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0)
- 2023(15236)
- 2022(12602)
- 2021(11842)
- 2020(9700)
- 2019(21618)
- 2018(21472)
- 2017(40634)
- 2016(22559)
- 2015(25368)
- 2014(25600)
- 2013(25403)
- 2012(24233)
- 2011(22055)
- 2010(22905)
- 2009(21816)
- 2008(21163)
- 2007(19570)
- 2006(17916)
- 2005(16924)
- 学科
- 济(95028)
- 经济(94904)
- 业(66805)
- 管理(57497)
- 农(51424)
- 企(42593)
- 企业(42593)
- 中国(37154)
- 农业(34232)
- 方法(29706)
- 银(29265)
- 银行(29240)
- 融(29063)
- 金融(29056)
- 行(28321)
- 地方(27294)
- 制(26005)
- 业经(25746)
- 数学(25655)
- 数学方法(25337)
- 财(25298)
- 学(19216)
- 贸(17621)
- 贸易(17597)
- 体(17273)
- 易(17079)
- 发(16910)
- 理论(14446)
- 务(14202)
- 财务(14140)
- 机构
- 学院(324385)
- 大学(319604)
- 济(134862)
- 经济(131659)
- 研究(118498)
- 管理(115674)
- 中国(98621)
- 理学(96299)
- 理学院(95192)
- 管理学(93571)
- 管理学院(92983)
- 农(71738)
- 科学(69620)
- 京(69514)
- 财(67701)
- 所(61792)
- 中心(56364)
- 农业(54878)
- 研究所(54809)
- 江(54130)
- 业大(50855)
- 财经(50835)
- 经(45769)
- 范(44809)
- 北京(44755)
- 师范(44347)
- 州(43871)
- 院(41413)
- 省(40601)
- 经济学(40166)
- 基金
- 项目(197921)
- 科学(153880)
- 研究(150897)
- 基金(139113)
- 家(120586)
- 国家(119379)
- 科学基金(99979)
- 社会(94481)
- 社会科(89100)
- 社会科学(89077)
- 省(80290)
- 基金项目(72388)
- 教育(68245)
- 划(66274)
- 编号(63897)
- 自然(60551)
- 自然科(59055)
- 自然科学(59040)
- 自然科学基金(57949)
- 资助(57107)
- 成果(54436)
- 发(48335)
- 课题(45828)
- 重点(44724)
- 部(43649)
- 性(40889)
- 创(40801)
- 发展(39266)
- 展(38655)
- 国家社会(38380)
- 期刊
- 济(167865)
- 经济(167865)
- 研究(106498)
- 中国(80536)
- 农(74218)
- 融(52104)
- 金融(52104)
- 学报(51724)
- 财(51175)
- 农业(49335)
- 科学(46751)
- 教育(42174)
- 管理(41883)
- 大学(39985)
- 学学(37491)
- 业经(31985)
- 技术(27847)
- 财经(25505)
- 经济研究(24711)
- 业(23642)
- 问题(23453)
- 经(21905)
- 版(17569)
- 农村(17132)
- 村(17132)
- 贸(16880)
- 世界(16571)
- 农业经济(16075)
- 理论(16066)
- 图书(15783)
共检索到538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勇
一、思考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超大型国家发展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多样性,只有全面综合、多角度理解其总体状况,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考虑,才能为准确认识某一领域发展提供更科学思考框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具有不同于古今中外的独特性,应围绕维护农民利益、农村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广谦
本文提出了加强金融中介机构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认为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 ,金融中介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 ,但目前学术界对金融中介机构的整体性研究非常薄弱 ,现实中许多争论和困惑便是由此而生。本文从 6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对金融中介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从金融中介的基本性质出发 ,提出了金融中介整体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基本性质 整体性研究 金融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泽宇 陈德敏
农村环境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行政型治理、市场型治理与社区型治理三种模式共融交织为发展态势,在实践中,这种多元的治理模式缺少协调性与统一性的治理逻辑,呈现出政策支持不足、资源禀赋不足、社会资本整合不足与价值目标异化等碎片化问题。为此,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协同、整合与信任机制建设的治理思路,调度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的有益要素,整合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优化科层主体的组织功能与促进公众参与,进而降低治理协商成本、提升科层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社群信任与推动治理的公私合作,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革新的理想进路。具体来说未来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目标维度上,建立价值协同机制与诱导动员机制,凝聚农村主体价值目标;在组织维度上,优化政策供给靶向,推动跨界联动式治理;在市场维度上,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杠杆来配置农村环境要素与资源;在社会维度上,整合农村新型社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辉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性视角,结合波兰尼的嵌入理论,论述农民组织整体性发展的必然和应然。发展整体性的农民组织,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统筹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保护与重建。
关键词:
整体性 农民组织 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川西 罗润年 王琼 黄丹宾 倪添杰 邱达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经济 ,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市场发展、行业服务和政策保护等方面 ,都朝着农业现代化方面快速发展。但处于农业成长、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核心地位的农村金融却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展现其地位。