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4)
2023(7743)
2022(6288)
2021(5768)
2020(5190)
2019(11351)
2018(11476)
2017(23070)
2016(12461)
2015(14149)
2014(14067)
2013(14298)
2012(13297)
2011(11543)
2010(12171)
2009(12092)
2008(12455)
2007(11564)
2006(10641)
2005(10275)
作者
(35411)
(29372)
(29075)
(27700)
(18815)
(13721)
(13305)
(11076)
(10909)
(10781)
(9807)
(9724)
(9720)
(9177)
(9097)
(8917)
(8622)
(8619)
(8396)
(8365)
(7464)
(7191)
(7096)
(6736)
(6715)
(6602)
(6599)
(6477)
(5720)
(5667)
学科
(74745)
(70516)
企业(70516)
(59756)
经济(59668)
管理(57211)
方法(25626)
业经(25462)
(24988)
(21589)
(19463)
财务(19452)
财务管理(19430)
企业财务(18421)
数学(18264)
数学方法(18173)
(17035)
中国(15732)
农业(15506)
技术(15415)
(13845)
(12471)
(12394)
企业经济(12129)
(12025)
经营(11107)
体制(11078)
(10978)
银行(10976)
理论(10855)
机构
学院(190458)
大学(184602)
(86761)
经济(85199)
管理(80326)
理学(67292)
理学院(66783)
管理学(66289)
管理学院(65927)
研究(54934)
中国(50087)
(46840)
(38370)
财经(35802)
(32191)
(31284)
科学(27666)
(27250)
(26883)
中心(26191)
财经大学(26082)
经济学(25814)
(24820)
北京(24806)
商学(24227)
商学院(24042)
经济学院(23468)
研究所(23044)
业大(22466)
经济管理(21863)
基金
项目(106873)
科学(86228)
研究(84252)
基金(78637)
(64829)
国家(64136)
科学基金(57567)
社会(55665)
社会科(52885)
社会科学(52871)
(42395)
基金项目(41163)
教育(37727)
编号(34804)
自然(34713)
自然科(33890)
自然科学(33880)
(33476)
自然科学基金(33369)
资助(32207)
(29289)
成果(28292)
(25637)
(24658)
(23531)
(23152)
课题(23118)
创新(22936)
重点(22928)
(22720)
期刊
(105972)
经济(105972)
研究(62486)
(40837)
管理(36550)
中国(36326)
(26510)
(25266)
金融(25266)
科学(20493)
业经(20204)
财经(18942)
技术(18550)
学报(18435)
农业(17841)
经济研究(16383)
(16344)
教育(15722)
大学(15639)
学学(14704)
问题(14343)
技术经济(12717)
(12026)
财会(11907)
(11343)
商业(11206)
现代(10989)
经济管理(10341)
会计(10158)
理论(9884)
共检索到30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包洪信  
过度负债不是我国国有企业独有的现象,但我国企业过度负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是负债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二是非经营性负债现象普遍。造成过度负债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解决这一问题,一要正确处理企业合理负债与过度负债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目标;二要使广大民众成为主要投资者;三要对某些企业引进主体银行体制;四要正确处理企业自我消化与国家支持的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西安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给银行带来严重后果,使经济资源配置失当,造成了国民经济病态运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实际上是国有经济的资产经营规模超出国家财力承受能力的直接后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点是将国有企业的效益及资产增殖放在首位,并使国有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国家财力增长的基础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何捷  窦欢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负债率水平节节攀升,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都逐步走向高负债。但是高负债是否就是过度负债?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较,谁更过度负债?本文从企业过度负债角度而非实际负债率角度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与过度负债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长期目标资产负债率的程度和可能性更低,说明从长期及动态角度看,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程度和可能性更低;但是,国有企业利息覆盖率过低的可能性更高,说明从短期及静态角度看,国有企业更可能存在债务违约风险,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动态角度下的过度负债(过度资产负债率)与静态角度下的过度负债(过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建邦  刘明霞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和债务重组徐建邦,刘明霞企业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企业负债分为正常负债和过度负债.企业负债虽然因行业、盈利水平和资金周转速度等不同而有所分别,但国际上标准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为30%,最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立  
多种原因造成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本文用资本结构理论对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高负债造成企业巨大的财务危机成本。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企业几乎无破产危险,此时高负债的真正危害在于它扭曲了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的原因所在。最后,提出利用债务整组、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等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延兵  
文章首先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说明了“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难以成立 ;然后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分析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是否希望降低国有企业负债率 ;最后 ,对所谓“国有企业负债率悖论”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解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宫玉兰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是当前多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即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正确道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耿建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和难点。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许多历史沉积下来的问题已逐步显露且日趋复杂,而国有企业负债过重问题在近期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国家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需要采取的措施尚在探讨之中。本文试对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进而探求其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探讨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界定企业的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负债经营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筹资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负债与其资产之比称为资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复华  隋洋  
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几点对策王复华隋洋国有企业的债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政府为债权人的财政性贷款、以银行为债权人的银行贷款以及以其它法人企业为债权人的企业间购销结算形成的债务。在解决企业过度负债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债权债务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三多  雷雨林  
由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组织的“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11月15—17日在广东省从化市召开。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及上海、重庆、湖北、湖南等13个省(市)分行的40多位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紧紧围绕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界定、成因、特点及解决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佳群  程春梅  
目前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不抵债已成为困扰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极其严重的问题。本文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给现实经济运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白俊伟  佘方勇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过度负债除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外部经营环境外,根源还在于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必须与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联系起来,依据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成因不同,采取有效的化解思路,以财政为主,银行与企业联动,力求措施切实可行,并符合国际惯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