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3)
2023(5789)
2022(4744)
2021(4198)
2020(3665)
2019(8107)
2018(7748)
2017(15093)
2016(8377)
2015(9369)
2014(9381)
2013(9159)
2012(8268)
2011(7275)
2010(7575)
2009(7681)
2008(8051)
2007(7565)
2006(7008)
2005(6819)
作者
(23924)
(19901)
(19601)
(18767)
(12795)
(9421)
(9091)
(7485)
(7480)
(7308)
(6793)
(6775)
(6657)
(6285)
(6089)
(6059)
(5970)
(5919)
(5784)
(5734)
(4972)
(4943)
(4745)
(4690)
(4641)
(4612)
(4415)
(4293)
(3967)
(3900)
学科
(67103)
企业(67103)
(60622)
管理(51831)
(38497)
经济(38424)
(20459)
业经(18850)
(17819)
财务(17811)
财务管理(17801)
企业财务(16930)
方法(16745)
(12865)
技术(12522)
企业经济(11814)
(11300)
(10816)
经营(10518)
(10308)
环境(10117)
理论(10021)
技术管理(9578)
数学(9457)
数学方法(9356)
(9093)
决策(8561)
体制(7979)
计划(7896)
(7688)
机构
学院(126499)
大学(122536)
管理(56458)
(53567)
经济(52491)
理学(47399)
理学院(47028)
管理学(46679)
管理学院(46421)
研究(33946)
中国(30490)
(29103)
(25430)
(22699)
财经(22440)
(19993)
科学(17851)
(17570)
商学(17226)
商学院(17085)
中心(17057)
财经大学(16202)
北京(16048)
(16037)
经济学(15356)
经济管理(14431)
业大(13962)
研究所(13793)
经济学院(13784)
(13661)
基金
项目(74044)
科学(60831)
研究(56414)
基金(55850)
(46554)
国家(46006)
科学基金(42489)
社会(38275)
社会科(36321)
社会科学(36306)
(29512)
基金项目(29249)
自然(27152)
自然科(26547)
自然科学(26540)
自然科学基金(26145)
教育(25276)
(23365)
编号(22582)
资助(22326)
(18940)
成果(18034)
(17320)
(16335)
(16213)
创新(15978)
重点(15890)
国家社会(15707)
(15516)
项目编号(15197)
期刊
(67841)
经济(67841)
研究(37477)
(29104)
管理(27984)
中国(25012)
科学(15167)
(14016)
金融(14016)
学报(13126)
技术(12886)
财经(12294)
业经(12132)
(11748)
大学(10874)
教育(10829)
(10586)
财会(10507)
学学(10198)
经济研究(9089)
技术经济(8702)
会计(8654)
问题(8412)
现代(7274)
经济管理(7246)
通讯(7230)
会通(7216)
农业(6776)
(6684)
商业(6304)
共检索到20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建辉  潘方勇  
民营中小企业目前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中健康而活跃的重要成份。民营中小企业对各地方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障和扩大就业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发展中却面临着用工成本高、招工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用地困难、税费负担重等环境制约因素。建议地方政府采取如下措施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优化完善经营环境,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经营难题;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打破园区限制瓶颈,推动民营中小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慧霞  段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规范市场行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成为促进中小企业稳步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1998年3月至6月,国家经贸委组织了对APEC成员在华投资的中小企业(以下简称:APEC企业)经营环境的问卷调查工作。目的在于了解APEC企业在华的经营环境及其经营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云飞  李巍  
以成都市贸易型IT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分析企业全员创新中战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首先对收集的数据和相关变量进行分析;然后就选取的变量做主成分及因子分析,提取因子;最后,由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战略的四个主成分分别为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战略柔性、企业合作,运用得出的结果对成都市IT贸易型企业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战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小川  刘军荣  
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态,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从经营思维角度看,中小企业必须借此机会选定目标市场深耕细作,提升广告媒介精准度,利用营销相关性发掘营销机会,及时应对大数据的时效性,改善客户体验,降低人力资源运营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还需要政府大力主导大数据平台建设,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对接数据处理功能、快速适应决策角色转换、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站稳脚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战后,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都经历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过程,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新现象,即全球范围内的中小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不论是大垄断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牢固地保持着主宰地位的发达国家,还是为提高国家实力,由实现现代化而苦苦博斗的发展中国家,概莫能外。我国随着民营经济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乡镇企业问鼎半壁江山的凌厉态势,毫无疑问已经步入了中小企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敏  
一、该小则小,该大则大许多中小企业有好大倾向,经营稍有起色,就产生投资扩张的冲动。盲目投资,急于做大,把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信用都用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资,生产能力是上去了,但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进一步的融资能力跟不上,形成大生产、小市场和流动资金的匮乏,从而把企业推向死路。还有一些企业,不善于做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不能正确判断扩张时机,投资时机与市场发展往往不吻合,或过早大量投资,却无力培育出规模市场,结果做了“先驱”;或在市场最火的时候,大量投资,在形成生产能力时,市场却进入衰退期,造成投资过剩,资金沉淀,无法收回。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颜贞  
现金流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否则,它将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现金预算、应收款项管理、存货管理等手段,加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控制,才能真正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东来  
日本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贤内助山东泰山宾馆李东来日本是一个以二重结构著称的国家,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与数量不多但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同时并存,并在日本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成功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背后.几乎都有一位贤内助.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协助、支持其经营。尤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战后,在世界性的中小企业兴起的浪潮中,日本以其独特的“双重经济结构”,向世界展示出中小企业在日本经济中无可争辩的巨大作用。所谓“双重经济结构”,指的是现代化大企业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在日本经济中,到处都林立着大量中小企业为塔基塔身、少数大企业为塔顶的金字塔状的企业组织,如丰田汽车城等等。日本在80年代约有600多万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4%左右;日本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人数约3700多万,占就业总人数的75.5%;中小工业企业的生产额、出口额和销售额,分别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迎春  叶兵  卢静  刘飞  杨玉梅  
本文分别调查了在成都的银行与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认识,以双方认识是否对接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症结,分析并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成本需要政府贴补、组建中小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政府需扶植的小企业应该比银行眼中的小企业更小和加强对小企业融资事务的培训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德志  贾明东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桎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行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融资担保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经过数年的探索发展、不断创新,成都融资担保在创新担保产品、运作模式、规范服务和融资担保机制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了特有的"成都模式",先后被国务院中小企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