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0)
2023(5757)
2022(4729)
2021(4432)
2020(3912)
2019(8539)
2018(8121)
2017(16208)
2016(8691)
2015(9809)
2014(9920)
2013(9757)
2012(9188)
2011(8161)
2010(8820)
2009(9148)
2008(8405)
2007(7835)
2006(7332)
2005(7223)
作者
(23886)
(19294)
(19053)
(18680)
(12281)
(9297)
(9059)
(7641)
(7294)
(7258)
(6636)
(6635)
(6317)
(6228)
(6117)
(5984)
(5758)
(5701)
(5572)
(5356)
(4962)
(4879)
(4499)
(4493)
(4459)
(4429)
(4350)
(4316)
(3952)
(3841)
学科
(31042)
经济(30982)
(29281)
(26953)
金融(26953)
(26152)
银行(26152)
管理(25653)
(25279)
(22803)
企业(22803)
中国(20525)
(14888)
(14176)
中国金融(11249)
方法(11079)
(10938)
保险(10847)
(10419)
(9936)
财务(9905)
财务管理(9878)
数学(9658)
数学方法(9464)
企业财务(9436)
地方(8867)
业经(8418)
制度(8222)
(8222)
(7899)
机构
学院(117174)
大学(116695)
(51008)
经济(49653)
中国(43943)
管理(42955)
研究(37787)
理学(33801)
理学院(33504)
管理学(32956)
管理学院(32740)
(32321)
(24576)
(23914)
财经(23627)
银行(23011)
中心(21841)
(21697)
(21127)
(20831)
(20667)
金融(20293)
人民(19516)
(18582)
科学(18447)
(17756)
国人(17736)
中国人(17647)
财经大学(17541)
中国人民(17023)
基金
项目(62942)
研究(50499)
科学(49147)
基金(45238)
(36825)
国家(36400)
社会(32305)
科学基金(31808)
社会科(30579)
社会科学(30571)
(24449)
教育(22820)
基金项目(22598)
编号(21358)
资助(20226)
(19870)
成果(19690)
自然(18431)
自然科(18032)
自然科学(18029)
自然科学基金(17708)
课题(15240)
(14936)
(14067)
重点(14022)
项目编号(13546)
(13320)
(13173)
(13093)
(13080)
期刊
(62323)
经济(62323)
研究(47153)
(40319)
金融(40319)
中国(28847)
(26248)
管理(16958)
(15821)
教育(13216)
学报(12540)
财经(12346)
科学(11751)
大学(10556)
(10360)
学学(9638)
技术(9223)
业经(9194)
经济研究(8985)
理论(8613)
农业(8561)
问题(7923)
实践(7797)
(7797)
(7011)
财会(6848)
国际(6811)
会计(6650)
农村(6490)
(6490)
共检索到214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人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再次爆发,让金融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重要议题。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金融资本具有相对独立的积累逻辑,奉行"逐利至上",且蜕变为产业资本的主人,使得金融不为产业和实体经济服务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而为了刺激投资,摆脱经济增长乏力倡导金融创新,只是制造"新泡沫"去掩盖"旧泡沫",最终会积累新的金融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认真吸取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教训,坚持以国有金融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体系,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严格控制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趋势,才能真正做到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闫真宇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并造成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比传统金融风险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法律政策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网络技术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和洗钱犯罪风险等类型,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虽然总体可控,其发展态势需要密切关注,稳妥应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海龙  韩克勇  
自1998年我国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住房贷款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之一。通过住房消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商业银行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承受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当前的实物经济中,最容易产生泡沫的领域是住房产业。因此,抑制住房信贷的过快增长,保持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应该是当前住房信贷政策的主要基调。分析了当前我国住房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引起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规避和防范住房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笑萍  
对金融风险防范若干问题的思考刘笑萍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金融风险程度也随之与日俱增,成为困扰各国政府和金融界的一大难题。如何认识金融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准确地估价和量化金融风险,已成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彰  
气候相关风险是新型风险类别,被形象地称为“绿天鹅”。气候相关风险会在退化的生态条件和无法预料的环境影响、地缘政治争端、社会和经济风险之间形成复杂的链式反应,最终突破气候临界点,使气候体系产生巨大变化。它比之前已经认知的大多数金融风险事件情况更复杂,后果更严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晓立  王忠吉  潘福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道涵  
这次“面向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研讨会”开得很成功。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当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问题发表了很精辟的见解,并展开深入探讨。我想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背景、过程、性质、特点等,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综合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阎坤  陈新平  
潜在债务是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来源,而在整个潜在债务链条中,金融业又占了绝大比重,所以控制金融风险就成了防范和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重要一环。 作为当前处理金融风险问题的特殊模式,金融风险财政化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政府职能的一项客观要求,也是现行财政金融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事一议”的金融风险化解方式正逐渐暴露出其体制性缺陷和不尽合理的地方,存在着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地方“倒逼”中央财政等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相关法律框架,建立潜在债务风险监控体系,进而弥补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运作模式之不足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韦志康  
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具备持牌金融机构严格规范的风控、合规制度和体系,并且缺乏监管细则的引导和约束,与传统金融机构信息共享不够,加之互联网金融更容易遭遇黑客攻击,而一旦遭遇黑客攻击,将危及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所以整体而言,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和风险问题会更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勇  
在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特点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同时 ,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孟波  张颖  
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1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问题。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我国对国内信贷系统内的不良债权问题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究竟如何化解这笔巨额的不良贷款存量和如何控制不良贷款增量这个问题,至...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超斌  
当前金融风险的特点与根源刘超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运行的质量与效益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金融领域内发生的风险其影响远远超出金融领域,由金融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破坏的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将使国民经济几十年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最近亚洲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均章  
随着中国金融的深入发展,金融风险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情况下,金融风险暴露加剧。除了传统的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外,又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型风险逐渐暴露,有些风险有可能成为应该主要关注的风险,例如杠杆率风险、久期风险、非正规金融风险等。当前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良芳  
金融业属于高风险产业,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本文在论述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诸多风险的基础上,相应对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八条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捷  
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全面发展,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发展健康的金融机构体,初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有效的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了金融法律、法规框架体系,金融业已步入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