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4)
2023(3106)
2022(2558)
2021(2769)
2020(2094)
2019(5028)
2018(4907)
2017(7028)
2016(5459)
2015(6815)
2014(6997)
2013(5644)
2012(5168)
2011(4811)
2010(5170)
2009(4025)
2008(3847)
2007(3571)
2006(3144)
2005(2912)
作者
(11162)
(9158)
(9118)
(8772)
(5760)
(4524)
(4510)
(3744)
(3604)
(3534)
(3330)
(3223)
(2973)
(2940)
(2914)
(2860)
(2830)
(2809)
(2763)
(2642)
(2575)
(2567)
(2369)
(2196)
(2184)
(2173)
(2092)
(2073)
(2056)
(2002)
学科
教育(20356)
教学(12975)
中国(9694)
理论(9398)
学法(7365)
教学法(7365)
管理(6720)
(5464)
学理(5459)
学理论(5459)
(5229)
经济(5223)
(4791)
企业(4791)
技术(4072)
思想(3887)
(3886)
研究(3875)
政治(3773)
(3649)
思想政治(3604)
政治教育(3604)
治教(3604)
改革(3595)
德育(3580)
高等(3559)
学校(3550)
计算(3504)
算机(3488)
计算机(3488)
机构
大学(62077)
学院(60346)
教育(30159)
(22197)
师范(22060)
研究(21970)
师范大学(18135)
职业(17282)
技术(15181)
(14953)
管理(13195)
科学(12683)
职业技术(12040)
教育学(11742)
理学(11320)
(11300)
理学院(11030)
(10921)
北京(10673)
(10612)
技术学院(10556)
管理学(10432)
管理学院(10288)
经济(10211)
研究所(9654)
中心(8818)
(8730)
教育学院(8730)
中国(8243)
(7814)
基金
研究(36653)
项目(34784)
教育(29736)
科学(28170)
编号(19638)
成果(18957)
课题(18735)
基金(18080)
社会(17178)
(17159)
(16805)
(16229)
社会科(15814)
社会科学(15813)
(14030)
国家(13661)
规划(12905)
(11556)
项目编号(11172)
科学基金(11110)
研究成果(10722)
年度(10541)
(10390)
重点(9923)
(9788)
教育部(9463)
(9435)
(9406)
阶段(9376)
(9149)
期刊
教育(58585)
研究(29149)
中国(27376)
职业(16752)
技术(14267)
(11191)
经济(11191)
技术教育(11124)
职业技术(11124)
职业技术教育(11124)
成人(6716)
成人教育(6716)
高等(6633)
(6528)
论坛(6528)
大学(6093)
学报(5707)
高等教育(5617)
职教(5448)
管理(5372)
(4979)
科学(4874)
(4786)
发展(4150)
(4150)
(3709)
比较(3670)
教研(3578)
高教(3578)
学学(3493)
共检索到10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核心观点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需要把能力分解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平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富有特色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以此提出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为导伺"教学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潘寄青  
从历史渊源、内容架构、理论平台、实施成果、理论启示五个方面着眼,对德国能力本位职教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能力本位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职业人+社会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忠国  周晖  曾光辉  
德国F+U萨克森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营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经验表明,企业经营管理技能更多来自于工作经验,即工作过程的体验。基于案例启示,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和震  
 本文探寻社会学、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不同领域中能力概念的差异与一致性,探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基本假设与理论精髓———以职业的需要为开发能力标准的起点,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为目标,强调学习结果的行为目标化与可测量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睿  刘梦雪  史娅琪  
与能力本位教育着眼于外部市场对劳动力能力需求来开发组织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机械式复制性的教育不同,可行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兼顾人的内在价值及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价值,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来扩展学习者可行能力集,继而扩展学习主体能动性,使其成长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并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开发与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及学习成果评价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可行能力本位教育不仅在价值理念上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而且能为构建系统性协同的职业教育整体架构提供完整思路,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乃余  王家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既不是培养被动接受课本知识的"知识储存器",也不是机械的"职业机器人"。一个"自然人"只有经过完整职业教育的培养才有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职业工人,而是一个兼备生存、发展双重目标的社会人。对此,追求就业目标的职业教育既要重视人的生存,又要强调其的发展,因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就十分突出起来。树立和倡导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体现。自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后,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生相伴,紧密关联。为了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文章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常用教学方法与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和震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产生过很大影响,我们也应从中汲取一些营养。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人"为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开发课程、设计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里的"能力人",是指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新异工作情境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强调的是做事能力而非传统能力观所指的再现知识的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岚  
提起能力本位,当数流行于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早在1996年农业部教育司就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推行CBE能力教育体系,实施模块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旗帜鲜明地展开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模块式教学,热火朝天,至今CBE能力本位理念对中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影响至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移民  钱景舫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宁在《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本身对人本性的关注,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单纯的技能本位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从人的内在性出发,以综合职业能力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嘉炜  
在德国,普通教育学制与职业教育学制是两个相互连通衔接的学制系统。1969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地位以《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制度。德国通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1969年以立法形式,开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元制"模式,为二战后一片废墟的德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欧盟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作为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强国的德国,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正是德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尽管中德两国通过在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已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但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思想内涵、主要特征、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及国际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通过对大量德文一手资料的研读,本文企图将为德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阳  闫静  
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一般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见习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方面,发布了《教师培养和考核框架协定》,确定了职校教师资格框架和内容。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阶段的培养方式,即大学阶段和见习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大学负责,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学习条例、培养条例及考试条例等,以确保教师教育的有效开展。见习阶段的教师培养持续12~24个月不等,由各州文教部负责,学生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并取得学位证书后,开始进行见习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