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5)
- 2023(12527)
- 2022(10578)
- 2021(9655)
- 2020(7964)
- 2019(17952)
- 2018(18102)
- 2017(34078)
- 2016(18957)
- 2015(21579)
- 2014(21983)
- 2013(21607)
- 2012(20663)
- 2011(18909)
- 2010(19521)
- 2009(18691)
- 2008(18517)
- 2007(17165)
- 2006(15723)
- 2005(15023)
- 学科
- 济(79934)
- 经济(79808)
- 管理(57770)
- 业(52566)
- 企(41828)
- 企业(41828)
- 中国(28737)
- 方法(25536)
- 农(24066)
- 制(22848)
- 财(21679)
- 地方(21578)
- 数学(21508)
- 数学方法(21282)
- 业经(19617)
- 银(18165)
- 银行(18142)
- 行(17561)
- 融(16646)
- 金融(16639)
- 学(15736)
- 体(15625)
- 农业(15420)
- 贸(14784)
- 贸易(14765)
- 易(14273)
- 环境(13352)
- 发(12977)
- 理论(12343)
- 技术(12140)
- 机构
- 学院(276264)
- 大学(275701)
- 济(114220)
- 经济(111436)
- 管理(99466)
- 研究(99144)
- 理学(82240)
- 理学院(81297)
- 管理学(79954)
- 中国(79461)
- 管理学院(79432)
- 京(60704)
- 财(60382)
- 科学(56586)
- 所(50784)
- 江(46453)
- 中心(45495)
- 财经(44987)
- 农(44674)
- 研究所(44633)
- 经(40346)
- 北京(39593)
- 范(37995)
- 师范(37597)
- 州(37069)
- 业大(36540)
- 院(35822)
- 经济学(34779)
- 农业(34501)
- 财经大学(32813)
- 基金
- 项目(165481)
- 科学(129289)
- 研究(127186)
- 基金(116312)
- 家(99750)
- 国家(98807)
- 科学基金(83595)
- 社会(79781)
- 社会科(75473)
- 社会科学(75462)
- 省(66006)
- 基金项目(59890)
- 教育(58991)
- 划(55132)
- 编号(53192)
- 自然(50332)
- 自然科(49071)
- 自然科学(49058)
- 自然科学基金(48153)
- 资助(48082)
- 成果(46567)
- 发(40516)
- 课题(39217)
- 重点(37466)
- 部(36926)
- 制(35072)
- 创(34180)
- 性(33029)
- 发展(33008)
- 展(32484)
- 期刊
- 济(145274)
- 经济(145274)
- 研究(94107)
- 中国(68614)
- 财(47285)
- 农(43401)
- 管理(41334)
- 学报(39592)
- 教育(39096)
- 科学(36513)
- 融(35262)
- 金融(35262)
- 大学(30947)
- 农业(28714)
- 学学(28449)
- 技术(25027)
- 业经(24794)
- 财经(23055)
- 经济研究(22428)
- 经(19848)
- 问题(19194)
- 贸(15552)
- 图书(14773)
- 业(14088)
- 理论(13822)
- 国际(13809)
- 商业(13281)
- 坛(13263)
- 论坛(13263)
- 技术经济(12824)
共检索到46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曾大林 张琳
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是市场化改革的产物,该体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惯例作为基本参照,同时又深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作用和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回顾总结我国建筑交易体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其具有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由点到面的发展轨迹和先易后难的推进策略等特点。然后分析该体制存在的缺陷,涉及到建筑法的局限性,国际惯例的"水土不服"和制度失灵等问题。分析表明,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它的成熟取决于系统性的制度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曾大林 张琳
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是市场化改革的产物,该体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际惯例作为基本参照,同时又深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作用和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回顾总结我国建筑交易体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其具有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由点到面的发展轨迹和先易后难的推进策略等特点。然后分析该体制存在的缺陷,涉及到建筑法的局限性,国际惯例的"水土不服"和制度失灵等问题。分析表明,我国的建筑交易体制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它的成熟取决于系统性的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谷忠玉
中国幼儿社会教育已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本文对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尝试分析了未来中国幼儿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
中国 幼儿教育 回顾 思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鸿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系列大型公司丑闻和失败事件的出现,使得公司治理机制及内部控制成为21世纪初受到高度关注的商业问题。这些失败导致了对加强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强烈需求。政府以及立法机关、监管机构以及标准制定机构在日益增加的压力下.开始采取措施以帮助阻止未来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旨在帮助公司改进其公司治理的新立法、新标准、新准则和新指南也相继出台.尽管这些标准和指南来源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好的公司治理本质上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2006年8月,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商务领域职业会计师委员会(PAIB)完成的《内部控制—当今发展回顾与评价》报告,对全球范围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沿革和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凯
本文简要回顾了债券柜台交易自去年在四大国有银行试点运行以来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期短时间的快速增长后,市场陷入了较长时间的停滞,直至今年8月才出现新的转机。和其他投资市场相比,债券柜台交易有着自身的优势,如果给予足够的政策扶持,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债券柜台交易 个人投资者 政策扶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为满足对纳税人高效管理和税收成本核算的需要,实施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征管体制的发展变化为例,对近年来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情况作了回顾与评价,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回顾 评价 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定
市场经济呼唤商业代理制──对我国商业代理制发展的历史回顾胡定在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商业代理制”,从而确定了我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工商关系的方向。代理制在我国的成长经历了由零散到系统,由自发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友才 陆娟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30年变迁的回顾,分析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社区性金融、合作金融等组织体系和对内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揽子"综合改革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瑛
农产品流通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本文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历史演进进行全面回顾与梳理,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分为六个阶段,试图寻找制度变迁的相关规律,并提出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体制 演进 回顾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中国近二十年历史,是一部在稳定中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不仅有利于对过去二十年的正确认识,而且有利于廿一世纪明天更好的发展。一、前十年的改革中国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贯穿历史的始终。这是历史发展的红线,这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启岭
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回顾与思考秦启岭一、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特点199O年IO月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标志着我国贸易方式由此实现历史性突破,从以物易物、现货交易、现货远期合约交易阶段进入期货交易阶段。此后,期货交易开始迅速发展。1993年是中国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
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大体可以分为1949-1957年、1958-1978年、1979年之后这样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城市化水平的走势可以分别概括为:第一阶段平稳发展、第二阶段时起时落、第三阶段不断上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文章提出了我国城市化研究过程中通常不为重视的五个方面的发现。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回顾 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通过对我国研究生院建设2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总结,论述了设置研究生院的重要意义,并对研究生院未来的建设提出了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宝印
二、我国专业学位的基本特征1.对专业学位特点的认识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与学术性学位或研究性学位相对应的。设置学术性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后备人才,重点培养人才的研究能力,学位论文要具有学术上的独创性,所从事的工作以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