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3)
2023(6099)
2022(5114)
2021(4228)
2020(3655)
2019(7891)
2018(7755)
2017(14926)
2016(7772)
2015(8811)
2014(8969)
2013(9170)
2012(8934)
2011(8436)
2010(8812)
2009(8360)
2008(8101)
2007(7368)
2006(7072)
2005(6719)
作者
(23271)
(19506)
(19482)
(18952)
(12461)
(9066)
(8875)
(7508)
(7413)
(7178)
(6899)
(6471)
(6348)
(6322)
(6131)
(6083)
(5833)
(5613)
(5603)
(5245)
(5216)
(4789)
(4726)
(4588)
(4487)
(4474)
(4184)
(4162)
(3988)
(3801)
学科
(65360)
经济(65318)
管理(22304)
地方(20187)
(19083)
方法(16613)
(15230)
企业(15230)
地方经济(14740)
数学(14489)
数学方法(14402)
中国(12829)
业经(12588)
产业(11178)
(10822)
(9557)
(8750)
环境(7549)
经济学(7526)
农业(7430)
(7272)
金融(7272)
(7259)
(7029)
(6900)
(6831)
银行(6831)
(6674)
结构(6561)
(6363)
机构
学院(124322)
大学(123281)
(68434)
经济(67304)
研究(46819)
管理(46234)
理学(38573)
理学院(38172)
管理学(37761)
管理学院(37510)
中国(35836)
(28361)
(25285)
科学(23927)
(22893)
经济学(22722)
财经(21997)
中心(21018)
(20864)
研究所(20144)
经济学院(20076)
(19611)
北京(16399)
(16295)
(16248)
财经大学(15836)
(15683)
师范(15601)
(14898)
(14267)
基金
项目(73593)
科学(59093)
研究(57207)
基金(53410)
(44460)
国家(44128)
社会(40281)
科学基金(38503)
社会科(38463)
社会科学(38457)
(29416)
基金项目(27300)
教育(24439)
(23158)
资助(21818)
编号(21612)
自然(20856)
自然科(20332)
自然科学(20329)
自然科学基金(19974)
(19428)
成果(18021)
国家社会(17243)
发展(17167)
(16934)
重点(16526)
课题(16063)
(16044)
(15868)
经济(15732)
期刊
(88541)
经济(88541)
研究(45811)
中国(26541)
(20905)
管理(20323)
经济研究(15177)
(14569)
科学(14144)
(13807)
金融(13807)
学报(13035)
业经(12519)
技术(12343)
财经(12286)
问题(11535)
(11012)
大学(10764)
学学(10074)
教育(10073)
农业(9412)
技术经济(9129)
(8360)
统计(7703)
世界(7560)
经济问题(7554)
国际(7386)
(6921)
商业(6902)
经济管理(6897)
共检索到20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崇举  
成渝经济区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发展质量及速度必将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成渝两地不但要发挥各自工业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更要通过区域间的产业协同推动成渝经济区的集约发展:要利用成渝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关性强的特点,重点发展"2+9+5"的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发展时要注意新产品的研发和区域内的互补;将产业布局和发展与城乡统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市场经济的自身规律,又要加强两省市各级政府的规划、引导、激励和协调,还要尽可能争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兄弟省市政府和企业的进入、媒体的造势和全民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斌  
在我国区域发展中,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处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交叉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发展潜力与障碍因素分析(一)成渝经济区发展潜力分析成渝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土地资源条件。其总面积为20.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重庆市总面积的52.75%,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哲  文春帆  吴洪江  
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成渝经济区职业教育发展无法适应和满足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输送、结构层次、资源整合、专业设置和规划实施等方面的矛盾突出。本文立足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分析并明确了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间现存的矛盾,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有效的对接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雄浪  朱旭光  
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形成前后的产业结构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就成渝经济区对川渝经济的影响而言,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影响有上升的趋势,川渝经济正向工业型经济转型。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大发展,大赶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鹤  刘洋  许旭  
优化、高效的产业结构及布局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借用区位商的指标设计理念,尝试性地提出了产业环境商和区域环境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对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为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竞争力等经济社会指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传统范式加入了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从缓解酸雨问题入手,基于各行业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和产业环境商测算结果,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造纸业为例,基于各地市SO2排放的区域环境商的测算结果,结合各地市SO2的可增排量和造纸业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成渝经济区造纸业的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翔  蒋坤宏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交通体系作为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建设和完善成为当务之急。鉴于成渝经济区交通体系相对滞后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加快交通体系构建和完善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关键任务,"主体+联动是构筑成渝交通体系的方向"。同时,应科学规划并实施"加轴线、强纽带、扩网络、充枢纽"的合理布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哲  万朝丽  刘维威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和重庆为两个中心所辐射覆盖的经济片区,这一经济片区的发展已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视野,它的大力发展能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成因,试图从促进二者均衡发展的角度,为成渝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提供助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区域协同物流的发展是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对区域协同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发展协同物流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四大因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中原经济区协同物流发展的五大策略,即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综合运输网络协同体系、构建物流信息服务协同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龙头企业和构建供应链协同物流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翠红  赵玉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对经济增长仍是现阶段主要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提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优化切入这一问题,将产业系统内的经济联系和生态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构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首先对经济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研究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分析了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新的产业系统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经强  
农业产业化要适应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导向。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基于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视角,构建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模型,建议通过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夯实主导产业、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强化龙头企业动态建设机制、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创新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外部服务系统等途径促进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新华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本文在分析交通银行在成渝地区面临的新机遇和存在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制定了交行在该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丽  
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的目标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金融、尤其是区域金融合作对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能有效提升其后发优势。本文立足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现实,分析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推动成渝经济区金融合作的战略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柯丽菲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三大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打造北部湾城市联盟,协调北部湾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和玉林六市的现代化港口群,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