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2)
- 2023(6714)
- 2022(5577)
- 2021(5529)
- 2020(5094)
- 2019(11893)
- 2018(12440)
- 2017(24561)
- 2016(13576)
- 2015(15805)
- 2014(15928)
- 2013(15902)
- 2012(14515)
- 2011(13010)
- 2010(13867)
- 2009(13351)
- 2008(13441)
- 2007(12396)
- 2006(11430)
- 2005(10682)
- 学科
- 济(51632)
- 经济(51573)
- 管理(49056)
- 业(41826)
- 企(36663)
- 企业(36663)
- 方法(26898)
- 数学(23685)
- 数学方法(23145)
- 财(17511)
- 制(16459)
- 中国(16275)
- 银(13938)
- 银行(13935)
- 农(13360)
- 行(13246)
- 业经(11346)
- 务(11152)
- 财务(11095)
- 财务管理(11055)
- 融(10670)
- 金融(10669)
- 企业财务(10410)
- 理论(10167)
- 贸(10079)
- 贸易(10067)
- 易(9860)
- 体(9824)
- 策(9652)
- 度(8820)
- 机构
- 大学(190687)
- 学院(190009)
- 管理(78194)
- 济(75522)
- 经济(73470)
- 理学(63947)
- 理学院(63318)
- 管理学(62142)
- 管理学院(61756)
- 研究(56991)
- 中国(52304)
- 财(42799)
- 京(41813)
- 科学(32067)
- 财经(31718)
- 江(31476)
- 中心(28639)
- 经(28488)
- 所(28470)
- 北京(27373)
- 州(25618)
- 研究所(24784)
- 农(24228)
- 财经大学(23471)
- 范(23382)
- 业大(23199)
- 师范(23199)
- 经济学(21973)
- 院(20363)
- 商学(20142)
- 基金
- 项目(109062)
- 科学(84889)
- 研究(82577)
- 基金(77700)
- 家(65690)
- 国家(65142)
- 科学基金(56219)
- 社会(50212)
- 社会科(47640)
- 社会科学(47626)
- 省(42104)
- 基金项目(40072)
- 教育(39987)
- 自然(36099)
- 编号(35761)
- 划(35473)
- 自然科(35262)
- 自然科学(35256)
- 自然科学基金(34616)
- 资助(34413)
- 成果(30771)
- 部(24787)
- 课题(24696)
- 重点(23937)
- 项目编号(22424)
- 创(22021)
- 发(21777)
- 教育部(21609)
- 人文(21030)
- 大学(20990)
共检索到311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沛光
近年来,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使银行承担了很多更多的诸如真实性审查方面的义务。这种“间接监管”模式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利益冲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外汇管理 外汇指定银行 间接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向明 麦延厚 曹峰建
本文分析现行境外上市外汇管理体制和外汇管理政策的现实状况,指出境外上市外汇监管存在问题;提出比照国家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和境外发债的外汇监管方式进行境外上市外汇业务监管的变革,建立以中国证监会为主、外汇管理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伞形”协同监管模式,以期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监管,促进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
关键词:
境外上市 外汇监管 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师正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业一直遵循高门槛、直接的、实体化的严格监管模式,这在过去取得了一些预期的监管目标,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保险业监管面临的现实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格局中,就必须对现行的保险监管模式进行改进。
关键词:
保险监管 监管目标 监管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贤
本文在对国际外汇监管模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自贸区现行外汇监管模式进行了评估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自贸区外汇监管新模式的思路和具体实现路径。旨在探索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新体制,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基础,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手段,积累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外汇监管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贤
本文在对国际外汇监管模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自贸区现行外汇监管模式进行了评估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自贸区外汇监管新模式的思路和具体实现路径。旨在探索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新体制,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基础,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手段,积累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外汇监管经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德森
本文在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借鉴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着重研究了我国未来建立人民币外汇期货的监管模式目标导向和具体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伍琴 汪婷
该文从监管政策、监管机构和监管法律等角度剖析了我国现行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一面,并在借鉴典型国家外资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外资银行监管体制的新模式。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监管 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城 韦德生 韦燕 邹东全
监管办事处作为银监系统的监管前哨,运行近两年来,其机构设置、职责定位一直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的发挥。本文对目前银监会监管办事处的管理现状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提出要重新设定监管办事处的运作模式,调整机构设置,合理界定职能,整合人力资源,改进管理方式,更有效地发挥金融监管前哨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监管机构 运作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詹浩勇 郭定选
我国目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主要是三大金融监管机关基于分业经营制度进行分业监管,但这种监管制度安排未吸收中国人民银行参加三大监管机关的联席会议,这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相符合,也不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为此,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的完善可考虑充分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作用,并应按阶段推进,逐步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牵头监管机关的监管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彩萍 李真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单纯依靠或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监管中的自律角色并不是政府所能替代的,应该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监管体制,建立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紧密配合的监管模式。
关键词:
监管模式 行业自律监管 政府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君 杨宇
作为一种新的市场监管工具,多元信用监管有助于整合多部门、多层次、多主体的信用监管力量,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监管需求。运用心理学的期望理论,从学理上可将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功能结构解构为信用行为侦察机制、信用法律制度与信用奖惩机制三大部分,并有助于厘清其与社会信用体系间的区别与联系。建议通过提供制度供给、搭建初始平台、培育市场-社会主体,为社会信用监管体系运转提供一个初始运行框架,待市场、社会主体发育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生产与服务领域,实现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的协同共治格局。
关键词:
多元信用监管模式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牛常领 齐共同 孙越君
本文梳理了建设用地供后开发的业务流程,并基于空间地块及地上项目业务在生命周期上的一致性,探析以土地为载体、以地上建设项目各阶段手续为抓手的建设用地供后监管模式,以实现建设用地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关键词:
核心数据库 全生命周期 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龙
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以限制竞争、保障安全为主,虽然比较好地维护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却是以牺牲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代价。有必要针对我国农村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存在的缺陷和监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以增强农村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妥善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的监管。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农村法人金融机构 监管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魏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创新创业、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发展势头迅猛。但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工具,股权众筹既带有传统的金融风险,又具有互联网融资特有的风险,因此必须对股权众筹进行合理监管,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从股权众筹概念和现状入手,对各国的监管法规和监管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区分"私募股权融资"和"公募股权众筹"、并对其进行分类监管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接琪真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只有通过对偿付能力的有效监管才能实现保险业经营的稳定性和保护投保人利益。发达国家保险监管机构主要通过规定资本充足性要求、建立偿付能力预警系统和现场检查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监管标准是建立在对保险公司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导向型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已成为保险监管的趋势。目前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已从微观的"条款费率监管"转向宏观的"偿付能力监管"。要改善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须灵活监管保险企业资金的运用,完善资产评估方法;多种方法结合以减少识别错误带来的监管成本;建立动态资本充足率测试;重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