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8)
2023(10691)
2022(9340)
2021(8777)
2020(7633)
2019(17781)
2018(17944)
2017(35073)
2016(19413)
2015(22276)
2014(22938)
2013(22749)
2012(21395)
2011(19449)
2010(19945)
2009(18966)
2008(19392)
2007(17895)
2006(15775)
2005(14583)
作者
(57567)
(48094)
(47857)
(46028)
(30556)
(22956)
(22166)
(18750)
(17975)
(17466)
(16279)
(16126)
(15523)
(15277)
(15021)
(14993)
(14785)
(14146)
(14106)
(13950)
(12231)
(11940)
(11673)
(11067)
(10912)
(10857)
(10857)
(10796)
(9768)
(9583)
学科
(77083)
经济(76966)
管理(60437)
(55919)
(45130)
企业(45130)
方法(35296)
数学(30996)
数学方法(30671)
(25680)
(22863)
(22727)
中国(22555)
业经(16749)
(16652)
贸易(16645)
(16235)
(16134)
银行(16100)
(15461)
(15423)
财务(15376)
财务管理(15320)
(15288)
农业(14543)
企业财务(14455)
(14126)
(13686)
金融(13682)
地方(13378)
机构
大学(286965)
学院(286625)
(118518)
经济(115781)
管理(106756)
研究(94520)
理学(89985)
理学院(88987)
管理学(87534)
管理学院(86992)
中国(76558)
(62052)
(61039)
科学(56039)
(49023)
财经(47504)
(47445)
(46210)
中心(44848)
研究所(43351)
(42647)
业大(40437)
北京(39262)
农业(37196)
经济学(36983)
(36690)
(36472)
师范(36102)
财经大学(34827)
(33775)
基金
项目(175032)
科学(135879)
研究(130880)
基金(124885)
(107712)
国家(106783)
科学基金(90054)
社会(81240)
社会科(76857)
社会科学(76832)
(68595)
基金项目(65797)
教育(61413)
(57591)
自然(56564)
编号(55254)
自然科(55104)
自然科学(55087)
自然科学基金(54106)
资助(51868)
成果(46893)
(39848)
重点(39629)
课题(38543)
(37327)
(36373)
(35941)
(34396)
教育部(34141)
创新(33743)
期刊
(137218)
经济(137218)
研究(89803)
中国(60174)
(51378)
(42993)
学报(42762)
管理(39183)
科学(38306)
(32962)
金融(32962)
大学(32538)
教育(32224)
学学(30365)
农业(27711)
技术(25562)
财经(24293)
业经(22561)
经济研究(21580)
(20792)
问题(18869)
(16290)
理论(15318)
技术经济(14481)
(14381)
商业(13820)
实践(13820)
(13820)
(13795)
图书(13749)
共检索到44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主张取消对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呼声很高,成为一种主流的观点。本文认为从国内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看,对存款准备金支付适当的利息,有利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与利率调控。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超额准备金利率成为货币市场利率的底线,对于防止利率过度“低调”具有其它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应当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毛泽盛  李鹏鹏  
2008年10月,美联储重拾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这一举措引发了有关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与"利率走廊"操作规则关系的新一轮研究热潮。本文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理论等为基础,对中国1996~2012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率变动对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对称性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稳定基础利率的内在机制,中国可以其为基础构建"利率走廊"操作规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恩涛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范立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  龙超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准备金付息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准备金付息制度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应逐步理顺超额准备金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及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以超额准备金付息制度确定货币市场利率下限。同时,采取措施发挥准备金付息政策的信贷结构性调整功能,不再直接对商业银行支付法定存款准备金利息,而是将这部分利息转变为特定的信贷扶持基金,对政策支持的经济薄弱环节信贷进行贴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建奇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越来越常态化,其制度内生动力在于隐性税收。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显著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成本,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大幅降低外汇占款对冲成本。其调整上限为存贷款利率之差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之差的商,虽然目前未触及上限,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将缩小调整的空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海燕  
对改革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分析与思考□罗海燕存款准备金作为西方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传统双轨调控制度下,一直未能正常发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为加快我国金融调控机制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应以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为切入口,借此推动中央银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爽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5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自3月21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调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顺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改...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平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设想谢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起,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建立10年有余。存款准备金制度既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和盈利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评价并完善现有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使中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三立  
本文分析了中外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差异性———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改革的金融调控基础、内容及影响不同;并简要指出改革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