本文通过对农村广义货币供应量、农村信贷资产总量、农村金融企业盈利能力、农村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现实审视 ,找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 ,继而从提升农村金融行业地位、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放开农业资金买卖价格、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培植农村金融竞争能力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农村金融若干思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现实 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由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对缓解"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金融的覆盖率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其规模偏小,资金相对匮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因此,如何大力创新西部农村金融,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金融 认识和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以更好地适应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陈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短板",碎片化已成为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症结,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可以为应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难题带来启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具体表现为供需脱节,供给部门林立交错,供给方式多轨并存、杂乱无序等。而"对上负责"的文化行政理念,跨部门整合改革滞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适应合作实践发展要求是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的主要原因。对此,应确立需求导向的治理理念及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健全跨部门无缝隙协同系统,并将增强合作治理能力作为政府职能调整的发力点,进而破解碎片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碎片化 整体性治理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寿春
经济发展的社会整体性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子系统的贯通性与协调性,并按共同的规则运行。浙江的经济发展已经具有了这一社会整体性特征。但是,以市场原则为中心确立的浙江经济发展的社会整体性存在着局限性,还须按社会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经济文化“一体化”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使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永志
农村社会领域的问题是动态的、复杂的,原有研究具有明显"碎片化"的倾向,研究农村社会治理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研究视角,需要把农村社会治理放在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环境中来分析,需要把农村社会治理放在制度框架有机体中来分析。当前,"五位一体"的综合建设、"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基本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的有机统一,为研究和分析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整体性研究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为基准,农村低保政策"走样"的机理在于:配额制主导的"社区瞄准"偏差和社会救助政策捆绑执行形成的福利叠加。基层政府以正式行政结构替代"简约治理"模式的整体性治理,有助于为低保审核提供统一标准,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的程序性公平,但修正政策"走样"的中心工作机制因缺乏可持续性而无法维系社会有效性。为实现精准施保,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需要建立低保政策与专项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的分类衔接机制,科学合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助功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金 孙迎联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视作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如期达成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因此,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进行制度回顾、矛盾反思与实践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从而为"后扶贫时代"开展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科学指导,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反贫困行动 扶贫政策 主要矛盾 扶贫实践
[期刊] 征信
[作者]
类延村 李玉玲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主要内容。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扩张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纽带的银行业征信机构、以各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机构、以自发发展为特征的市场和社会征信机构,初步形成了社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然而,社会征信体系深化发展逐步呈现出社会认知模糊、法律法规不完善、征信标准化滞后、征信产品较单一等问题。因此,应以完善专项法律法规框架为基础,重点推进行业和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征集,完善征信市场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实现社会征信体系的全覆盖、体系化和法治化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爱玲
人的生命是物质、精神、文化和信息的生命整体。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从人学立场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把三维目标当做思考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从人性角度确认知识门类对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关注作为整体人的体验学习,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不得不进一步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整体性发展 三维目标 课程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静旺
司法审判是一项合理化的事业,而在这种合理化事业中往往体现了一种整体主义的思想进路,这种整体性进路是对法律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克服,是在法条之外谋求司法合理性的重要方式。司法判决的整体性既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判决书当中,也表达在美国司法审判当中,而当代中国在司法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是一种整体主义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谋求司法合理化的手段,并有助于提升判决书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