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9)
2023(10925)
2022(8987)
2021(8303)
2020(7271)
2019(16218)
2018(16158)
2017(31715)
2016(17453)
2015(19502)
2014(19649)
2013(19697)
2012(18398)
2011(16245)
2010(16886)
2009(16361)
2008(16800)
2007(15408)
2006(14121)
2005(13476)
作者
(51192)
(42273)
(42168)
(40173)
(27189)
(20013)
(19329)
(16130)
(15795)
(15573)
(14356)
(14195)
(13914)
(13492)
(13212)
(12919)
(12495)
(12473)
(12442)
(12021)
(10734)
(10467)
(10297)
(9723)
(9703)
(9669)
(9431)
(9418)
(8568)
(8445)
学科
(83255)
(77451)
经济(77335)
(76630)
企业(76630)
管理(68631)
方法(32435)
(28855)
业经(28317)
(26438)
数学(24105)
数学方法(23785)
中国(21657)
(21467)
财务(21423)
财务管理(21393)
(20984)
企业财务(20288)
农业(18646)
技术(17777)
(16069)
理论(14932)
(14715)
(14553)
银行(14543)
(14527)
(14507)
(14124)
贸易(14113)
(13948)
机构
学院(260910)
大学(255845)
(111388)
经济(109104)
管理(103679)
理学(87272)
理学院(86431)
管理学(85281)
管理学院(84780)
研究(82172)
中国(69111)
(58597)
(54006)
科学(46624)
财经(45093)
(42431)
(41918)
(41896)
(40593)
中心(38520)
研究所(36732)
北京(34742)
业大(34168)
(34008)
经济学(33214)
财经大学(32949)
农业(32520)
(30660)
师范(30389)
经济学院(30046)
基金
项目(154031)
科学(122578)
研究(116379)
基金(112202)
(95649)
国家(94712)
科学基金(82651)
社会(74858)
社会科(70952)
社会科学(70935)
(61169)
基金项目(58564)
教育(53070)
自然(52045)
自然科(50872)
自然科学(50856)
自然科学基金(50016)
(49842)
编号(47302)
资助(46336)
成果(39446)
(35618)
(34908)
(34610)
重点(34040)
(33014)
课题(32707)
(32044)
创新(31692)
(30846)
期刊
(134870)
经济(134870)
研究(83266)
中国(51956)
(49515)
管理(45267)
(40269)
学报(33672)
科学(33047)
(31022)
金融(31022)
农业(27046)
大学(26567)
教育(26405)
学学(24957)
技术(24416)
业经(24262)
财经(23290)
经济研究(20780)
(20111)
问题(18071)
(15953)
技术经济(15373)
(15090)
财会(14214)
现代(13545)
商业(13466)
理论(12831)
会计(12630)
国际(12358)
共检索到41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卫东  
一、当前我国企业隐性失业的现状要了解和确定我国企业隐性失业的现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失业。一般来说,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单从劳动者角度看,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结合从而取得正常的劳动报酬,就是“就业”;若在一定时期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吴志军  
本文在界定隐形失业内涵,测定隐性失业数量的基础上,分析城乡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隐性失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隐性失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花小毛  严友来  
隐性失业,是指有劳动意愿并且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未能与岗位在数量和质量上实行充分有效的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现象。亦称为不充分就业。隐性失业人员主要指以下两类人员: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为保证就业效益而需要离职的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包括按照固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宋昱雯  王秋艳  
目前农村就业压力很大 ,隐性失业现象十分严重 ,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及隐性失业显性化 ,便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要任务。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 ,介绍了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的严重状况 ,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大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侯鸿翔  王媛  樊茂勇  
本文介绍了隐性失业理论的起源 ,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隐  性失业的成因。在此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情况 ,同时用数量  经济模型粗略地估测了中国农村隐性失业的数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丹  金喜在  
本文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效率评价及包络模型中生产前沿面投影的方法,估算中国目前已就业人员中存在的隐性失业,分析了1996年至2008年各年中国从业人员的隐性失业规律和结构,得出中国隐性失业率较高、高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在增长但其效率尚未完全发挥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于降低隐性失业率提出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志刚  
本文对我国企业经济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隐性亏损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认为,隐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隐亏两种形式;隐亏现象的形成既有体制性因素,也有企业内外部的原因;隐亏对宏观经济造成了诸多的消极影响,有可能引起一场经济危机。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根治隐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文章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概念模型,建立了评价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玉顶  
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的并存,其原因是政府、企业、个人利益存在博弈性。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促使劳动者流动,使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显性化,实现就业制度的均衡,消除利益摩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曹元坤  
本文从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市场主体、制度环境、中介组织、市场体系一体化构建分析劳动力市场与解决隐性失业问题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志刚  黄立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玲  
一、引言 在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隐性失业。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所谓隐性失业是相对于公开失业而言的,其涵义是指劳动者虽不处于零工时零收入,但其劳动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收入也不能达到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也有人认为,隐性失业亦可称为不充分就业或就业不足,是指社会名义就业量减有效就业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隐性失业日益严重,引起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特别对于我国农村经济而言,大多数农业经济学家和政府有关官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亮  郭玉清  杨媛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企业的碳绩效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从财务、内部流程管理、利益相关者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我国电力企业的碳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企业碳绩效的整体水平不高,企业披露的碳信息不够完善,不利于进行碳绩效评价。建议政府主导构建完善统一的碳绩效评价规范;企业积极引导内部员工转变环境治理理念,大力促进清洁生产,提高环保创新投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