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
2023(1872)
2022(1526)
2021(1489)
2020(1270)
2019(2882)
2018(2643)
2017(4530)
2016(3059)
2015(3775)
2014(3682)
2013(3190)
2012(3137)
2011(2773)
2010(2850)
2009(2276)
2008(2267)
2007(1875)
2006(1609)
2005(1519)
作者
(6751)
(5613)
(5443)
(5423)
(3616)
(2665)
(2641)
(2262)
(2254)
(2103)
(1956)
(1867)
(1866)
(1816)
(1799)
(1798)
(1775)
(1694)
(1683)
(1559)
(1513)
(1430)
(1352)
(1351)
(1343)
(1312)
(1271)
(1232)
(1161)
(1123)
学科
(8033)
经济(8024)
管理(7412)
中国(6209)
(6188)
(5571)
企业(5571)
理论(3654)
教育(3639)
技术(3431)
方法(3223)
教学(2752)
数学(2576)
数学方法(2534)
(2028)
学法(1978)
教学法(1978)
(1911)
职业(1835)
学理(1780)
学理论(1780)
(1769)
学校(1753)
业经(1645)
(1635)
技术管理(1596)
(1522)
职业技术(1414)
(1392)
银行(1390)
机构
学院(36759)
大学(33702)
研究(12605)
(11804)
经济(11351)
管理(11050)
职业(10425)
理学(9449)
理学院(9311)
教育(9241)
管理学(9057)
管理学院(8988)
技术(8971)
(7880)
师范(7828)
中国(7499)
(7327)
职业技术(7175)
科学(6884)
(6412)
(6224)
师范大学(6061)
研究所(5780)
(5696)
技术学院(5563)
中心(5465)
北京(4893)
(4575)
(4499)
财经(4407)
基金
项目(23625)
研究(21479)
科学(19811)
基金(15256)
教育(14250)
(12632)
国家(12442)
社会(11913)
社会科(11119)
社会科学(11118)
科学基金(10670)
编号(10643)
(10529)
(9696)
课题(9221)
成果(8010)
(7933)
基金项目(7884)
规划(6832)
(6290)
自然(6221)
职业(6192)
重点(6142)
资助(6136)
自然科(6093)
自然科学(6093)
自然科学基金(5981)
项目编号(5901)
教育部(5879)
(5714)
期刊
教育(17282)
(12429)
经济(12429)
中国(11715)
研究(10664)
职业(10509)
技术(9769)
技术教育(7844)
职业技术(7844)
职业技术教育(7844)
管理(4637)
(4560)
(4397)
论坛(4397)
学报(3939)
科学(3816)
职教(3496)
大学(3345)
(3006)
学学(2984)
(2588)
金融(2588)
财经(2400)
经济研究(2283)
(2109)
农业(2072)
成人(1651)
成人教育(1651)
(1606)
科技(1593)
共检索到5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潘寄青  
从历史渊源、内容架构、理论平台、实施成果、理论启示五个方面着眼,对德国能力本位职教观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能力本位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职业人+社会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核心观点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需要把能力分解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岚  
提起能力本位,当数流行于加拿大的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早在1996年农业部教育司就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推行CBE能力教育体系,实施模块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旗帜鲜明地展开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模块式教学,热火朝天,至今CBE能力本位理念对中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影响至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乃余  王家敏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既不是培养被动接受课本知识的"知识储存器",也不是机械的"职业机器人"。一个"自然人"只有经过完整职业教育的培养才有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他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职业工人,而是一个兼备生存、发展双重目标的社会人。对此,追求就业目标的职业教育既要重视人的生存,又要强调其的发展,因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就十分突出起来。树立和倡导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体现。自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后,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生相伴,紧密关联。为了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平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富有特色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以此提出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为导伺"教学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睿  刘梦雪  史娅琪  
与能力本位教育着眼于外部市场对劳动力能力需求来开发组织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机械式复制性的教育不同,可行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兼顾人的内在价值及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价值,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来扩展学习者可行能力集,继而扩展学习主体能动性,使其成长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并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开发与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及学习成果评价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可行能力本位教育不仅在价值理念上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而且能为构建系统性协同的职业教育整体架构提供完整思路,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忠国  周晖  曾光辉  
德国F+U萨克森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营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经验表明,企业经营管理技能更多来自于工作经验,即工作过程的体验。基于案例启示,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和震  
 本文探寻社会学、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不同领域中能力概念的差异与一致性,探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基本假设与理论精髓———以职业的需要为开发能力标准的起点,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为目标,强调学习结果的行为目标化与可测量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并思  
1 源起约在一年前,长三角地区城市图书馆论坛在上海市委党校召开。会议茶歇时间,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中,我与李超平、王宗义等人,听吴建中馆长谈了图书馆员职业精神的话题。那时,中国图书馆学界围绕图书馆精神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尤其2004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年会,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的年会主题下设立了“百年图书馆精神”的分主题,一举将“图书馆精神”的研究推向高峰。到年底,讨论还在进行着。但我在思考这场讨论时有一种感觉,当时的图书馆精神的讨论是存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梁丹  
德国和澳大利亚对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德国对能力的界定主要指职业行动能力,强调职业行动能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的概念。澳大利亚对能力的界定更加关注技术和工作岗位能力,这些能力由于其模块化的特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由于对能力理解的不同,德国能力本位学习领域与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前者是基于培训职业而设计的系统化的跨学科课程,强调对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后者是基于岗位而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但灵活性强。两种模式各具特色,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整合两种模式的优势,探索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鹏  
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对能力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这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关系之探讨来进一步厘清不同职业能力观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通过对三种能力观基本理论的述评来进一步解读其本质及其对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和震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产生过很大影响,我们也应从中汲取一些营养。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以培养"能力人"为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开发课程、设计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里的"能力人",是指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新异工作情境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强调的是做事能力而非传统能力观所指的再现知识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燕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学生的素质依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以"能力本位"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移民  钱景舫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