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0)
2023(7198)
2022(6263)
2021(5861)
2020(5238)
2019(12278)
2018(12028)
2017(24410)
2016(13352)
2015(15134)
2014(15599)
2013(15754)
2012(14912)
2011(13489)
2010(13548)
2009(12652)
2008(13008)
2007(11993)
2006(10215)
2005(9409)
作者
(40538)
(33987)
(33784)
(32644)
(21653)
(16441)
(15808)
(13228)
(12735)
(12259)
(11605)
(11426)
(10870)
(10818)
(10809)
(10701)
(10615)
(10026)
(9871)
(9725)
(8456)
(8424)
(8417)
(7793)
(7744)
(7710)
(7632)
(7587)
(6985)
(6848)
学科
(55550)
经济(55490)
(35690)
管理(35011)
方法(29745)
(28262)
企业(28262)
数学(26841)
数学方法(26622)
(19128)
银行(18983)
(17643)
(17533)
(15149)
(14310)
中国(14206)
(12766)
金融(12764)
(12214)
(11029)
制度(11021)
(10719)
贸易(10713)
(10421)
业经(10083)
地方(9867)
业务(9848)
(9779)
财务(9762)
财务管理(9735)
机构
大学(196712)
学院(194148)
(82215)
经济(80413)
管理(73307)
研究(66552)
理学(62638)
理学院(61896)
管理学(60841)
管理学院(60461)
中国(56846)
(41681)
科学(41096)
(39245)
(38463)
(35057)
中心(32318)
研究所(31902)
财经(31450)
农业(30771)
业大(30578)
(30041)
(28540)
经济学(26588)
北京(26117)
经济学院(24330)
(24271)
(24252)
师范(23973)
财经大学(23602)
基金
项目(126670)
科学(98766)
基金(92833)
研究(89230)
(81506)
国家(80868)
科学基金(68253)
社会(56358)
社会科(53492)
社会科学(53474)
基金项目(49273)
(48751)
自然(45036)
自然科(44002)
自然科学(43985)
自然科学基金(43237)
(41678)
教育(41604)
资助(39116)
编号(35491)
成果(29326)
(29124)
重点(28865)
(26758)
(25895)
科研(25100)
教育部(24747)
(24529)
创新(24306)
课题(24290)
期刊
(84789)
经济(84789)
研究(58019)
中国(36705)
(33911)
学报(33494)
(32478)
金融(32478)
(31511)
科学(29636)
大学(24581)
管理(24079)
学学(23417)
农业(20907)
教育(16893)
财经(16293)
技术(15484)
经济研究(14055)
(13868)
业经(12896)
问题(11765)
(11448)
理论(10866)
技术经济(10100)
实践(9921)
(9921)
(9848)
(9724)
统计(9704)
商业(8864)
共检索到291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聂兆祝  王万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震  张惠  
当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流动性资产的过剩,而是金融体系内生性矛盾的反映,是整个金融生态不完善的产物。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必然需要加强金融生态的建设。本文对“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含义界定、具体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影响等问题作出了系统分析,从改善金融生态的视角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沅陵县支行课题组  谢流胜  
本文从相关指标分析和市场反债信号两个方面对沅陵县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初步判断,并对沅陵县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就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对县域金融机构效应的影响展开探讨,最后提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晨光  
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新问题,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本文从银行监管角度阐述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压力,为防止产能和流动性“双过剩”带来银行系统性风险,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睿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突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使银行赢利减少、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商业银行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滕春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本文从银行存贷差背离、流动性比率下降、超额准备金过高、利率倒挂方面总结了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而运用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对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困境进行了剖析,在分析了其对当前金融体系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扭转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积生  汪莉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流动性过剩在提高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同时,也削弱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抑制了货币政策传导效力,同时还可能引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激化,资本市场面临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建潮  
2000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长期高企,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过剩问题开始凸显。从宏观行业的角度,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外汇占款的增长迅猛、银行间企业直接融资工具的发展、不良贷款的剥离、现金需求比率的下降以及证券市场的长期低迷是引发我国银行业存贷差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锦  
文章指出了在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同时通过分析我国资金的流向认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失衡,并分析了我国形成国有企业和四大商业银行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在双重预算软约束框架下进一步分析了商业银行只愿意发放贷款给国有企业才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积生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是由于汇率水平维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控制、资本充足率限期达标等因素起了作用。考虑到仍在发挥作用的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2006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但随着商业银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2006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魁  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但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见解。既然流动性过剩一词是作为对世界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则其合理的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弄清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过剩,我们才能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凯恩斯对流动性的理解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流动性过剩的深入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桂华  谭春枝  
本文采用我国40家银行2003-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风险容忍度门限值方法对我国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进行识别,发现我国中小型银行在次贷危机期间存在流动性囤积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对风险暴露与流动性囤积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实证结果表明:(1)内部风险暴露显著提高了我国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发生的概率;(2)外部风险暴露对我国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没有显著影响;(3)银行规模和资本充足率显著降低了我国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发生的概率;(4)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惯性,对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素华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红芳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来用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持续,必然带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推动实体经济价格的上涨,不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解决流动性过剩,中央银行已经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