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6)
2023(4964)
2022(4406)
2021(4382)
2020(3850)
2019(9311)
2018(9671)
2017(19934)
2016(10592)
2015(12363)
2014(12386)
2013(12311)
2012(11284)
2011(10249)
2010(10774)
2009(10116)
2008(9923)
2007(8897)
2006(8016)
2005(7355)
作者
(29740)
(24534)
(24241)
(23451)
(15637)
(11686)
(11261)
(9458)
(9084)
(8957)
(8142)
(8086)
(7828)
(7790)
(7728)
(7403)
(7293)
(7043)
(6988)
(6964)
(6156)
(6000)
(5866)
(5645)
(5601)
(5539)
(5419)
(5257)
(4876)
(4673)
学科
(47854)
经济(47810)
管理(28016)
(26758)
方法(26246)
数学(24650)
数学方法(24153)
(20589)
企业(20589)
中国(15809)
(15677)
贸易(15670)
(15475)
(12097)
(11837)
(11284)
(9839)
(8466)
出口(8464)
出口贸易(8464)
(8341)
银行(8336)
业经(8323)
(8059)
农业(7237)
(6983)
金融(6983)
(6954)
理论(6714)
(6253)
机构
大学(156817)
学院(156149)
(70319)
经济(68951)
管理(61333)
理学(52854)
理学院(52355)
管理学(51268)
管理学院(50997)
研究(49016)
中国(39470)
(33945)
(33292)
财经(27027)
科学(27026)
(24480)
(24422)
经济学(22916)
(22128)
中心(22062)
研究所(21655)
北京(21619)
经济学院(20959)
财经大学(20109)
(19468)
业大(19347)
(19006)
师范(18873)
(17850)
(17306)
基金
项目(96141)
科学(75981)
研究(71674)
基金(70618)
(60105)
国家(59687)
科学基金(51329)
社会(46255)
社会科(44046)
社会科学(44037)
基金项目(36215)
(36155)
教育(34305)
自然(32123)
资助(31423)
自然科(31378)
自然科学(31372)
自然科学基金(30810)
(30618)
编号(29675)
成果(24397)
(22607)
重点(21218)
课题(20242)
(20142)
教育部(19887)
(19458)
人文(19250)
国家社会(19129)
大学(18405)
期刊
(73506)
经济(73506)
研究(49911)
中国(27499)
(24096)
管理(22982)
科学(19209)
学报(18572)
(17255)
(15972)
金融(15972)
教育(15624)
大学(15038)
技术(14932)
学学(14054)
经济研究(13541)
财经(13422)
业经(12264)
农业(11853)
(11607)
(11529)
统计(11336)
问题(11014)
(9705)
国际(9627)
决策(9032)
技术经济(8768)
理论(8671)
商业(8539)
实践(7771)
共检索到233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中国人口经历了长达1/4世纪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过程,其结果是男女性人口数量的严重失衡。现有统计资料难以准确反映男女失衡的规模,间接估算,1980~2006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出生队列累计,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331万人,其中"应该多出生"1846万人,"偏高多出生"1485万人;2006年0~26岁存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2万人,其中"应该多出"1965万人,"偏高多出"1437万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陈卫  陶涛  蔡菲  杨成钢  宋月萍  陈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倪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庆荣  屈思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人口出生性别比又称活产婴儿性别比,通常指的是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之比。一般认为:人口出生性别比属于人口的自然属性,在大数法则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多年来在人口学界对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尤其是通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采用国内外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原始数据,从人口学和统计学两个方面研究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的监测方法。在人口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证数据总结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和孩次递进生育性别比的基本变动模式与基本特征。在统计学监测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较小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出生性别比二项分布概率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将贝叶斯方法与其他简单统计方法进行比较,证实在小样本条件下,贝叶斯估计可以达到较好的统计监测目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凌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目前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1988年千分之二生育节育调查的资料,对我国出生性别比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军昌  王希隆  
文章对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状及其失调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别比失调的进一步治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广西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是作为第一少数民族人口大省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一个人口安全隐患,不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共同繁荣,应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梅丽  邰秀军  
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直接采用出生性别比的点估计而非区间估计的结果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二是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估计方法不同,可能带来结果和结论的差异。文章介绍了6种估计人口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的方法,比较了其适用性,分析了中国城镇人口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研究发现,样本量较小时各方法的估计结果存在差异,出生性别比的偏态分布使Delta方法的区间估计偏离实际,不同方法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论。中国城镇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上异常,部分年份出生性别比较高,但由于样本量较小而置信区间长度较大,观测值落在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置信区间之内,或者观测值的置信区间部分处于正常出生性别比(107)之下,无法判断出生性别比异常。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凌,夏萍,刘小兰  
本文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北京市统计的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指出,90年代以来,北京市统计的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其中一孩性别比上升的缘故。在低生育率的环境下,选择性生育有可能是统计的出生性别比上升的主要原因。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创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条件,是使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的关键所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爽  
随着人口学研究日益深入,对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做出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了客观可能性。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二千多个县的汇总资料,着重对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特征、资料质量评价等有关问题做一比较分析。但由于出生性别比指标自身的统计特征和连续性的要求,以及我国人口出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文章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和"统计途径"对人口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选择途径"的影响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可以利用两个前提条件。即使没有选择性生育,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统计途径"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翠绒,易想和  
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 ,人口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因此 ,从人口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道德原因 ,阐释人口道德的生成机制 ,重建科学的现代的人口道德势在必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谷祖善  
出生性别比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意义,近年渐为人们重视。 1981年全国共出生20,689,704个婴儿,出生性别比为108.47。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性别比按高低排列,得下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文章阐述了如何用样本出生性别比估计或推断总体出生性别比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两样本性别比来检验两个总体性别比之间在统计上是否存在差异。文中给出了出生性别比的标准误计算公式,并计算了在不同样本出生性别比水平下、不同样本规模的情况下标准误的估计,以及在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的估计;同时还利用二维交叉表的卡方检验和OddsRatio的卡方检验对两样本所反映的总体出生性别比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进行了检验。文章得出的结论是,规模比较小的样本(出生人口少于3000人)和人口比较少的总体(总人口少于30万人),均不易于单独计算出生性别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