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2)
- 2023(13732)
- 2022(11923)
- 2021(10813)
- 2020(9506)
- 2019(21789)
- 2018(21719)
- 2017(42556)
- 2016(23371)
- 2015(26833)
- 2014(27262)
- 2013(27237)
- 2012(25834)
- 2011(23808)
- 2010(24474)
- 2009(23513)
- 2008(23510)
- 2007(21724)
- 2006(19575)
- 2005(18268)
- 学科
- 济(115341)
- 经济(115204)
- 管理(72624)
- 业(65958)
- 企(54594)
- 企业(54594)
- 方法(46127)
- 数学(40558)
- 数学方法(40206)
- 中国(29761)
- 财(29242)
- 农(26963)
- 制(26605)
- 地方(23785)
- 业经(22637)
- 学(21914)
- 银(20319)
- 银行(20286)
- 贸(20018)
- 贸易(20002)
- 行(19413)
- 易(19326)
- 融(18980)
- 金融(18975)
- 体(17572)
- 务(17151)
- 财务(17111)
- 财务管理(17065)
- 农业(16916)
- 企业财务(16188)
- 机构
- 大学(354297)
- 学院(352057)
- 济(157078)
- 经济(153720)
- 管理(132315)
- 研究(121994)
- 理学(111655)
- 理学院(110405)
- 管理学(108641)
- 管理学院(107976)
- 中国(97488)
- 财(77562)
- 京(74763)
- 科学(69449)
- 所(62566)
- 财经(59985)
- 中心(56426)
- 江(56196)
- 研究所(55553)
- 农(55507)
- 经(53966)
- 经济学(49623)
- 北京(48066)
- 业大(47336)
- 范(44514)
- 经济学院(44416)
- 州(44214)
- 师范(44134)
- 财经大学(44106)
- 农业(43125)
- 基金
- 项目(215055)
- 科学(168967)
- 研究(159128)
- 基金(156301)
- 家(134454)
- 国家(133348)
- 科学基金(113686)
- 社会(102635)
- 社会科(97284)
- 社会科学(97253)
- 省(82940)
- 基金项目(81736)
- 教育(73919)
- 自然(70880)
- 划(69545)
- 自然科(69186)
- 自然科学(69165)
- 自然科学基金(67960)
- 资助(65325)
- 编号(64872)
- 成果(55221)
- 部(49156)
- 重点(48481)
- 发(46327)
- 课题(45421)
- 创(43850)
- 教育部(42661)
- 制(42600)
- 国家社会(42348)
- 人文(41308)
- 期刊
- 济(186142)
- 经济(186142)
- 研究(113916)
- 中国(72937)
- 财(61943)
- 管理(51103)
- 学报(50735)
- 农(50541)
- 科学(47196)
- 融(42527)
- 金融(42527)
- 大学(38876)
- 学学(36555)
- 教育(35126)
- 农业(32390)
- 财经(31726)
- 技术(30565)
- 经济研究(30200)
- 业经(27981)
- 经(27338)
- 问题(24578)
- 贸(21027)
- 技术经济(19182)
- 理论(18602)
- 统计(18373)
- 国际(17947)
- 商业(17096)
- 业(16561)
- 实践(16351)
- 践(16351)
共检索到557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军
信用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其作用的发挥与社会制度密不可分,是社会制度绩效的集中体现。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信用缺失”是“制度失灵”的结果。因此,制度创新是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畅
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多关注市场制度自身的建设,仅重视具体制度的变革、创新;忽视保障市场制度有效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制度条件,尤其是"基础秩序"条件建设的认识及实践误区。基础秩序的缺失,致使新的市场经济制度安排不能发挥应有绩效,引发"制度失效",从而制约我国获取经济改革新制度的预期收益。在改革的新阶段上,应把构建基础秩序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来推进。这一工作对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有效、科学进行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市场 制度 制度失效 基础秩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永开
我国现阶段的信用缺失状况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从非对称性信息论、博奕论、交易成本论等方面分析其产生根源和制止办法 ,可以从建立信用活动偿还性强制规范等四个方面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芳 宋羽
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梳理,认为城市存量土地变更制度缺失导致存量土地违法变更、国有资产流失和城市用地混乱,现有制度效率低下导致存量土地难以变更盘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和制度效率角度分析并论证了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要立足于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构建存量土地利用变更制度,完善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琼
本文将我国城市化道路分为“政府发动型”、“农村推进型”和“市场导向型” ,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城市化道路模式分别为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小城镇优先发展道路和大城市优先发展道路。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说明“政府发动型”城市化能够顺利地演变为“农村推进型”城市化 ,但却很难进一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城市化。要实现“市场导向型”城市化制度变迁 ,则必须实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文兵 夏洪涛 阙方平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市场是一种制度形式,培育与发展市场实际上就是市场制度的引入与变迁过程。因此,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题。目前,我国票据市场正处于市场制度选择向市场制度设置的过渡阶段,存在一系列的制度性缺陷和阻碍,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做好各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票据市场 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延明 张洁梅
近年来,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用问题,它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影响了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交易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文章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利用博弈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从剖析政府官员微观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政府信用缺失问题。试图证明唯有从制度变革人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信用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
政府信用 博弈 成本-收益比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先国 陈道江
我国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许多先天性的障碍,致使其应有的资源配置功能缺失,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整体性劣化。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证券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是证券市场功能缺失的制度性根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晶 蓝庆新
行政性垄断虽然对社会经济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但却可以存在 ,对此诺斯悖论给予了完好的诠释。诺斯悖论说明国家具有双重性 ,即始终面对着产出最大化和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双重矛盾。行政垄断的存在就在于国家的消极性在起作用。本文从财政收入 ,利益集团等角度分析了行政垄断存在的机理 ,并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打破行政垄断的关键。
关键词:
诺斯悖论 行政垄断 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健
20世纪80年代起,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逐步运用到政府预算研究中。产权理论认为,为约束政府的预算行为,需要对产权进行清晰的界定。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政府预算体现为社会公众与政府所形成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预算协议和预算分配也是一种交易,在预算过程中充满了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交易费用理论非常易于引入到政府预算研究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峰 刘英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蒋海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信用市场中的信誉机制与信用资源的供给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信用缺失的微观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加强市场的透明度建设,培育起信用主体的信誉资产价值与信誉意识,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与信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信用缺失问题。
关键词:
信誉机制 信用资源供给 信用缺失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