财(13988)
- 业经(13799)
- 地方经济(13079)
- 贸(12730)
- 贸易(12721)
- 银(12512)
- 银行(12508)
- 学(12337)
- 易(12333)
- 行(12182)
- 融(11471)
- 金融(11471)
- 策(11209)
- 农业(10623)
- 体(9737)
- 环境(9604)
- 及其(9083)
- 机构
- 学院(195472)
- 大学(194629)
- 济(98864)
- 经济(96899)
- 研究(71966)
- 管理(71805)
- 理学(59805)
- 理学院(59162)
- 管理学(58450)
- 管理学院(58050)
- 中国(57468)
- 财(47004)
- 京(41169)
- 科学(37169)
- 所(36329)
- 财经(36004)
- 经(32368)
- 经济学(32070)
- 研究所(31894)
- 中心(31571)
- 江(30869)
- 经济学院(28535)
- 北京(27334)
- 财经大学(26250)
- 范(25361)
- 师范(25248)
- 院(25165)
- 农(24905)
- 州(24229)
- 业大(21214)
- 基金
- 项目(109428)
- 科学(86642)
- 研究(85914)
- 基金(79295)
- 家(66378)
- 国家(65816)
- 社会(56790)
- 科学基金(55950)
- 社会科(53860)
- 社会科学(53849)
- 省(40839)
- 基金项目(40021)
- 教育(38753)
- 编号(35041)
- 划(34093)
- 资助(34089)
- 自然(31920)
- 自然科(31075)
- 自然科学(31067)
- 成果(30844)
- 自然科学基金(30508)
- 发(25812)
- 部(25602)
- 课题(25112)
- 重点(24350)
- 国家社会(23400)
- 性(22877)
- 教育部(22555)
- 发展(22273)
- 人文(22130)
- 期刊
- 济(123940)
- 经济(123940)
- 研究(72137)
- 中国(38102)
- 财(33395)
- 管理(29605)
- 融(26586)
- 金融(26586)
- 农(23318)
- 科学(21902)
- 经济研究(21519)
- 学报(20897)
- 财经(19301)
- 教育(19254)
- 业经(18080)
- 大学(17103)
- 技术(17083)
- 经(16866)
- 问题(16469)
- 学学(16038)
- 农业(15467)
- 贸(14791)
- 国际(13429)
- 技术经济(11897)
- 世界(10893)
- 统计(10846)
- 理论(10640)
- 商业(10293)
- 经济问题(10245)
- 经济管理(10077)
共检索到32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投资周期、消费周期、信用周期、价格周期和对全球经济周期的分析,本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周期的高位,投资要求拉动作用在减弱,产能释放所引起的生产过剩风险在增大,有可能导致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受供给面影响,通货膨胀仍会持续,但不表明经济出现过热。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10.5%以上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在5%~6%之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向祎
2017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不俗,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远超预期,宏观先导指标预示经济逐步回暖,经济景气指数不断向好,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即将见顶,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明显,PPP模式带来的债务风险不能小觑,特朗普百日新政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健康平稳增长,就必须要处理好一些关键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尚民 袁永康
2月1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信息中心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社科院副院长刘国光和数量技术经济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综述如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一、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2019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性进展,精准脱贫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继续升温,GDP增幅达1997年以来季度最高水平,工业投资和产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出口高速增长及外资加快流入的作用下,出现了强劲上扬的态势;民间投资在一些地区开始有明显的启动趋势;一些新的消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晓 陈光磊 高菲
本文通过对物价增长偏低、社会资金偏紧、总需求结构不合理等宏观数据的分析,认为2003年以来的经济过热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调控已经到位,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需要警惕的是宏观调控不能过犹不及断送增长周期。文章建议,为保持增长周期的持续,当前宏观调控必须尽快做出相应调整,以形成增加国内需求的新政策体系,确保国民经济在不发生紧缩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在扭转了1990年的消费疲软和经济滑坡以后,1991年,国民经济在稳定中增长,全年预计,工业生产(包括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将比上年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5%以上,社会商品零售额将增长在12-13%之间,出口、进口将分别增长6.2%和17.0%。虽然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经济领域中长期累积的问题所致,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仍未有明显提高,使得财政面临的问题较多,困难较大。面对上述问题,如何评价199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特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