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6)
- 2023(16534)
- 2022(14786)
- 2021(14176)
- 2020(12109)
- 2019(28592)
- 2018(28294)
- 2017(54698)
- 2016(30055)
- 2015(34459)
- 2014(34832)
- 2013(34482)
- 2012(31960)
- 2011(28969)
- 2010(29188)
- 2009(27371)
- 2008(27347)
- 2007(24098)
- 2006(21167)
- 2005(19160)
- 学科
- 济(120165)
- 经济(120023)
- 管理(86422)
- 业(81572)
- 企(66986)
- 企业(66986)
- 方法(57496)
- 数学(50484)
- 数学方法(49826)
- 财(35053)
- 中国(33115)
- 农(33090)
- 学(26476)
- 业经(25189)
- 制(23951)
- 地方(23731)
- 贸(23417)
- 贸易(23405)
- 易(22744)
- 税(22073)
- 农业(21534)
- 务(20796)
- 财务(20710)
- 财务管理(20660)
- 税收(20606)
- 收(20422)
- 银(19762)
- 银行(19708)
- 理论(19598)
- 和(19566)
- 机构
- 大学(431485)
- 学院(429814)
- 济(170797)
- 管理(168138)
- 经济(166919)
- 理学(144784)
- 理学院(143182)
- 研究(141725)
- 管理学(140560)
- 管理学院(139785)
- 中国(108245)
- 京(92067)
- 科学(88522)
- 财(84523)
- 所(71928)
- 农(69788)
- 财经(66154)
- 中心(65696)
- 研究所(64967)
- 江(64534)
- 业大(64017)
- 经(59730)
- 北京(58674)
- 范(56502)
- 师范(55982)
- 农业(54809)
- 州(52363)
- 院(51110)
- 经济学(50969)
- 财经大学(48837)
- 基金
- 项目(284225)
- 科学(221533)
- 研究(207206)
- 基金(204472)
- 家(177645)
- 国家(176173)
- 科学基金(150450)
- 社会(127881)
- 社会科(121004)
- 社会科学(120971)
- 省(111188)
- 基金项目(108497)
- 自然(98804)
- 自然科(96431)
- 自然科学(96403)
- 教育(95912)
- 自然科学基金(94640)
- 划(93737)
- 编号(86698)
- 资助(85735)
- 成果(71219)
- 重点(63365)
- 部(62698)
- 发(59878)
- 课题(58997)
- 创(57973)
- 科研(54714)
- 创新(54144)
- 教育部(53494)
- 项目编号(53305)
- 期刊
- 济(187097)
- 经济(187097)
- 研究(131277)
- 中国(78962)
- 学报(68496)
- 财(65354)
- 农(62625)
- 科学(61239)
- 管理(60087)
- 大学(51185)
- 学学(47859)
- 教育(47474)
- 农业(42789)
- 融(38104)
- 金融(38104)
- 技术(38028)
- 财经(31539)
- 业经(30833)
- 经济研究(29995)
- 经(26808)
- 问题(25018)
- 图书(24050)
- 理论(21861)
- 业(21724)
- 技术经济(21173)
- 贸(20421)
- 版(20064)
- 实践(20000)
- 践(20000)
- 统计(19855)
共检索到640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宏观税负是税制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宏观税负的认知,直接影响着税制改革的进程。当下对我国宏观税负的不同见解,主要缘于对宏观税负的性质、表达方式以及价值判定标准的认知差异。本文试图从细致辨析政府收入的本质内涵及社会可分配财富的构成入手,并基于对我国2019年宏观税负的数量分析,探求完善宏观税负研究的理论指引、分析框架和价值标准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
宏观税负 政府收入 可分配税源 价值标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宏观税负是指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宏观税负的高低与变化是刻画或反映政府能否强有力地实施其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指标,宏观税负水平过高,政府聚财过多。民众收入过少,势必影响民众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宏观税负水平过低,政府收入过少,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实施,更谈不上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所以,宏观税负水平必须合理。合理的宏观税负,不仅是社会经济资源科学分配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大龙 陆颖 岳树民 李丽 林秀梅 杨春梅
本文依据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对我国宏观税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数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不考虑结构性因素的条件下,我国目前宏观税负水平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收费过多和企业所得税的滞长。并经过分析提出了衡量我国宏观税负的五项标准,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准、税收基本能力标准、政府职能标准、经济可持续发展标准和政府收入规范化标准。本文依据这五条标准对我国的宏观税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判断,并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税负可以达到的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刘玉玲 陈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夏杰长 李勇坚
目前,有不少文献讨论过我国的宏观税率问题,但对于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却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 一、本文模型的基本思想 要分析宏观税率,首先要对税收的基本性质有深入的分析。税收是因为需要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而征收的。因此,税收不是为政府敛财而征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税收负担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自1994年我国进行了重大的税制改革至今已有9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宏观税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由此而引发出来的税制改革等问题将展开一番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许生 李世刚
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关键词:
宏观税负 税负测定 税负优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伦俊
1994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新税制改革,自此税收每年增长近千亿元。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财政困难未得到缓解,这与税收增长很不协调。因而不少人提出财政解困提高税负成为必然。本文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的实际水平,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宏观税负高和经营时间短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两大问题,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是一个值得检验但前人尚未给予检验的重要问题。鉴于此,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省级层面的宏观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具体考察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时间(退市风险)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U型)曲线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能够承受更高的宏观税负,表现出较弱的税负敏感性。该结论为我国确定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我国近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及保市场主体政策提供了相应的经验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乃珠 陈少晖
我国学者在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及口径划分上已经普遍达成了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及水平的估计上,学界存在明显的观点分歧,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较低适当抑或偏高的论调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依据,而且还存在一个"立场决定观点"的有趣现象。认为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偏低,还有提高的潜力的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宏观税负作为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及在经济中的地位 ,并因此而成为所有财税问题的核心问题。我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一般因素 ,也包括一定时期我国自身的特殊因素。
关键词:
宏观税负 财政支出 税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伍红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所承受的国家税收的状况或量度,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数量关系。近年来,理论和实践部门针对我国宏观税负是高是低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其中不乏许多真知灼见。相比而言,关于我国宏观税负结构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本文从剖析宏观税负的结构入手,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缺陷,提出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结构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伍云峰 须小萍
提高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并不是要提高总体负担水平,而是要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一比重的提高可以在不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情况下实现。提高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可以采取费改税、优化税制结构、严格税收征管、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景国
对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若干思考黄景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税收不仅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税收的宏观调控能力,必须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并保证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而这些说到底还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日清 金国相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国家税收是实现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税收宏观调控能力,必须多方面完善税收体系,其中特别要重视提高目前处在偏低状态的宏观税负水平,以提高税收宏观调控能力。为此,本文作些初步探索,冀求引起大家共谋对策,抛砖引玉。一、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在逐年下降宏观税负水平,一般采取年税收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比较。据资料,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下降的情况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