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4)
- 2023(13325)
- 2022(11534)
- 2021(10685)
- 2020(9331)
- 2019(21375)
- 2018(21145)
- 2017(40991)
- 2016(22557)
- 2015(25478)
- 2014(25663)
- 2013(25293)
- 2012(23936)
- 2011(21761)
- 2010(22071)
- 2009(21275)
- 2008(21447)
- 2007(19677)
- 2006(17459)
- 2005(15906)
- 学科
- 济(88972)
- 经济(88787)
- 管理(69201)
- 业(66780)
- 企(54820)
- 企业(54820)
- 方法(40770)
- 数学(34556)
- 数学方法(34116)
- 财(28537)
- 中国(26260)
- 农(25962)
- 制(24159)
- 业经(20375)
- 学(19299)
- 银(18012)
- 银行(17967)
- 贸(17662)
- 贸易(17656)
- 易(17197)
- 行(17075)
- 务(17024)
- 财务(16978)
- 财务管理(16930)
- 农业(16308)
- 地方(16303)
- 融(16150)
- 金融(16145)
- 企业财务(16075)
- 理论(15340)
- 机构
- 大学(329531)
- 学院(326995)
- 济(135995)
- 经济(132929)
- 管理(123647)
- 研究(113952)
- 理学(104840)
- 理学院(103651)
- 管理学(101747)
- 管理学院(101120)
- 中国(90562)
- 财(69996)
- 京(69767)
- 科学(68692)
- 所(59260)
- 农(58359)
- 财经(53363)
- 研究所(53113)
- 中心(52688)
- 江(52154)
- 业大(48426)
- 经(48241)
- 农业(46029)
- 北京(44457)
- 经济学(41866)
- 范(41415)
- 师范(40932)
- 院(40779)
- 州(40497)
- 财经大学(39399)
- 基金
- 项目(208980)
- 科学(163945)
- 基金(152004)
- 研究(151619)
- 家(132849)
- 国家(131699)
- 科学基金(111781)
- 社会(96717)
- 社会科(90702)
- 社会科学(90671)
- 省(80900)
- 基金项目(79182)
- 自然(72828)
- 自然科(71119)
- 自然科学(71091)
- 教育(70431)
- 自然科学基金(69865)
- 划(69093)
- 资助(63858)
- 编号(61526)
- 成果(52283)
- 部(47467)
- 重点(47429)
- 发(44084)
- 课题(43414)
- 创(42689)
- 制(41506)
- 教育部(40600)
- 科研(40542)
- 创新(39984)
- 期刊
- 济(154806)
- 经济(154806)
- 研究(102690)
- 中国(69506)
- 财(56064)
- 农(53261)
- 学报(52759)
- 科学(47970)
- 管理(46388)
- 大学(40136)
- 融(38305)
- 金融(38305)
- 学学(37779)
- 农业(34971)
- 教育(34685)
- 财经(27150)
- 技术(26968)
- 经济研究(24489)
- 业经(23980)
- 经(23146)
- 问题(20062)
- 业(18376)
- 贸(17220)
- 版(16459)
- 理论(16151)
- 技术经济(15911)
- 统计(15681)
- 国际(14785)
- 实践(14449)
- 践(14449)
共检索到508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基于德国社会保险发展史,本文着重探讨了保险机制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的形成过程、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向。研究认为,历史上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两次飞跃凸显了社会保险兼具"保险"与"社会"的基本特征,也集中反映了制度选择对这两大特征之间内在矛盾的不断调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双重内部结构和类型化发展的态势是对上述特征和矛盾的积极应对。结论认为,未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发展演化仍会以保险机制的发展演化为根本核心,进一步明晰和协调现有制度体系下的内部结构,走向维护民生保障和提倡自我救助并重的新型保障制度,进而实现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普遍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险 保险机制 社会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宏
19世纪末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由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护理等五大保险构成,其主要特征是立法健全、自治管理、统放结合和三方合作。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渐面临着开支膨胀、老龄化问题严重等危机,德国政府积极探索改革之道,希望通过开源节流、增加制度中个人的责任等措施来缓解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德国 社会保险制度 危机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医疗将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力参与率和正规就业率不断走低,社会保险制度赡养率会大幅提高,基金收支平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亟需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精算平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卓锴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医疗将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力参与率和正规就业率不断走低,社会保险制度赡养率会大幅提高,基金收支平衡的矛盾也会愈发突出,亟需进一步改革以实现精算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自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村保险 市场失灵 制度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菊芳
目前在我国,私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却非常滞后。文章在分析目前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措施:依法登记,切实做好社会保险的基础工作;完善私营企业社会保险的政策法规;为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监督。
关键词:
私营企业 社会保险 政策法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浪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渐并轨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即,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要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为目标,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以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 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驰文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覃有土 吕琳
社会保险制度是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和近代商业保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的产物。由于社会保险并非一种纯自然科学领域、纯技术性的经济制度 ,而是受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因而在不同类型的国家甚至是同一类型的不同国家中 ,社会保险制度呈现出多种模式。中国应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借鉴和移植他国模式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险 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 福利国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华中
一、工伤社会保险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工伤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不测意外事故,负伤、致残、致死,本人及其家属丧失收入来源,生活难以维持,从企业获得赔偿(补偿)、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权利的一种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子兰 周熠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度量方法和相关研究论。我们首先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代内和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了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各国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诸多差异,作者选择筹资渠道、供款率、给付条件、替代率等内容进行比较。本文主张:应该加快工资制度改革,以便扩大费基,增加制度收入,进而适当调低费率;延长退休年龄;扩大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念东 ,张晨光
社会保险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问题。劳动者(或公民)由于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死亡等原因,暂时中断劳动或暂时、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本人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及其供养家属失去生活收入时,由国家和社会按规定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这种制度,就称为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的建立是基于社会化大生产打破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给式自然经济,劳动者从家庭走向社会,当劳动者丧失劳动力或失去工作后,其生活问题就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再之,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劳动者退出生产岗位时间提前,结构性失业增加,从而加重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社会必须对劳动者的生活、特别是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承担责任,这就是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劳动者社会保险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缩小、企业经营机制转型等方面的挑战,而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保障范围窄、管理体制不顺、社会化程度低、基金积累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重建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加强社会保险立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和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