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667)
2022(3371)
2021(3211)
2020(3061)
2019(7003)
2018(7264)
2017(15404)
2016(8622)
2015(9995)
2014(10257)
2013(10523)
2012(10258)
2011(9193)
2010(9907)
2009(9833)
2008(10031)
2007(9428)
2006(8966)
2005(8647)
2004(7552)
作者
(25193)
(20656)
(20525)
(20222)
(13270)
(9897)
(9580)
(7735)
(7725)
(7635)
(6940)
(6827)
(6714)
(6589)
(6488)
(6393)
(6122)
(6074)
(6007)
(5893)
(5516)
(5184)
(5013)
(4766)
(4755)
(4710)
(4707)
(4669)
(4240)
(4117)
学科
(37951)
经济(37898)
管理(26774)
(25671)
(20207)
企业(20207)
方法(15982)
数学(14497)
数学方法(14301)
(13837)
中国(13459)
(12000)
(11097)
(9685)
银行(9683)
(9262)
(8352)
财务(8323)
财务管理(8301)
(8174)
贸易(8165)
(7996)
企业财务(7913)
(7873)
金融(7873)
(7265)
(6951)
业经(6793)
税收(6784)
(6720)
机构
大学(131958)
学院(130143)
(58623)
经济(57239)
管理(48005)
研究(43534)
理学(39015)
理学院(38648)
中国(38391)
管理学(38114)
管理学院(37866)
(34014)
(28652)
财经(25357)
(22610)
(22431)
(21920)
科学(21870)
中心(20764)
北京(19729)
研究所(19005)
财经大学(18545)
经济学(18133)
(17909)
(16678)
师范(16593)
经济学院(16437)
(16320)
(15082)
(14563)
基金
项目(65945)
研究(52579)
科学(51131)
基金(47252)
(38868)
国家(38504)
社会(32815)
科学基金(32251)
社会科(31083)
社会科学(31073)
教育(24943)
(24049)
基金项目(23986)
编号(22757)
成果(21521)
资助(21448)
(20665)
自然(18791)
自然科(18287)
自然科学(18280)
自然科学基金(17922)
(16087)
课题(16005)
(14852)
重点(14451)
教育部(14266)
项目编号(14168)
人文(13857)
(13784)
社科(13710)
期刊
(74167)
经济(74167)
研究(50024)
(26821)
中国(26295)
(21907)
金融(21907)
管理(19660)
教育(15719)
(15629)
学报(14431)
科学(13556)
财经(13469)
大学(11800)
经济研究(11749)
(11562)
业经(11548)
技术(11095)
问题(11087)
(10747)
学学(10589)
国际(9772)
农业(9595)
理论(8603)
图书(7675)
实践(7662)
(7662)
技术经济(7067)
(7006)
统计(6812)
共检索到22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建国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学界许多人撰文谈到目前我国储蓄与投资失衡的问题,而谈及"失衡",多半都认为储蓄大于投资,结论自然就是要加强、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他们的依据,一是银行的存差(存款大于贷款)越来越大,二是外汇储备越来越大。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资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江  曹慧  
我国经济的外部失衡表现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国内高储蓄与投资失衡,本文认为,要解决外部失衡的根本途径是降低国内储蓄率和提高消费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国强  卢立明  
我国巨额居民储蓄存款未能转化为投资,反映出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效率低下,这种状况若得不到解决,势必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投资者信心,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本文回顾了 1996~ 2 0 0 2年我国利息率连续 8次下调而居民储蓄却逆势激增、存贷款差额扩大的运行情况 ,从储蓄功能多元化角度解析了其原因 ,并对未来我国居民储蓄的出路及利息走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坚东   朱新  
1993年通过金融秩序的治理整顿,金融竞争日趋有序,擅自提高利率,公开违规吸储行为明显好转,但喜中有优,隐蔽违规禁而不止,而且范围在扩大,手段在翻新,危害极大。 一是公款私存转储 近年来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有关单位的负责人或财务管理人员把公款以各种名义,存进金融机构的储蓄所,获取揽储奖,套取现金,窃取利息。于是公款转储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天祀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张天祀一、“九五”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面临的问题“九五”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完善和优化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有效配置城乡居民部门的总储蓄构成,即:部门内部实物投资与净金融投资的关系;二是如何把居民部门巨额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居民的收入水平、支出水平和储蓄水平是可以做出相互比较的。居民的积累与企业的积累不一样 ,并不一定都是为着价值增值 ,从而并不一定都要转化为资本。居民过度追求金融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由于思想观念上对于私人资本的认识问题 ,以及在政策上有不利于居民的直接投资行为的发生。任何政府都可以通过对利益的调整 ,实现对居民储蓄的导向和调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根  
关于高储蓄的思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根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迅速增加,但在高储蓄的背后,存有高通胀,名义利率难以抵补物价的上扬,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值现象。这种在实际利率为负值背景下的高储蓄,究竟是忧是喜,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我国储蓄的特征近十几年来,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津  王刚  李泽广  
本文梳理了解释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各类假说,并以美国的情况为借鉴,提出了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几种解释思路。文章发现经常账户的实际水平与理论均衡水平的差值为稳定序列,但并不收敛于零,表明经常账户的失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然后通过设计两元选择模型对导致失衡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投资一储蓄缺口"假说得到了中国数据的支持,同时发现国民收入也是决定经常账户盈余或者赤字的关键变量。这说明我国经常账户的变化更多地内生于其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经常账户失衡状态的矫正需要内部经济结构的改革和理顺经济运行机制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一国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通常难以平衡,出现“储蓄缺口”及“外贸缺口”,弥补这两个“缺口”的唯一办法是适当利用外资。进入90年代以来,“两缺口”减少甚至转为盈余,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规模已明显偏大,引进外资过度,造成外资代替内资,国内资本闲置,因而影响国内总量平衡,加大宏观调控难度及通货膨胀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秉国  
针对"农民购买储蓄国债相对困难"这一情况,2012—2013年,中国国债协会先后三次邀请财政部国库司和人民银行国库局,以及协会部分单位会员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调研组,赴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4个市(州)、5个县(市)、6个乡镇、20多个一线储蓄网点进行了调研。一、调研地区农村储蓄国债投资意愿及现状1.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销售情况良好。据邮政储蓄银行湖南分行统计,该行从2008年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胥良  
文章对投资与储蓄的概念从广义进行定义,指出部门内部的储蓄——投资转化可以采取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两种方式,部门之间的储蓄——投资转化只能采取间接转化方式。文章分别对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内部的储蓄——投资转化进行分析,并针对国有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下,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辉  
分流储蓄、促进消费和投资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问题。形成高额储蓄的原因主要有 :居民预防性动机的普遍存在 ;消费者价格预期不断降低 ;个人投资意愿不足 ;利率政策效能低下等。应相应地采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措施 ,不断增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万春  
我国当前储蓄过度了吗?──论我国当前储蓄与消费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肖万春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即是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储蓄和消费问题,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社会稳定。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处理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