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0)
2023(8525)
2022(7144)
2021(6560)
2020(5119)
2019(11703)
2018(11403)
2017(22229)
2016(12006)
2015(13339)
2014(13534)
2013(13366)
2012(12917)
2011(11970)
2010(12435)
2009(11547)
2008(11549)
2007(10689)
2006(10120)
2005(9588)
作者
(34848)
(28811)
(28699)
(27375)
(18654)
(13688)
(13084)
(11202)
(11060)
(10747)
(9991)
(9605)
(9447)
(9380)
(9378)
(8913)
(8633)
(8464)
(8392)
(8216)
(7533)
(7105)
(7046)
(6672)
(6669)
(6667)
(6621)
(6545)
(5891)
(5721)
学科
(53316)
经济(53265)
管理(31486)
(31200)
(23055)
企业(23055)
(21098)
银行(20953)
中国(19991)
(19733)
地方(18833)
(17279)
(17154)
(14847)
金融(14847)
方法(14242)
业经(13079)
数学(12111)
数学方法(11941)
农业(11639)
(11518)
制度(11516)
(11516)
业务(10615)
地方经济(10326)
(10326)
(10244)
贸易(10228)
(10219)
(9854)
机构
学院(169071)
大学(165138)
(74493)
经济(72715)
研究(64680)
管理(61868)
中国(57507)
理学(50249)
理学院(49639)
管理学(48969)
管理学院(48617)
(37426)
(36861)
科学(36037)
(33014)
中心(30625)
(29535)
研究所(29094)
(28746)
财经(27269)
(27071)
银行(26015)
(24575)
北京(24436)
(24326)
(24273)
(24004)
师范(23808)
(23250)
经济学(22315)
基金
项目(98938)
科学(78066)
研究(77805)
基金(69191)
(58508)
国家(57923)
科学基金(49517)
社会(48690)
社会科(46210)
社会科学(46203)
(39685)
教育(35045)
基金项目(34905)
(33049)
编号(32845)
自然(29318)
资助(29181)
自然科(28593)
自然科学(28588)
成果(28250)
自然科学基金(28050)
(27923)
课题(24226)
发展(23249)
(22834)
重点(22426)
(21661)
(20522)
(20416)
(19996)
期刊
(95638)
经济(95638)
研究(62740)
中国(43231)
(37603)
金融(37603)
(28551)
(27172)
管理(25459)
教育(23256)
科学(20926)
学报(20097)
农业(18043)
业经(16857)
大学(15917)
技术(15197)
经济研究(15160)
学学(14736)
财经(13588)
问题(11880)
(11657)
国际(10328)
(10198)
(9407)
论坛(9407)
理论(9034)
(8887)
世界(8855)
现代(8508)
(8446)
共检索到298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1.强化并表监管和集中度风险监管机制,弱化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的复杂联系使得影子银行的风险很大程度上会转移到传统银行体系。因此要通过监管措施在识别传统银行支持的非银行机构基础上加强这类机构业务的合规性,有助于对影子银行传递给传统银行的风险的识别,增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薇  罗伯托·罗恰  
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是特殊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利率市场化与监管套利是其直接动因,但过多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法律改革滞后却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扭曲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影子银行的扭曲发展不仅累积了大量金融风险,而且从长远看,会进一步挤压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养老金)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影响中国建立一个稳健、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中国影子银行发展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慧博  
村镇银行整体经营情况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按有关规定设立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包括其中。截至2017年3月1日,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超过1500家,已开业村镇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2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慧博  
村镇银行整体经营情况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按有关规定设立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包括其中。截至2017年3月1日,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超过1500家,已开业村镇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2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志刚  巴曙松  
村镇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成立的背景及其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探讨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颜永嘉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克明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大部分是论述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拟从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发展的分析入手,剖析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陈锐  班若愚  
本文运用非对称的NARDL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详细探讨了影子银行体系在不同货币政策周期的规模扩张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其中长期内紧缩性数量型调控政策和扩张性低利率政策更易引起影子银行的扩张行为,且两者的配合会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此外,经济下行会助推影子银行转型,引起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增加,我国影子银行以房地产为主的投资导向已发生改变,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拓宽居民和企业投融资渠道,构建影子银行全面监测平台,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影子银行资金运作,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向,引导影子银行与经济政策的良性互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伟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加强对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监控,促进影子银行的有序发展,对于加强我国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尤为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超  
(一)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化按照"疏堵结合、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第一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规范举债,剥离平台公司融资功能,大力推广PPP合作模式。第二是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地方政府根据每年确定的债务规模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启志  张旭阳  周峰  
新常态下,影子银行风险不断累积,为探究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应该采取的策略,以中美两国影子银行对比为主线,基于金融市场发展演进的历史与规律,对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运作效果、主要缺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融资为主导及以证券化为中心的中美影子银行体系都存在着诸多优缺点;在借鉴与反思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相关市场条件,规范影子银行运作细则,并逐步引导一部分高资质影子银行向证券化方向过渡,一方面提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利用各类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的信用支持缓解债务压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现状影子银行体系又称"平行银行系统"或"准银行"1,它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机构、市场、工具和方法。从功能作用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有形或无形实体发挥着信用中介的信贷融通职能;从风险角度看,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