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7)
- 2023(10213)
- 2022(8941)
- 2021(8330)
- 2020(7462)
- 2019(17248)
- 2018(17360)
- 2017(34168)
- 2016(18996)
- 2015(21712)
- 2014(22180)
- 2013(22131)
- 2012(20917)
- 2011(19085)
- 2010(19608)
- 2009(18942)
- 2008(19283)
- 2007(17746)
- 2006(15809)
- 2005(14692)
- 学科
- 济(76857)
- 经济(76736)
- 管理(59142)
- 业(55127)
- 企(44331)
- 企业(44331)
- 方法(34961)
- 数学(30905)
- 数学方法(30578)
- 财(24848)
- 农(22895)
- 中国(22741)
- 制(22472)
- 业经(16474)
- 贸(16127)
- 贸易(16118)
- 银(16023)
- 银行(15992)
- 易(15718)
- 学(15407)
- 行(15197)
- 务(14756)
- 财务(14711)
- 财务管理(14665)
- 农业(14497)
- 体(14122)
- 企业财务(13866)
- 融(13830)
- 金融(13826)
- 地方(13728)
- 机构
- 大学(282313)
- 学院(279635)
- 济(117863)
- 经济(115200)
- 管理(105447)
- 研究(93921)
- 理学(88872)
- 理学院(87895)
- 管理学(86533)
- 管理学院(85995)
- 中国(76060)
- 财(61662)
- 京(59984)
- 科学(54835)
- 所(48359)
- 财经(47147)
- 农(46747)
- 江(45469)
- 中心(44739)
- 研究所(42834)
- 经(42340)
- 业大(39380)
- 北京(38575)
- 经济学(36770)
- 农业(36636)
- 范(35830)
- 州(35713)
- 师范(35490)
- 财经大学(34600)
- 院(33380)
- 基金
- 项目(171477)
- 科学(133825)
- 研究(127562)
- 基金(123657)
- 家(106644)
- 国家(105752)
- 科学基金(89354)
- 社会(80493)
- 社会科(76214)
- 社会科学(76190)
- 省(66421)
- 基金项目(64969)
- 教育(59586)
- 划(56167)
- 自然(56014)
- 自然科(54604)
- 自然科学(54586)
- 自然科学基金(53629)
- 编号(53045)
- 资助(51338)
- 成果(45623)
- 部(39480)
- 重点(38816)
- 课题(36942)
- 发(36485)
- 制(35813)
- 创(35002)
- 教育部(33925)
- 性(33555)
- 国家社会(32941)
共检索到43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海燕
对改革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分析与思考□罗海燕存款准备金作为西方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传统双轨调控制度下,一直未能正常发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为加快我国金融调控机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应以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为切入口,借此推动中央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凤泽 薄永清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正致力于将货币政策操作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正处于转换时期,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和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特别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加强其传导力度、修补传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提高传导功效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货币政策工具首要是通过准备金作用于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如何透过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并不能直接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发生作用,在它们之间要插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冰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1998年3月21日,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了一次深度改革,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基础货币,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向间接调控转型,开启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新纪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田
文章围绕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各要素,通过文献梳理和实际论证,对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改革方案,建议在我国建立平均法时差准备金制度,允许准备金维持期透支;但仍坚持采用统一比率,准备金付息制度,不允许准备金结转,中央银行存款作为准备金唯一合格资产等制度不变,以适应我国经济金融国情;加快改革财政存款全额缴存管理制度,探索建立ABRR制度,设计存款准备金付息资金转为信贷贴息使用的机制,克服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局限性,切实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度,适应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职能转变。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 改革 方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辉 张海燕
在中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发挥作用。完善中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营造适合准备金制度作用的环境;降低并逐步取消超额准备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扩大差别准备金的涵盖面;扩充存款准备金结构,改革准备金的记提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安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三立
本文分析了中外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差异性———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改革的金融调控基础、内容及影响不同;并简要指出改革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从来 朱恩涛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鹏博
我国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进行了几项重要的制度改革。那么,这些制度改革的意义在哪里?与存款准备金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什么关系?本文对此予以分析。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存款准备金 账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兴涛 乐嘉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