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26)
2023(20895)
2022(17995)
2021(16629)
2020(14360)
2019(32755)
2018(32705)
2017(62960)
2016(34794)
2015(39015)
2014(38991)
2013(39126)
2012(36349)
2011(32924)
2010(33381)
2009(31515)
2008(31631)
2007(28908)
2006(25899)
2005(23377)
作者
(106326)
(88382)
(88088)
(83954)
(56256)
(42529)
(39912)
(34636)
(33491)
(31821)
(30106)
(29838)
(28408)
(28337)
(27661)
(27365)
(26891)
(26221)
(25622)
(25575)
(22388)
(21899)
(21729)
(20299)
(19991)
(19964)
(19948)
(19782)
(18123)
(17787)
学科
(142165)
经济(141976)
(115982)
管理(107505)
(96050)
企业(96050)
方法(63690)
数学(52801)
数学方法(52250)
(51545)
(41524)
业经(38389)
中国(37700)
农业(33852)
(32288)
(31003)
(27431)
(27416)
贸易(27399)
财务(27351)
财务管理(27296)
地方(26795)
(26626)
企业财务(25862)
(25053)
银行(24964)
理论(23945)
(23858)
技术(23730)
(23414)
机构
学院(509600)
大学(509576)
(203980)
经济(199504)
管理(197197)
研究(172809)
理学(168845)
理学院(166943)
管理学(164099)
管理学院(163189)
中国(133902)
(109369)
科学(109357)
(102968)
(96961)
(90375)
业大(83148)
研究所(81733)
农业(80628)
中心(79887)
(79362)
财经(76595)
(69392)
北京(69071)
(64575)
师范(63816)
(63192)
(61449)
经济学(60793)
财经大学(56385)
基金
项目(335477)
科学(261057)
基金(242123)
研究(239355)
(213728)
国家(211835)
科学基金(179502)
社会(149717)
社会科(141485)
社会科学(141443)
(132179)
基金项目(128246)
自然(118811)
自然科(115988)
自然科学(115949)
自然科学基金(113920)
(111175)
教育(108559)
资助(99888)
编号(97626)
成果(79699)
重点(75373)
(73230)
(71665)
(70057)
课题(66859)
创新(65124)
科研(64747)
计划(62238)
教育部(61611)
期刊
(232669)
经济(232669)
研究(149515)
中国(98861)
(97457)
学报(89420)
科学(78889)
(76290)
管理(73474)
大学(66287)
农业(65334)
学学(62778)
(51442)
金融(51442)
教育(50142)
技术(42243)
业经(41313)
财经(38152)
经济研究(35431)
(34888)
(32669)
问题(31283)
(26663)
技术经济(26143)
理论(25087)
图书(24969)
科技(24340)
(23576)
商业(23276)
业大(23221)
共检索到767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寻舸  刘嘉欣  
从农户视角出发,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购买专业化服务的交易行为,交易行为效用改善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福利增进。本文基于交易效用理论视角,在探讨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基础上,阐释交易效用和参考价格对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在不同情况下,农户托管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不同。要从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市场细分推广、调节农村内部分工和建立农户与托管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促进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点点  王雅楠  胡德胜  乔梅  王博文  
[目的]农业生产托管作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户在劳动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对农户福利变化及差异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农户参与的诱因及福祉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21年陕西省关中地区1169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通过熵值法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全程托管的诱因及对其福祉效应的影响。[结果]总体来看,农业全程托管对农户的主客观福祉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仅在收入与物质需求、选择与行动自由两个维度上增进农户的客观福祉,也有助于农户主观福祉中“三生空间”满意度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全程托管的福祉效应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对老龄化程度高、经营规模10亩以下及粮食作物种植的农户和家庭福祉效应的提升效果较佳。农户全程托管是其理性决策的结果,个人及家庭特征、农业经营特征及组织支持等是农户全程托管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继续加大农业生产托管的推广普及,扩大全程托管覆盖面。结合农户特征,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支持举措,提高托管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性,促使生产托管的新模式更加有效的惠及于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婷  李谷成  廖文梅  
本文利用2021年湖北省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托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提高农户生产托管程度,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换变量后结果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不同环节生产托管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促进效果主要体现在植保环节;相较于服务专业户,互联网使用更显著地促进了农户参与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的生产托管服务;另外,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托管行为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年轻农户、小规模农户及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监督成本与控制成本促进农户生产托管行为。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托管互联网平台建设,关注不同农户对互联网使用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本文运用我国1 3个省(市) 4 7个县(市) 1 0 3 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对其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农产品的类型会影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例如,生产家禽、家畜、茶叶类农产品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要高于生产其他类型农产品的农户;农户生产农产品的目标销售市场会影响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从事销售市场越远的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政府的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洪燕   陈俊红   刘宝印   龚晶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对农业生产托管及农户经营方式变化提出了新的解释。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形成与演变;从生产方式的变化角度,探讨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前景;从生产关系的演进角度,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全局意义以及农户权利的拓展。本研究有助于各界从理论层面上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托管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亚飞  谢小飞  吕剑平  
[目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利用甘肃省34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模型中,农户家庭禀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次之,交易费用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力最小。(2)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参与行为。(3)感知绩效对小农户行为态度的影响强于感知风险;小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上级政府和村集体的信任度;缔约条件对小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更有效,农户较为重视进入门槛高低;劳动力数量、农户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收购产品中介的熟悉程度对小农户行为意愿均具有重要影响。(4)多群组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禀赋对自给型、兼业型和退出型农户的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发展型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不同类型小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些变量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意愿与行为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结论]要加强现代农业宣传力度,改善农户行为态度;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发挥周围人群的示范效应;提供技术、资金以及市场信息支持,增强农户对现代农业的掌控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设计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健  李忠旭  
