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8)
2023(8326)
2022(7117)
2021(6594)
2020(5381)
2019(12553)
2018(12316)
2017(24486)
2016(13474)
2015(15614)
2014(15900)
2013(16265)
2012(15951)
2011(14669)
2010(15378)
2009(14636)
2008(14783)
2007(13729)
2006(12754)
2005(12468)
作者
(42483)
(34818)
(34510)
(33048)
(22328)
(16650)
(15858)
(13426)
(13387)
(12821)
(11917)
(11715)
(11388)
(11282)
(10984)
(10803)
(10223)
(10111)
(10058)
(10008)
(9128)
(8673)
(8592)
(7966)
(7958)
(7944)
(7833)
(7813)
(7242)
(6880)
学科
(65813)
经济(65741)
管理(36775)
(35968)
(26645)
企业(26645)
中国(24055)
方法(21887)
(19675)
数学(19025)
数学方法(18841)
地方(18703)
(17075)
(15598)
银行(15585)
(15112)
(14998)
业经(14622)
(14513)
金融(14513)
(13556)
贸易(13538)
(13036)
农业(12555)
(11005)
(10837)
地方经济(10449)
(10058)
制度(10055)
教育(9967)
机构
大学(207461)
学院(207065)
(91166)
经济(88904)
研究(78092)
管理(74058)
中国(63912)
理学(60188)
理学院(59463)
管理学(58585)
管理学院(58184)
(46910)
(46535)
科学(42698)
(40503)
中心(35416)
研究所(35200)
财经(34998)
(34847)
(33993)
北京(31509)
(31333)
(28832)
师范(28594)
(28445)
经济学(27984)
(27590)
业大(25924)
农业(25799)
财经大学(25548)
基金
项目(114759)
科学(89148)
研究(89139)
基金(80108)
(67995)
国家(67363)
科学基金(56370)
社会(55426)
社会科(52516)
社会科学(52504)
(45440)
教育(41247)
基金项目(41053)
(37979)
编号(37686)
资助(34418)
自然(33330)
成果(33098)
自然科(32469)
自然科学(32458)
自然科学基金(31847)
(30716)
课题(27872)
(26043)
重点(25924)
发展(25359)
(24930)
(23405)
(23216)
(22419)
期刊
(119085)
经济(119085)
研究(77454)
中国(50956)
(34773)
(33054)
(32613)
金融(32613)
管理(30130)
教育(28893)
学报(26756)
科学(25886)
农业(22135)
大学(20865)
业经(20412)
学学(19130)
财经(18500)
经济研究(18345)
技术(17888)
问题(16308)
(15865)
(14189)
国际(12510)
理论(12311)
商业(11109)
实践(10922)
(10922)
(10828)
技术经济(10554)
世界(10266)
共检索到35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灵洁  
本文从信用衍生品的定义、交易原理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出发,针对我国开展信用缓释工具试点后的交易状况,基于信用衍生品的功能对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外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和配套完善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怡  马克  
信用衍生品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提高金融市场效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信用风险衍生品市场规则、监管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后危机时代,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就市场的建设、监管等问题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认识。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梳理了危机后各司法辖区针对信用衍生品监管缺陷问题对相关法律体系、监管规则和监管框架的调整;对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状况,对我国稳步推进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实  
《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版的信用违约互换——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的正式启动,彰显我国坚持金融创新和继续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下一步,需通过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引导市场参与者正确认识信用衍生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机制、促进市场参与者多样化等途径,推进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张甜甜  
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交易量迅速膨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交易的机构众多,因此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何?此类交易蕴含着哪些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亮  尹小兵  
信用衍生品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回顾了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结合次贷危机的传播机制,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传导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安毅  赵婷  
信用衍生品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最具创新性的金融工具之一。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不仅可以转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可以缓解"金融脱媒"问题,防止资本市场快速膨胀、扭曲银行和金融体系。然而,信用衍生品也有其另一面。美国金融危机显示信用衍生品与金融结构具有复杂的联系机制,可能冲击宏观稳定。本文提出,我国应深入剖析美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与金融结构关系,跟踪国际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探索符合国情的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牧  
天气衍生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为有天气风险头寸的企业提供了天气风险管理的途径,为衍生品投资者提供了利用天气变化赚取利润的机会。文章在介绍世界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气衍生品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斯文  
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经历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来探究推动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利率等在内的各种驱动因素,发现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着显著的信贷效应、债市效应、利率效应和动量效应,其中动量效应最强,债市效应最弱。最后,提出了加快利率市场化、扩大市场参与者、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市场监管等完善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赵永刚  
信用衍生品是有效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对于信用风险日益膨胀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人们对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发挥的作用,以及我国如何发展信用衍生品等问题产生困扰,而这已经成为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阻碍。为此,本文在对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产品类别、运作机理和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客观地评价了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作用,并结合国情提出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品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嵬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占据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中心地位,但是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我国并不适合该种模式。文章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优势的分析后,提出了发展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的几点策略,以供我国在进行金融衍生品市场培育与发展中作为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炜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伴随着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市场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影响正日益显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我国2006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出口额、外汇衍生品交易量、人民币汇率水平等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发现外汇衍生品市场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外汇衍生品交易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