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732)
2022(3291)
2021(3203)
2020(3002)
2019(6705)
2018(7060)
2017(14388)
2016(8175)
2015(9642)
2014(9873)
2013(9933)
2012(9562)
2011(8764)
2010(9157)
2009(8976)
2008(9099)
2007(8612)
2006(8142)
2005(7785)
2004(6820)
作者
(23856)
(19415)
(19125)
(18702)
(12297)
(9114)
(9106)
(7426)
(7349)
(7321)
(6593)
(6554)
(6435)
(6227)
(6108)
(6073)
(5773)
(5742)
(5600)
(5493)
(5235)
(4903)
(4682)
(4601)
(4568)
(4526)
(4480)
(4395)
(4038)
(3893)
学科
(28830)
经济(28787)
管理(21057)
(19130)
(19096)
银行(18985)
(17676)
(16925)
(14565)
企业(14565)
中国(13058)
方法(12502)
(11421)
制度(11419)
数学(11157)
数学方法(11064)
(10841)
金融(10841)
业务(10761)
银行制(9322)
(8913)
(8792)
(6857)
(6831)
贸易(6818)
(6690)
体制(5837)
业经(5814)
(5632)
税收(5332)
机构
大学(115536)
学院(114141)
(48474)
经济(47120)
管理(41234)
中国(40832)
研究(38763)
理学(32522)
理学院(32198)
管理学(31819)
管理学院(31594)
(29197)
(26114)
(23760)
银行(22828)
财经(21539)
(21291)
(20461)
科学(20048)
(19924)
中心(19796)
(19191)
(17852)
北京(17724)
研究所(17154)
(17143)
财经大学(15807)
经济学(15227)
人民(14951)
(14529)
基金
项目(58758)
研究(47129)
科学(44346)
基金(40175)
(33311)
国家(32986)
社会(28133)
科学基金(27034)
社会科(26613)
社会科学(26608)
教育(22589)
(22543)
编号(21007)
基金项目(20264)
成果(19485)
(18987)
资助(18175)
课题(15312)
自然(15262)
自然科(14823)
自然科学(14814)
自然科学基金(14539)
(13850)
(13008)
重点(12932)
项目编号(12826)
(12760)
(12439)
教育部(12044)
(11513)
期刊
(59143)
经济(59143)
研究(45739)
(32606)
金融(32606)
中国(27437)
(22227)
(16452)
管理(16273)
教育(15868)
学报(13958)
科学(12570)
财经(11176)
大学(10937)
技术(10143)
学学(9784)
业经(9505)
(9464)
经济研究(9373)
农业(8904)
理论(8795)
问题(8576)
实践(8101)
(8101)
(7999)
国际(7577)
图书(7384)
(6452)
论坛(6452)
农村(6307)
共检索到20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彬  
在我国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QDII制度的实行不仅使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而且使境内机构和个人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各商业银行QDII业务损失惨重。本文就当前"银行系QDII"业务的发行和运营收益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暴露出的风险分散意识不足、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晓华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和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大背景下,银行系QDII产品的推出不仅是银行业在产品方面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在"走出去"的战略上有了重大突破,其国际化进程又迈出了一大步。回顾两年以来商业银行QDII业务的发展历程,受国内外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影响,银行系QDII业务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已经迈出了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目前,QDII业务正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跌至低谷,其今后的发展之路充满着挑战与机遇。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喻言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QDII产品,但主要是以银行系和基金系QDII为主。而基金管理公司发售的QDII产品,其受投资者的关注和欢迎程度远高于银行系QDII产品。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在整个牛市环境中表现良好,为投资者的财富带来了快速的增长,所以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名牌公司发售的基金系QDII产品更能受到投资者关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利花  
我国自2006年允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机构投资境外理财产品以来,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产品就层出不穷,自中国工商银行于2007年5月29日推出国内第一款QDII产品"东方之珠"第一期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等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QDII产品。这其中,由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系QDII产品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立宏  战松  
商业银行QDII业务为国内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提供了良好的分流渠道,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也让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更加多元化,但QDII生不逢时,自正式启动之日起便持续经受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困扰,一直未能引起主流投资资金的关注,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商业银行内部,如内部培训外部推广尚不到位、信息披露不明确、投资管理能力不高、资金运用存在风险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内部投资收益率,这是现行规则约束下制约QDII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素  郭小平  陈聪慧  
QDII制度的实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QDII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即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指出商业银行应如何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设计不同的产品,从而达到既保证投资者收益又规避风险的目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柯小荣  丁名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丽杰  赵红波  乔洁  
全球资金管理服务(GTS)是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的账户开立、收付款结算、现金流动性管理、账户信息报告、国际贸易融资、资金保值增值及相关短期融资安排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GTS业务日益成为国际性商业银行维护和巩固客户关系、满足客户个性化资金管理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产品和手段。与先进的欧美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GTS业务在组织管理架构、业务运营模式及产品管理和研发机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建议我国商业银行搭建集中统一的GTS业务平台,改变现有业务经营模式,分离客户经理职责,建立专业产品队伍,加强产品管理,优化产品研发机制,以提升GTS业务的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金玲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来开拓 市场取得利润的空间变得愈来愈小,加快中间业务的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商业银 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间业务创新思 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红华  
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间业务将是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本文着重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闵继红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渠道,除了能够提供传统银行业务所能提供的许多服务外,还能提供一些传统银行服务渠道难以提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它的发展对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策略的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大龙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在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要有效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许多难点,提出了意义重大而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即强化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建立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金融中心;改革国债发行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昌明  
中间业务是西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受到广泛重视的一项业务,但此业务在我国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入WTO后 ,在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下 ,各银行间的竞争会更多地体现在中间业务上 ,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中间业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做了阐述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局限性做了分析。认为应从观念上转变对中间业务的认识 ,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 ,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 ,以多种方式增强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提高中间业务的层次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