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2)
- 2023(9883)
- 2022(8951)
- 2021(8664)
- 2020(7369)
- 2019(17281)
- 2018(17566)
- 2017(34813)
- 2016(18989)
- 2015(21666)
- 2014(21868)
- 2013(21875)
- 2012(20192)
- 2011(18282)
- 2010(18467)
- 2009(17050)
- 2008(16765)
- 2007(14736)
- 2006(13237)
- 2005(11928)
- 学科
- 济(75290)
- 经济(75194)
- 管理(55831)
- 业(52922)
- 企(43325)
- 企业(43325)
- 方法(35586)
- 数学(30895)
- 数学方法(30521)
- 中国(22025)
- 农(21194)
- 财(20015)
- 业经(16514)
- 学(15938)
- 制(15901)
- 贸(14789)
- 贸易(14782)
- 地方(14573)
- 易(14390)
- 农业(13675)
- 银(13021)
- 银行(12989)
- 理论(12548)
- 和(12516)
- 技术(12391)
- 行(12359)
- 务(12188)
- 财务(12122)
- 财务管理(12094)
- 环境(11708)
- 机构
- 大学(277143)
- 学院(274935)
- 管理(111584)
- 济(108529)
- 经济(105978)
- 理学(96051)
- 理学院(95014)
- 管理学(93515)
- 管理学院(93015)
- 研究(89380)
- 中国(67861)
- 京(60013)
- 科学(55106)
- 财(52340)
- 所(45226)
- 财经(41612)
- 研究所(40645)
- 农(40609)
- 中心(40138)
- 江(39415)
- 业大(39374)
- 北京(38911)
- 经(37559)
- 范(36791)
- 师范(36528)
- 州(32873)
- 院(32312)
- 农业(31616)
- 经济学(31484)
- 财经大学(30834)
- 基金
- 项目(180569)
- 科学(140941)
- 研究(135401)
- 基金(129441)
- 家(111210)
- 国家(110262)
- 科学基金(94236)
- 社会(82789)
- 社会科(78281)
- 社会科学(78258)
- 省(70017)
- 基金项目(69515)
- 教育(61994)
- 自然(61081)
- 自然科(59568)
- 自然科学(59555)
- 划(59009)
- 自然科学基金(58447)
- 编号(57275)
- 资助(53879)
- 成果(47522)
- 部(40214)
- 重点(39625)
- 课题(38789)
- 发(38159)
- 创(37077)
- 项目编号(35500)
- 教育部(34520)
- 创新(34494)
- 科研(34236)
- 期刊
- 济(121871)
- 经济(121871)
- 研究(86104)
- 中国(48050)
- 管理(40966)
- 学报(40192)
- 财(37914)
- 科学(37583)
- 农(37018)
- 教育(32103)
- 大学(30395)
- 学学(28241)
- 农业(25795)
- 融(25171)
- 金融(25171)
- 技术(23507)
- 业经(20661)
- 财经(19842)
- 经济研究(18758)
- 问题(16985)
- 经(16747)
- 图书(16112)
- 理论(15847)
- 实践(14616)
- 践(14616)
- 技术经济(13692)
- 科技(13078)
- 现代(12990)
- 贸(12753)
- 商业(12583)
共检索到404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一直处于5%左右,但基础研究经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中国政府在本国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基础研究总投入的80%以上。但是,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单一,投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企业和高校投入少。结合对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测算,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其R&D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纳入国家各项创新评价体系,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把大学自筹基础研究投入作为创新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测算 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明明 张恩瑞 张文一
基础研究对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及投入格局的发展态势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调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相关政策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熵测度法分析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格局,同时给出了基础研究投入的七种模式。文章重点将申农指数与基础研究(BR)投入强度和研究与开发(R&D)投入强度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理论及政策指导作用。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格局 熵测度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常乐 高昌林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与我国当前科技投入强度大致相当的历史时期,美国、日本、韩国的基础研究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总量规模、增长率、强度和份额等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总额、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基础研究的协同合作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强度 R&D经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传杰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关系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拟结合我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就政策、经费、体制、人才、领域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政策:保证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政策稳定,统一战略思想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前提。基础研究要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因为,一方面,基础研究本身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任何中断势必造成前功尽弃,只有坚韧不拔地追求,才有望得到基础研究的甘果。另一方面,当代基础研究常依赖于有活力的研究群体。这种群体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又来自于群体内部的合理“生态结构”。显然,这种良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时间为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建元,葛朝阳,陈劲
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内涵,深入剖析了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创新 原始性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子良 王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应加大投入强度宋子良,王平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发表的论文数约占全国科技论文数的60%,超过了科研机构,而且绝对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差距还很大。世界公认的最具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振兴 杨起全 程家瑜
本文对我国科技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科技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技评价过多、过泛;科技评价方法科学性有待提高;部分科技评价不够透明公开等。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科技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前沿技术 科技评价 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赵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 ,赵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发福
中国现行的科技政策是一种刚性很强的技术导向性政策,这对于具有弹性和柔性的基础研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政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于基础研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导向 科技政策 基础研究 风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师昌绪
(一) 我国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关键在于加速科技进步,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活动,一般可分为科学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而科学研究又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种类型。基础研究是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以揭示未知的自然规律,发现新现象,建立新理论的智力劳动。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起指导作用和后备作用。电磁理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发现,生物基因和激光的发现等充分说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面貌,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应用研究则是针对一定对象而开展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解决工农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应用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同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艳华 李佳
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将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的发展历程分为重点项目突破、瞄准国家目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个阶段。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的基础研究政策如何实现了三次目标变迁。结论表明,问题源流的发展变化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拉力,政策源流的互动是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推力,政治源流的变化引领基础研究政策目标变迁的方向,三者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政策目标的变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玉江
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简述了“十一五”期间基础研究的总体部署和发展的重点以及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自主创新 发展重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国屏,陈冬生,江嵩,刘容光,李正风,李光哲,袁萍,高润生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相关措施。本文认为,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应突出重点、控制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整体实力。要完善吸引和稳定优秀科学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就若干学术造诣精深、在世界上有较大或一定影响的科学家;形成一支适应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与特点、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人才队伍 战略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光友
基础研究可以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全面型”,就是对所有的基础研究领域者予以支持,以求获得科学技术的全面优势。这类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苏联,英国、法国也曾一度实行过这种战略,但终因力不从心而时续时断。二是“半面型”或称高技术型,就是对所有的(或近乎所有的)有关高技术开发的基础研究都予以支持,以保持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而在一般的纯粹基础研究方面就不一定是那么重视,资助可能比较少。日本、西欧等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