土地托管是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经之路。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对辽宁省玉米主产区辽中、海城、彰武和昌图等地区的农户土地托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首先,从农户的兼业水平看,随着农户兼业程度越高,农户选择土地托管的可能性越高;其次,从不同兼业类型下农户土地托管决策的影响因素看,决策者的健康水平和是否拥有农业机械是影响土地托管的关键性因素,且并未因兼业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政策认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土地托管行为,但在具体表现上,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非农劳动占比对纯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有影响;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一兼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影响显著;除年龄和非农劳动占比之外,二兼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还受到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因地制宜,对兼业农户的土地托管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经营形式;在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为农户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促进非农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为土地托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升银  周葵  
基于川南四市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利用意愿对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利用意愿对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的利用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的行为态度越积极、感受到社会群体压力越大、感知的可控程度越高,农户参与利用行为越显著。因此,要建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推进机制,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发挥农村干部、农村大学生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建英  张长立  陈龙乾  周珊珊  
文章选取江苏省三个市为样本总体,调查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运用定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调查发现,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积极性亟待提高,多数人认为参与土地托管存在信息不对称、托管技术不成熟、托管体系不完善等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口数、务农收入比重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参与土地托管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静  曾福生  张明霞  
本文通过构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户生产行为及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高三类农业补贴力度,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户到非农部门兼业可能性,刺激农户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增产;还有利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刺激农户增加农机购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三类农业补贴率均有门槛限制,故补贴力度需要适度调整;(2)价格补贴对农机购置的影响与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要素投入的产量弹性和参数有关,但价格补贴和直接补贴对农业部门农机购置的影响类似,二者均呈现倒"U"形变化关系;(3)当农机购置补贴和价格补贴率满足一定条件时,三类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产量的增量效应排序是价格补贴最优、农机购置补贴次之、农户收入直接补贴效果最低。因此,建议以"价格补贴"改革为重点,适度兼顾其他类型农业补贴改革,协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政  唐梦  
从农户生产动机行为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被划分为"理性动机"型、"消费(生存)"型、"半无产化"型等几种类型。本文通过广东样本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分析,发现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并不是用"某种类型"就能概括的,而只能由农户所面对的农业生产力状况来决定。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因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并随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农户的生产动机行为愈成熟,农户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就愈强,农户就愈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生产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杨海霞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以湖北省咸宁市、鄂州市、安陆市、天门市、大冶市、嘉鱼县、沙洋县等市(县)14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644个农户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农户在农地整治中参与权属调整的行动逻辑遵循"认知→意愿→行为"这一路径形式,农地整治权属调整中农户的行为意愿在其认知与行为响应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行为意愿是农户农地整治权属调整行动逻辑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农户关于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的认知对行为响应仅仅存在微弱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涛  霍增辉  臧凯波  
从理论上推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资本投入行为和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2006-2010年湖北省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户粮食作物生产均产生了显著地正向激励作用,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农户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支出;然而,这3种补贴方式对农户生产激励的效果存在区别,生产性补贴的效果要大于收入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户农作物播种和粮食播种面积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大型农机具服务的供给增加,导致了农户生产性服务支出的增加。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户的生产性补贴力度,并设计出农业生产性服务补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富丽莎   汪三贵   秦涛   李干琼   王禹  
[目的]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目标背景下,农业保险能否缓解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进而助力长效防贫亟待系统科学的实证考察。[方法]基于5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SM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从相对贫困脆弱性视角就农业保险防贫效果进行分析,并基于农户生产行为影响视角考察农业保险防贫作用机理。[结果]农业保险可显著降低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且对农户风险型相对贫困脆弱性、资本型相对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缓解作用,但对风险型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更强。其次,提高农业规模投入、加强农机应用、促进专业化生产三条路径是农业保险影响农户生产行为进而助力防贫的有效路径。最后,农业保险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且对小农户的影响效应更强。[结论]应通过驱动农户转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全面提升农险整体保障水平、注重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农户的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等来促进农险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助力实现长效防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妮笛  舒澍成  肖腊梅  
【目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小农户,探究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农林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从有限理性理论视角切入,整合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两种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围绕小农户、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提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IT2FS-DEMATEL分析框架,定量计算15个影响因素的原因度与中心度,并归纳总结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核心因素。【结果】1)互联网普及率(C_6)、土地规模(C_8)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C_(13))共3个指标不仅是系统中的核心因素,对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行为至关重要,而且是原因组中关键影响因素,极易对系统中其他因素产生影响;2)农林业机械化水平(C_9)、农林业生产托管服务(C_(11))和农产品产销服务(C_(12))共3个指标为结果组中关键影响因素,在系统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从长远看,原因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优先给予重视,从短期看,结果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给予重点激励改进,并建议动员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农林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灾害预警体系和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等措施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林业发展有效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