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464)
2022(3101)
2021(2973)
2020(2799)
2019(6270)
2018(6567)
2017(13777)
2016(7949)
2015(9388)
2014(9666)
2013(9788)
2012(9554)
2011(8572)
2010(9234)
2009(9169)
2008(9231)
2007(8743)
2006(8336)
2005(8112)
2004(7117)
作者
(23162)
(19007)
(18669)
(18502)
(11977)
(8939)
(8720)
(7203)
(7140)
(7090)
(6475)
(6327)
(6189)
(5967)
(5912)
(5824)
(5599)
(5582)
(5534)
(5477)
(5117)
(4682)
(4639)
(4445)
(4334)
(4321)
(4305)
(4300)
(3887)
(3789)
学科
(31870)
经济(31816)
(22243)
管理(21842)
中国(16362)
(14931)
企业(14931)
(12815)
方法(12241)
(11106)
数学(10873)
数学方法(10700)
(9720)
(8701)
银行(8699)
农业(8423)
(8352)
(7577)
贸易(7568)
(7412)
(6934)
业经(6660)
(6563)
劳动(6545)
税收(6484)
(6419)
(6386)
金融(6386)
(6334)
制度(6223)
机构
大学(119626)
学院(118856)
(52446)
经济(51158)
管理(42449)
研究(40472)
中国(35319)
理学(34121)
理学院(33761)
管理学(33275)
管理学院(33038)
(29704)
(26582)
财经(22020)
(21172)
(21009)
科学(20970)
(19559)
中心(19312)
北京(18304)
研究所(17957)
(16959)
(16566)
经济学(16518)
师范(16483)
(16144)
财经大学(15886)
经济学院(14886)
(13854)
人民(13659)
基金
项目(59465)
研究(48756)
科学(45791)
基金(41350)
(33787)
国家(33426)
社会(30283)
社会科(28510)
社会科学(28504)
科学基金(27642)
教育(23289)
(22538)
编号(21849)
成果(20789)
基金项目(20767)
(19066)
资助(18584)
课题(15745)
自然(15068)
自然科(14653)
自然科学(14646)
自然科学基金(14356)
(14144)
(13753)
(13187)
重点(13079)
项目编号(12990)
(12970)
教育部(12488)
社科(12421)
期刊
(68374)
经济(68374)
研究(45540)
中国(28896)
(22371)
(18719)
金融(18719)
教育(17530)
管理(17412)
(16185)
学报(13307)
科学(12872)
财经(11709)
业经(11494)
大学(10956)
问题(10383)
经济研究(10356)
技术(10324)
(10155)
农业(10073)
学学(9674)
(8995)
理论(7828)
图书(7613)
国际(7381)
实践(6947)
(6947)
(6560)
经济问题(6391)
技术经济(6054)
共检索到20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小顺  
一、我国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面临的困难 我国有13亿人口,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几乎无穷大,并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显得更加困难。 1、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据测算:“十五”期间每年城乡新生劳动力将升至峰值,加上现有城镇下岗职工和就业转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达到2200至23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在7%左右计算,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700至800万个,形成2200至230万下岗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竞争700至800万个工作岗位的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玲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求澄清某些模糊认识,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步德迎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共性及劳动力商品所具有的特性。通过劳动力商品的特性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条件,提出了五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其中较独特的一条是改变人们的成才观,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理念,通过人才的合理分布和劳动力需求的互补性特点扩大就业。文章对当前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作了分析。文章分析了解决农村就业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思路———将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走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一步棋。此外,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对策,一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和再就业能力,二是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创业,带动就业的增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霞  邢顺福  
基于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城镇化改造后状况的调研,剖析了城镇化后劳动力就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新型城镇化后再就业指数,政府必须搭建政策平台,社区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社区居民应充分利用好"第一桶"金,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质量改善有可持续性。此文旨在对城镇化后得失进行反思,作为新型城镇化借鉴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频声  
一、我国劳动就业的现状 1、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历史遗留的城乡劳动者待业问题严重.1978年底,我国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待业青年就达1500万人,待业率达7.3%,以后每年又有新成长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其压力之大成了当时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为解决就业问题,作了巨大的努力:在农村,国家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扶植乡镇工商业,发展小城镇以及举办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等途径,为农村多余劳动力开辟了许多就业门路;在城镇,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完全由国家统包的老框框,实行国家招收,集体组织起来就业和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裕群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1 .3亿 ,加入WTO以后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还会增加 1 0 0 0万人的失业。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出路问题 ,既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也是非常紧迫的现实性问题。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文  
辽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化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产业工人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洪明   苏里坦   佟德福  
本文通过对新疆农村劳动力总量、质量、就业现状及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的分析 ,剖析了新疆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率低的原因 ,提出了应对措施 ,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20世纪60年代,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国农村出现了以无效劳动分占有效劳动为特征的劳动分占。虽说劳动分占在农村集体中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是指令性计划经济下农村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但它却是计划经济下的一种有效化解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机制。从劳动分占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角度回顾农村经济的变革过程,能够客观地看到中国农村的问题主要是劳动力能否从事有效劳动,或者说有效劳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纳农村劳动力。这就说明,向农村提供充足的有效劳动的机会,才是真正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办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 ,指出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里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最后阐述了走出困境的几点想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玉菊  
如何认识我国就业问题,对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1、人口因素。我国人口居世界之冠,到1996年底已达12.23亿。人口的庞大,使劳动力在总量上供大于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