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8)
- 2023(8195)
- 2022(6433)
- 2021(5889)
- 2020(4946)
- 2019(11025)
- 2018(11427)
- 2017(22503)
- 2016(12690)
- 2015(14840)
- 2014(15352)
- 2013(14939)
- 2012(13904)
- 2011(12533)
- 2010(13067)
- 2009(12508)
- 2008(12685)
- 2007(11991)
- 2006(11096)
- 2005(10782)
- 学科
- 济(51647)
- 经济(51579)
- 管理(36308)
- 业(34042)
- 企(26763)
- 企业(26763)
- 中国(19823)
- 方法(19405)
- 数学(16760)
- 数学方法(16595)
- 农(16558)
- 财(15361)
- 制(15128)
- 银(12888)
- 银行(12878)
- 业经(12466)
- 行(12279)
- 融(10974)
- 金融(10973)
- 贸(10550)
- 贸易(10538)
- 易(10249)
- 农业(10014)
- 地方(9534)
- 体(9476)
- 务(9264)
- 财务(9229)
- 财务管理(9194)
- 学(8934)
- 理论(8878)
- 机构
- 学院(185829)
- 大学(185352)
- 济(77528)
- 经济(75605)
- 管理(66175)
- 研究(61716)
- 中国(53864)
- 理学(53631)
- 理学院(53074)
- 管理学(52250)
- 管理学院(51884)
- 财(43436)
- 京(40527)
- 科学(33124)
- 财经(32626)
- 江(32152)
- 所(31387)
- 中心(29710)
- 经(29284)
- 研究所(26956)
- 北京(26807)
- 农(26003)
- 州(25992)
- 范(24882)
- 师范(24656)
- 经济学(24532)
- 财经大学(23920)
- 经济学院(22118)
- 院(21857)
- 业大(21450)
- 基金
- 项目(101116)
- 研究(80390)
- 科学(78264)
- 基金(70939)
- 家(59549)
- 国家(59000)
- 科学基金(49913)
- 社会(49485)
- 社会科(46757)
- 社会科学(46742)
- 省(38900)
- 教育(38172)
- 基金项目(36049)
- 编号(35866)
- 划(32295)
- 成果(31749)
- 资助(30170)
- 自然(29281)
- 自然科(28518)
- 自然科学(28509)
- 自然科学基金(28004)
- 课题(25122)
- 部(22921)
- 重点(22579)
- 性(22031)
- 发(21966)
- 项目编号(21711)
- 年(21149)
- 教育部(20104)
- 创(19999)
共检索到31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红闪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已逐步成为中国不可回避的选项。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此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稳步推进中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之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资金供求状况越来越敏感,较大幅度及频率地波动也直接关系到储蓄国债的价格变动,从而给中国储蓄国债管理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经验及中国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如何加强储蓄国债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王晓玮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储蓄国债市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而储蓄国债管理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管理带来的挑战,并借鉴国际上储蓄国债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国际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吕俊 谢娟
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重点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储蓄国债利率管理、规模管理、承销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海云桃
越来越高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现行的储蓄国债固定化利率定价机制的弊端不断凸显,造成国债吸引力下降,为此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同储蓄国债关系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市场化的利率给储蓄国债带来负面影响予以剖析,进而借助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利率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更为适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伟
储蓄国债自发行以来,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储蓄国债发展缓慢,在国债市场中的比重逐渐缩小,目前处于补充地位;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国债发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定位研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首先概述了国债发展历史和发行现状,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国债发行的冲击,在对未来发展与定位进行思考的基础上,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利率市场化 战略定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剑峰 杨义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 ,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 ,利率市场化改革日益显现出其迫切性。就现实国情看 ,尽管减税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较弱 ,但和国债利率市场化通过国债规模的扩大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样 ,减税也是国债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利率 国债规模 减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个人家庭金融资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一、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1.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古典学派提出,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即应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其后,凯恩斯提出的货币供需量决定利率的利率理论虽然统治了学术界30多年,但是最终仍没有定论,反而从另一个侧面更加证实了古典利率决定论从总体和原则上是科学的。并且,凯恩斯利率理论,最后由于希克斯和汉森的批评、改造,也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大楷 彭晓播 杨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投资者 国债发行利率 农商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建伟
一、欧美国家关于储蓄国债政策的讨论与调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金融业爆炸式发展,可流通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产品,市场容量和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张,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国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发行压力,一些国家对其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思考与讨论。英国、美国经过讨论认为储蓄国债对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分散国债筹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调整管理策略;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加拿大政府放弃储蓄国债,称这样做将在9年内节约资金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叶龙 刘海浩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改革和市场化探索赵叶龙刘海浩199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达2,200多亿元(含短期国库券),创16年来国债发行的最高纪录,取得了多品种、多批量、滚动发行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发行1800多亿元可流通债券,财政部全面试行了公开招标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