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9)
2023(6009)
2022(5457)
2021(5157)
2020(4808)
2019(11260)
2018(11466)
2017(23800)
2016(12998)
2015(15077)
2014(15371)
2013(15600)
2012(14988)
2011(13638)
2010(13945)
2009(13408)
2008(13833)
2007(12661)
2006(11125)
2005(10268)
作者
(39123)
(32890)
(32515)
(31468)
(20819)
(15744)
(15191)
(12716)
(12031)
(11719)
(10925)
(10896)
(10361)
(10355)
(10304)
(10241)
(10238)
(9618)
(9614)
(9502)
(8210)
(8174)
(8084)
(7527)
(7442)
(7354)
(7353)
(7295)
(6644)
(6515)
学科
(57681)
经济(57616)
(38643)
管理(37763)
(30953)
企业(30953)
方法(30800)
数学(28188)
数学方法(28023)
(18926)
中国(15606)
(15570)
(13661)
(12705)
财务(12686)
财务管理(12653)
企业财务(12129)
(12008)
贸易(12004)
(11710)
(10753)
银行(10731)
(10370)
(10162)
业经(10118)
农业(9700)
(9561)
金融(9559)
地方(9179)
(8733)
机构
大学(201208)
学院(199436)
(86215)
经济(84438)
管理(75940)
研究(65279)
理学(64698)
理学院(64025)
管理学(63114)
管理学院(62733)
中国(52241)
(44446)
(42127)
科学(38299)
财经(35007)
(34293)
(32934)
(31615)
研究所(30572)
中心(30137)
(29466)
业大(28052)
北京(27298)
经济学(27160)
农业(26278)
财经大学(25975)
经济学院(24876)
(24221)
师范(23993)
(23757)
基金
项目(119854)
科学(92947)
研究(87894)
基金(86637)
(74406)
国家(73821)
科学基金(62064)
社会(54885)
社会科(52015)
社会科学(51995)
基金项目(46077)
(45840)
教育(40864)
自然(39575)
(39092)
自然科(38564)
自然科学(38548)
自然科学基金(37884)
编号(37044)
资助(36924)
成果(31140)
(28120)
重点(26845)
(25445)
课题(24587)
(24177)
教育部(24071)
科研(23356)
人文(23292)
(23225)
期刊
(93888)
经济(93888)
研究(60716)
(35960)
中国(33918)
学报(29510)
(29282)
科学(26156)
管理(25825)
(23544)
金融(23544)
大学(21941)
学学(20692)
农业(19180)
财经(18209)
教育(16662)
技术(15870)
经济研究(15538)
(15472)
业经(15299)
问题(13773)
(11894)
理论(11720)
技术经济(10695)
实践(10552)
(10552)
统计(10533)
商业(10471)
(9925)
国际(9436)
共检索到296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绍德  
通过分析债转股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机 ,指出国有企业的真正问题不是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重 ,而是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导致资金周转不畅、资金流动阻滞 ,是经营管理和制度的问题 ;分析了国家债转股政策的矛盾性。同时 ,指出债转股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最后 ,分析了企业不良债务产生的根源 ,提出化解银企债务应该坚持两条道路 ,依靠银行按经济规律办事 ,最终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国家退出竞争性领域 ,不与民争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大华  
债转股是国企脱困的重大举措, 政策性很强。实施债转股, 必须注重培育和健全股权交易市场, 特别要重视避免道德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长新  方阳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梅  
本文讨论了由于债转股假定前提中的不合理性而可能引发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债转股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及我国在各个环节上的现状和所存在的差距。在分析债转股设计思路的基础上 ,提出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应该是在谨慎操作的原则下 ,将重点放在对债转股的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重组上 ,这样 ,才能使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得以消化 ,同时杜绝新的不良债权之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芳秀  胡司盾  
近年来,特别是再融资新规出台以来,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量快速增长。在转股、持有到期、债券出售等退出方式中,可转债的投资者多采取转股的方式退出。本文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讨了不同时期可转债转股的影响因素,并对理性转股和非理性转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转股溢价率、转债存续阶段对可转债转股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股行情和附加条款的触发对转股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偏股型的转债更容易促使转股行为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包含可转债重要信息的股债特性指标愈发关注。我国可转债市场上的非理性转股比例较高,投资者的非理性转股行为主要取决于对短期内财富收入的预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芳秀  胡司盾  
近年来,特别是再融资新规出台以来,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量快速增长。在转股、持有到期、债券出售等退出方式中,可转债的投资者多采取转股的方式退出。本文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讨了不同时期可转债转股的影响因素,并对理性转股和非理性转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转股溢价率、转债存续阶段对可转债转股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股行情和附加条款的触发对转股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偏股型的转债更容易促使转股行为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包含可转债重要信息的股债特性指标愈发关注。我国可转债市场上的非理性转股比例较高,投资者的非理性转股行为主要取决于对短期内财富收入的预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邹敏  张琳  陈本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辉  
债转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快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的重要举措 ,但债转股的推行又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就债转股的四个方面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 :债转股与资本真实原则 ;债转股与公司治理结构 ;债转股与债权人利益保护 ;债转股与股东平等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志超  
一、我国政策性债转股的 实施效果分析 1.关于债转股企业扭亏为盈的目标问题。 据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截止2002年底307家债转股(未含中石化、中石油、中铝,占债转股企业的80%)资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郭晔  
我国债转股的初衷在于解救陷入“危机”之中的银行与企业 ,从中达到“双赢”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性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债转股所带来的效应可能远非想象中的最优 ,债转股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可以说 ,我国债转股处于矛盾的处境之中 ,它一方面化解风险 ,另一方面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而风险的产生必有其根源 ,通过较详尽的理论分析 ,本文诠释了债转股风险的生成机理 ,否定“风险源于时机欠佳”的看法 ,指出在已有的现实条件下 ,为债转股本身设计的机制欠妥是风险产生的真正源头。并且据此提出最小化债转股风险的途径 :为债转股设计最优机制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万阜  
在当前形势下,债转股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帮助企业去杠杆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可忽视实行债转股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几个非常突出而又紧密关联的问题,那就是经济杠杆居高不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被沉重债务拖累,银行不良贷款加剧暴露。对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中央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重要措施,包括明确提出要考虑采用债转股的手段,但如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兰  
债转股是为盘活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的特殊性,三年来,关于债转股优劣的争论始终存在。在对债转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债转股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只有措施得当,债转股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