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47)
- 2022(2582)
- 2021(2489)
- 2020(2360)
- 2019(5263)
- 2018(5619)
- 2017(11915)
- 2016(6635)
- 2015(7709)
- 2014(7804)
- 2013(8088)
- 2012(7994)
- 2011(7382)
- 2010(7636)
- 2009(7561)
- 2008(7639)
- 2007(6989)
- 2006(6534)
- 2005(6327)
- 2004(5544)
- 学科
- 济(27747)
- 经济(27710)
- 管理(18624)
- 业(17041)
- 方法(13203)
- 企(13105)
- 企业(13105)
- 数学(12323)
- 数学方法(12241)
- 中国(10805)
- 财(9324)
- 制(9175)
- 银(8289)
- 银行(8287)
- 行(7933)
- 农(7799)
- 贸(7265)
- 贸易(7256)
- 易(7150)
- 融(6543)
- 金融(6543)
- 体(5235)
- 务(5202)
- 财务(5194)
- 税(5188)
- 财务管理(5175)
- 制度(5116)
- 度(5116)
- 企业财务(4925)
- 税收(4901)
- 机构
- 大学(100271)
- 学院(98443)
- 济(45482)
- 经济(44446)
- 管理(35586)
- 研究(32854)
- 中国(31037)
- 理学(28747)
- 理学院(28477)
- 管理学(28190)
- 管理学院(27995)
- 财(27322)
- 京(21485)
- 财经(20360)
- 经(18269)
- 所(16616)
- 江(16084)
- 中心(15967)
- 科学(15811)
- 财经大学(15087)
- 经济学(14845)
- 北京(14778)
- 研究所(14090)
- 经济学院(13542)
- 银(13535)
- 州(13341)
- 银行(13082)
- 融(12928)
- 金融(12698)
- 人民(12485)
- 基金
- 项目(49432)
- 研究(39457)
- 科学(38055)
- 基金(35605)
- 家(29115)
- 国家(28869)
- 社会(24975)
- 科学基金(24065)
- 社会科(23747)
- 社会科学(23742)
- 教育(18723)
- 基金项目(17883)
- 省(17613)
- 编号(17024)
- 资助(16587)
- 成果(16005)
- 划(15250)
- 自然(13528)
- 自然科(13137)
- 自然科学(13132)
- 自然科学基金(12899)
- 部(12357)
- 课题(11870)
- 性(11315)
- 教育部(10988)
- 重点(10764)
- 社科(10690)
- 项目编号(10598)
- 人文(10559)
- 发(10209)
共检索到16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通货膨胀联动国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国家。在当前我国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风险的条件下,从风险管理与投资品创新的角度,建议尽快引入通货膨胀联动国债。
关键词:
通货膨胀联动国债 收益 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婧
本文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在短期内暂时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在中期存在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可能性,并对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提出了预测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热钱 通货膨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磊
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通货膨胀的特殊成因以及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财政、银行体系,决定了我国国债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基于对我国国债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论述,对我国国债发行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对财政和银行分别进行立法,健全银行体系和制度;②合理使用国债,提高企业效率;③适当控制国债规模,改革国债发行方式;④注意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
关键词:
国债,国债效应,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华 陈红时
从我国10多年国债发行实践来看,国债一直是被作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国家建设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方式来运用的。因为,我国理论界认为,举借国债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它具有控制社会总需求,化消费基金为积累基金的功能。其基本的根据,不外乎如下几点:(1)...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作者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和成因作了中肯分析,指出当前通货膨胀的基本导因还是总需求膨胀;治理的根本措施在于严格控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社会信用需求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投资膨胀,消费,超分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亚楠 马广奇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对防范我国未来恶化的通货膨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通货膨胀对各行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我国五次通货膨胀周期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再通过数据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管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富为
我国高通货膨胀与高汇率并存的相关问题的思考富为【关键词】通货膨胀汇率外汇储备外汇体制一、当前我国高通胀与高汇率并存的现状1994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当时的汇价为1美元兑8.7元人民币。这以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坚挺。到199...
关键词:
通货膨胀,汇率,外汇储备,外汇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波 沈志宏 常虹
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由于受货币流动性过剩、国外输入、需求拉动和外贸顺差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呈现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且涉及面较广等特点。物价的过快上涨使我国工业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而通货膨胀的长期存在更会加大向经济危机转化的可能性。为此,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币值基本稳定,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还要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政策手段对通货膨胀进行综合治理,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预期,使我国经济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
CPI 通货膨胀 农产品价格 流动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海维
稳定物价总水平,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而管理好通胀预期是控制通货膨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预期 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华 陈红时
国债对通货膨胀的不自觉推动●陈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陈红时[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10031]从我国十多年国债发行实践来看,国债一直是被作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国家建设资金的一种较为理想方式来运用的。因为,我国理论界认为,举借国债作为一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粘性 最大熵自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明国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 ,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 ,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 ,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 ,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 ,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
国债 货币化 财政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慧刚 万明国
作为国债的财政赤字所引致的财政性货币发行显然是一种货币投放,当国债发行收入被作为财政支出安排时,就会对基础货币进而对货币乘数有所影响,起到一种创造货币的效应,由此构成对通货膨胀的一个推动。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国债的发行并没有伴随着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国债发行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
国债 财政赤字 货币化 金融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赤卫
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有效遏止通货膨胀的思考张赤卫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把通货膨胀视作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及资本主义制度所持有的“专利”,认为从理论上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对通货膨胀怀有谈虎色变的恐惧心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通货膨胀 部门瓶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