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1)
2023(8949)
2022(7654)
2021(7202)
2020(6222)
2019(13917)
2018(14493)
2017(27363)
2016(15560)
2015(17438)
2014(17799)
2013(17353)
2012(16299)
2011(14831)
2010(15446)
2009(14921)
2008(14921)
2007(13663)
2006(12646)
2005(12049)
作者
(44490)
(36779)
(36732)
(35479)
(23345)
(17453)
(16839)
(14201)
(14007)
(13492)
(12639)
(12308)
(12147)
(12036)
(11804)
(11431)
(10862)
(10857)
(10768)
(10605)
(9741)
(9153)
(9004)
(8549)
(8437)
(8413)
(8319)
(8222)
(7517)
(7373)
学科
(53784)
经济(53682)
管理(46716)
(40218)
(33610)
企业(33610)
(23268)
中国(20225)
(19215)
方法(18849)
(16948)
数学(15961)
数学方法(15768)
(15408)
(14504)
银行(14483)
(13899)
业经(13525)
(12194)
金融(12187)
体制(12052)
教育(11628)
(11620)
(11586)
制度(11582)
理论(10505)
(10393)
贸易(10384)
(10156)
(10150)
机构
大学(218931)
学院(216250)
(88213)
经济(85850)
研究(78072)
管理(76711)
理学(63148)
理学院(62442)
中国(62155)
管理学(61443)
管理学院(61023)
(50234)
(48250)
科学(43137)
(39505)
(37461)
财经(36787)
中心(35689)
(34666)
研究所(34582)
(33019)
北京(31490)
(29295)
(29055)
师范(28971)
(28622)
业大(28343)
经济学(27077)
财经大学(26842)
农业(26745)
基金
项目(127745)
研究(99654)
科学(98891)
基金(89349)
(76711)
国家(75998)
科学基金(63591)
社会(61333)
社会科(57907)
社会科学(57898)
(50406)
教育(48063)
基金项目(45800)
编号(42532)
(42376)
成果(38346)
自然(37977)
自然科(36995)
自然科学(36979)
资助(36924)
自然科学基金(36314)
课题(31681)
(29434)
(29410)
重点(29122)
(27511)
(26941)
(26439)
项目编号(25757)
(25707)
期刊
(111570)
经济(111570)
研究(77690)
中国(56707)
(40824)
教育(36408)
(32469)
管理(32136)
学报(31564)
(28491)
金融(28491)
科学(28058)
大学(24943)
学学(22717)
农业(20815)
技术(19363)
财经(19196)
业经(17691)
经济研究(17312)
(16550)
问题(14548)
(12288)
理论(11612)
图书(11223)
(10810)
国际(10540)
职业(10374)
实践(10350)
(10350)
(10279)
共检索到364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保荣  
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服务效率低、费用高和质量差是卫生体制问题的主要表现;我国公共卫生的问题是疾病预防控制功能的弱化。为此,应给所有医疗机构相同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人为地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不同的法律和政策是不合适的;"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原则是对的,但参保对象应该扩大至以家庭为单位;在卫生领域,政府的职责是搞好保险和管好服务提供。在未来的改革中,建议:公私立机构都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一视同仁;对公立医疗机构,不应过分强调参照行政机构的方式管理,强调政府的责任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要发挥地方政府政策研究的主动性问题;要按照社会公平原则,建立覆盖城乡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王博识,郭齐祥,马进  
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是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沉重的历史包袱、僵化的陈旧观念,使其举步维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卫生事业必然要从根本上适应这种转变。但是,在如何适应上仍心存疑虑。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没有突破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统包统配的福利性政策等同于我国根本制度的束缚。因此,彻底地加以区分尤为必要。 一、卫生体制与我国根本制度的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积光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特征,笔者认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全民医为主休前提下,继续发展和完善多种所有制办医形式与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坚持全民医为主体的前提下,应当多方集资,敞开大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办医,实行中央办、地方办、部门办同时并举,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当前,尤其要积极扶持集体所有制办医,并鼓励个体办医,彻底改变“重全民、轻集体、无视个体”的陈腐观念。可以办股份制医院、办个体门诊部,甚至允许办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兆有,梁志兰  
一、改革产权制度 促进经营机制转换 1.实行“两权”分离,形成自主经营机制。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必须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实行“两权”分离。一是公有制医院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终极所有权(法律所有权),主要是对医院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保值增值以及资产的收益等进行监督管理。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重新界定管理职能权限,主要是进行宏观监督管理。对于微观的经营管理权限应全部下放给医院,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的社会法人实体。二是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章正会  
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今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如何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1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定位1.1 根据卫生部门的性质和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担负着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两种职能 前者是指卫生行政机关在国家卫生政策指导下,运用行政方法和手段对各项专业活动实施管理;后者则指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执行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并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专门活动。长期以来,各级卫生行政机关把工作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钟东波  
我国农村有8亿农民,农村卫生问题不解决,就不能说解决了我国的卫生问题。因此,随着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问题日益成为卫生改革的又一个热点问题。那么,农村卫生改革的关键在哪里呢?出路何在呢? 一、我国农村卫生体制的存在基础和条件 要理解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就必须理解我国现有农村卫生体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洪彪,周文贞,张兆民,马松山,高霞  
我国卫生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只有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医药卫生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滨伟  
一、改革管理体制,为实现全行业管理奠定基础 哈尔滨市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178个,床位3.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92所,床位3.3万张。全市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万人,其中:医生2.1万人;护师、护士1.5万人。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卫生资源的配置实行宏观调控,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伍庚福  汪苏华  
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出发点和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商品理论和建立起有计划的医疗卫生服务商品经济新体制。因此,运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探讨卫生改革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卫生事业的本质,分析卫生事业的经济性(包括生产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智慧  
1.补助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重点。海曙区要利用好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取得的既有成绩,资金补助应从保障"硬件"转移到鼓励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软件"上来。一是基层医疗服务,应按服务人口测算总量,同时与门诊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康复指导人次、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次数等量化指标挂钩,根据工作量情况按比例拨付,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高服务质量,使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二是应合理保障基层卫生机构的收支差额部分,因实施基本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  
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卫生服务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对卫生服务市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关键是转变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1)集中财力,培育卫生服务市场;(2)加快卫生立法,依法管理卫生服务市场;(3)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卫生服务市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志鹏  吴国伟  吴志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文章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科学界定医疗服务的性质及可由市场提供医疗服务的具体内容,需摸清我国卫生投入和医疗保障水平现状,需明确公立医院改革方向并探索多元办医途径,需确立院际合作及基层医院改革方式,需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并大力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只有做好以上五个方面基本工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忆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大白  
我国过去的卫生体制,是在片面福利观、供给制思想、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陷入了“大而高”、“公而纯”的空想。因此我认为改革我国卫生体制,必须针对其弊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特征,采取两个方针,抓住三个关键,坚持一个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军民  
健康权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是社会起点公平的保障,对健康投入是国家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改革以来,我国卫生费用增长较快,然而卫生绩效却不容乐观。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从改革前被国际组织推崇的典范“沦落”为当前的反面案例,[1]结果令人深思。卫生领域的过度、扭曲的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