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7)
- 2023(13757)
- 2022(12032)
- 2021(11320)
- 2020(9432)
- 2019(21884)
- 2018(21973)
- 2017(42985)
- 2016(23253)
- 2015(26444)
- 2014(26673)
- 2013(26735)
- 2012(25146)
- 2011(22923)
- 2010(23086)
- 2009(21294)
- 2008(21066)
- 2007(18878)
- 2006(17109)
- 2005(15644)
- 学科
- 济(98446)
- 经济(98337)
- 管理(64426)
- 业(62590)
- 企(50095)
- 企业(50095)
- 方法(41077)
- 数学(35328)
- 数学方法(34980)
- 中国(30350)
- 农(26757)
- 地方(24745)
- 财(23623)
- 银(22778)
- 银行(22735)
- 制(22553)
- 业经(21933)
- 行(21576)
- 学(20016)
- 融(19069)
- 金融(19068)
- 贸(18455)
- 贸易(18438)
- 农业(17930)
- 易(17848)
- 和(15564)
- 环境(15433)
- 理论(15070)
- 技术(15024)
- 发(14129)
- 机构
- 大学(338943)
- 学院(336462)
- 济(136148)
- 经济(133027)
- 管理(131938)
- 研究(116573)
- 理学(112307)
- 理学院(111010)
- 管理学(109304)
- 管理学院(108675)
- 中国(92663)
- 京(74263)
- 科学(70524)
- 财(65992)
- 所(59588)
- 农(54149)
- 研究所(53606)
- 中心(52596)
- 财经(51632)
- 江(50370)
- 北京(48320)
- 业大(47854)
- 经(46702)
- 范(45499)
- 师范(45079)
- 农业(42277)
- 州(41958)
- 院(41880)
- 经济学(40385)
- 财经大学(38328)
- 基金
- 项目(217899)
- 科学(170063)
- 研究(162467)
- 基金(155749)
- 家(134470)
- 国家(133276)
- 科学基金(113545)
- 社会(100355)
- 社会科(95040)
- 社会科学(95017)
- 省(84951)
- 基金项目(82736)
- 教育(74048)
- 自然(72701)
- 划(71645)
- 自然科(70913)
- 自然科学(70898)
- 自然科学基金(69598)
- 编号(67726)
- 资助(65114)
- 成果(56304)
- 发(49913)
- 重点(48369)
- 部(48306)
- 课题(46865)
- 创(44777)
- 创新(41748)
- 项目编号(41632)
- 教育部(41281)
- 科研(41135)
- 期刊
- 济(156897)
- 经济(156897)
- 研究(109045)
- 中国(67326)
- 学报(50041)
- 农(49889)
- 管理(49617)
- 财(47596)
- 科学(46872)
- 融(43358)
- 金融(43358)
- 教育(39832)
- 大学(37789)
- 学学(35238)
- 农业(33806)
- 技术(28689)
- 业经(26428)
- 财经(24995)
- 经济研究(24708)
- 经(21114)
- 问题(20971)
- 理论(18706)
- 图书(18704)
- 实践(17158)
- 践(17158)
- 业(16796)
- 技术经济(16460)
- 贸(16153)
- 现代(15939)
- 商业(15848)
共检索到52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田光宁 李建军
国务院证券委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要在国内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发行。这一决定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在试点过程中曾经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和证券融资的进一步国际化,国务院原则同意,从1994年开始允许一些试点企业,尤其是海外上市公司在境外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融资,以适应它们扩展海外业务的需要。首批试点企业有深圳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于1994年11月和1995年3月被批准可在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由此,可转换债券步入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行列。可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科彬
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与交易的几点思考王科彬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证券监督与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本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规模是40亿人民币,并且指定这40亿额度将在非上市的国有重点企业中试点发行,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芳
本文以我国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之间A股上市公司中曾作出可转换债券发行预案公告的12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预案公告效应。研究发现,在预案公告当日,股票价格显著下降,股票价格的负效应主要集中在预案公告前一日和公告当日两天之内,尤其是清洁样本的股票价格负效应比总样本更大一些。这说明,在我国市场把公司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告看作是一个"坏消息"。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清洁样本的预案公告日超额收益率与公司规模成反比,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成正比。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成彦 王其文
本文考察了我国A股市场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和原因,事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发行公告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该结论与英、美市场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反,而类似于日本与荷兰市场的情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发行公告的价格正效应不能由在美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证实的逆向选择理论中的信息传递机制来解释。本文在提出解释的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并存的股权结构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也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型对于公司特征与公告期间异常收益的关系的预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股价效应 异常收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师龙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并于2016年8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层面推动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了蓬勃进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党亚娥
可转换债券是兼有债券、股票、期权三方面特征的混合融资工具,对发行公司融资决策的盈亏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即我国企业利用可转债融资应理性地抉择。这一点对于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乃至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换债券 再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娥平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董事会首次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议案的88家样本在公告日前后的超常收益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检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是否具有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财富效应,但明显低于增发股票公告的负效应。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公告效应进行考察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公告效应,主要由稀释度和负债比率两个影响因素来解释,而公司规模、发行的相对规模、市价账面比、流通股比例等在解释公告日超常收益时没有说服力。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超常收益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磊
本文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对比可转换债券发行后样本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绩效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样本组公司与对照组公司各年的长期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并对样本组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综合得分进行威尔克森符号秩检验,验证二者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找出造成样本组公司长期财务绩效得分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长期财务绩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建秀
本文基于可转换债券"后门"权益融资与控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两个视角,分析福记食品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及其后果,揭示可转换债券融资要实现"后门"权益融资及控制管理层过度投资的动因所应具备的条件。研究结果认为,可转换债券融资收益与风险并存,可转换债券发行人为化解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一方面须通过强化公司治理以提高决策效力,另一方面须根据发行人融资目的设计合理的可转换债券条款。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后门权益 过度投资 福记食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显平 陈红霞
应用长期事件研究法,对2000-2004年间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绩效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前后,可转债标的公司的长期股票价格绩效在绝大多数区间上显著优于行业、规模与权益市值对面值比率的对照组,也显著优于等权加权和总市值加权的综合市场收益率;选择兼有债权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的可转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标的公司股票价格长期绩效的优良表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张照蓉
文章从理论角度把向来独立进行的可转债的研究与投资决策研究利用实物期权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在同时考虑投资不可逆以及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对业绩良好的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的柔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最优决策的问题,为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