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1)
- 2023(7192)
- 2022(6019)
- 2021(5755)
- 2020(4889)
- 2019(11086)
- 2018(11233)
- 2017(21674)
- 2016(12181)
- 2015(13941)
- 2014(13794)
- 2013(13827)
- 2012(13510)
- 2011(12136)
- 2010(12775)
- 2009(12228)
- 2008(12464)
- 2007(11484)
- 2006(10673)
- 2005(10193)
- 学科
- 济(47033)
- 经济(46957)
- 管理(35579)
- 业(33218)
- 企(28352)
- 企业(28352)
- 方法(21387)
- 数学(18210)
- 数学方法(18016)
- 财(16967)
- 中国(15861)
- 制(14268)
- 农(12811)
- 学(10949)
- 银(10830)
- 银行(10803)
- 务(10772)
- 财务(10758)
- 财务管理(10733)
- 企业财务(10356)
- 业经(10302)
- 行(10295)
- 理论(9921)
- 融(9362)
- 金融(9362)
- 体(9104)
- 贸(8975)
- 贸易(8963)
- 易(8748)
- 农业(7920)
- 机构
- 大学(181993)
- 学院(178851)
- 济(72522)
- 经济(70768)
- 研究(63206)
- 管理(62867)
- 中国(52101)
- 理学(51976)
- 理学院(51412)
- 管理学(50547)
- 管理学院(50233)
- 财(41638)
- 京(40080)
- 科学(36636)
- 所(33233)
- 财经(31216)
- 农(30233)
- 江(29634)
- 研究所(29242)
- 中心(28799)
- 经(28206)
- 北京(26717)
- 业大(24073)
- 州(23980)
- 农业(23974)
- 财经大学(23293)
- 范(23097)
- 经济学(22808)
- 师范(22761)
- 院(22544)
- 基金
- 项目(102543)
- 科学(78432)
- 研究(75839)
- 基金(72581)
- 家(63959)
- 国家(63403)
- 科学基金(52178)
- 社会(45752)
- 社会科(43165)
- 社会科学(43151)
- 省(38696)
- 教育(37036)
- 基金项目(36711)
- 划(34066)
- 自然(33370)
- 自然科(32521)
- 自然科学(32499)
- 自然科学基金(31954)
- 资助(31763)
- 编号(31710)
- 成果(28480)
- 部(23926)
- 重点(23669)
- 课题(23234)
- 发(21315)
- 创(20799)
- 性(20598)
- 教育部(20401)
- 大学(19767)
- 科研(19658)
共检索到296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彭芳春 徐勇 尹华阳
一、对我国"债转股"实践的考察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由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组织实施债权转股权,并由此形成庞大的金融股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晖
对符合条件的国企实施债转股是我国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搞好此项工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债转股的主要目标 ,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债转股的道德风险问题 ,通过迫使债转股企业付出相当代价的方式规避债转股企业道德风险 ,通过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奖惩机制 ,规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道德风险。最后在实施债转股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股权的退出通道。退出方式包括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兼并与资产重组、回购、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金昱
基于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现实状况,债转股的实施必须以维护金融市场运行秩序、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为基础,稳步有序推进近期,债转股作为企业不良债务处置的一种可选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市场上对债转股的实践尝试也已悄然展开。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延续、企业降杠杆压力突出的背景下,决策层和市场都对债转股寄予了较高的期望。然而,债转股涉及债权和股权两种不同性质资产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令德
企业的负债结构关系到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债转股将极大地提高一部分因负债过高而陷于困境的国企的竞争力, 也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并对盘活存量资产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债转股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对企业资产的准确评估, 债转股应与国企的购并重组相互促进, 并与其他各项政策措施配合使用。
关键词:
企业负债结构 债转股 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广子 谢作翰
现阶段,高杠杆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4.8%,远高于居民、政府、金融等其他部门,是实体经济总杠杆率的最主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今后3年内需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
关键词:
债转股 股权投资 债权转股权 商业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廖志明
在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七大途径。其中,债转股作为降杠杆的重要措施,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自《指导意见》实施以来,五大行相继成立了债转股子公司作为债转股专业实施机构。然而,债转股子公司监管办法出台缓慢,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债转股推进缓慢。作为落实《指导意见》要求的重要举措,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子
市场化债转股是我国近期推出的旨在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金融学理论入手,对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功能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市场化债转股对于转股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丰富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产生的风险并降低宏观经济杠杆率。与此同时,市场化债转股也给转股双方带来风险并产生一定社会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进展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投资者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反应是负向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应会逐渐转向正面。此外,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仍把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一项政策。本文最后就如何优化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债转股 风险 财务危机成本 杠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蜀
本文将运用詹森 (Jensen)和梅克林 (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对债转股的二律悖反问题作一剖析。文章首先提出了权益的代理成本和债务的代理成本这两个基础概念 ,以此作为全文分析的理论工具。按此理论工具 ,提出和阐述了国企的权益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 ,得出国有企业的权益代理成本从理论上讲 ,要大于债权代理成本的结论。但现实中的产权制度又决定了国企债权的代理成本与权益的代理成本在实际中都并非严格存在 ,代理成本无法作为债转股的约束条件 ,国家出于为国企脱困 ,为消除金融风险 ,实施债转股就成为必然选择。同时 ,国企经营者无须支付与债权人有关的担保成本 ,即最终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分离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当前债转股已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来进行谋划推进,本文从本轮债转股背景和目的出发,总结债转股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债转股面临的制度模式尚不确定、转股规模难以拓展、负面作用难以消除、道德风险难以防范、退出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快债转股顶层设计、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合理设计债转股模式、探索债转优先股方式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碧玉
为推进银企债务重组 ,我国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开始推进“债转股”工作。但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管理能力有限、难以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绩进行准确评价、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合作等。资产管理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最终不能落到实处 ,将不利于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不利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不利于增加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关键词:
债转股 资产管理公司 所有者权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晚霞
本文认为 ,我国国有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 :( 1)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 2 )缺乏资金使用效率的约束机制 ;( 3 )金融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好 ,寄希望于债转股 ,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琪
债转股,是指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在操作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成立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分别转交给本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后,债转股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关键词:
债转股 不良资产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