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06)
- 2023(4788)
- 2022(4154)
- 2021(4196)
- 2020(3412)
- 2019(7932)
- 2018(7768)
- 2017(15941)
- 2016(8764)
- 2015(9935)
- 2014(10211)
- 2013(10201)
- 2012(9689)
- 2011(8891)
- 2010(9189)
- 2009(8827)
- 2008(9018)
- 2007(8178)
- 2006(7657)
- 2005(7295)
- 学科
- 济(37108)
- 经济(37066)
- 管理(28697)
- 业(26334)
- 企(21238)
- 企业(21238)
- 方法(14048)
- 数学(12552)
- 数学方法(12268)
- 农(12022)
- 财(11838)
- 中国(10577)
- 制(9519)
- 策(9130)
- 贸(8620)
- 贸易(8616)
- 易(8447)
- 银(7955)
- 银行(7954)
- 行(7629)
- 农业(7343)
- 业经(7276)
- 税(7157)
- 融(7068)
- 金融(7068)
- 务(6877)
- 财务(6852)
- 财务管理(6835)
- 及其(6821)
- 税收(6805)
- 机构
- 学院(128023)
- 大学(127080)
- 济(58037)
- 经济(56708)
- 管理(48989)
- 研究(46044)
- 理学(40490)
- 理学院(40095)
- 管理学(39334)
- 中国(39102)
- 管理学院(39079)
- 财(31506)
- 京(26959)
- 科学(24409)
- 所(23667)
- 财经(23357)
- 中心(21754)
- 江(21133)
- 经(20987)
- 研究所(20402)
- 北京(18211)
- 农(17703)
- 经济学(17486)
- 财经大学(17064)
- 州(16918)
- 范(16585)
- 院(16529)
- 师范(16492)
- 经济学院(15586)
- 人民(14690)
- 基金
- 项目(72795)
- 科学(57617)
- 研究(56984)
- 基金(52546)
- 家(44245)
- 国家(43847)
- 科学基金(37583)
- 社会(35353)
- 社会科(33512)
- 社会科学(33507)
- 省(27225)
- 教育(26598)
- 基金项目(25844)
- 资助(24233)
- 编号(23889)
- 划(23471)
- 自然(23413)
- 自然科(22860)
- 自然科学(22857)
- 自然科学基金(22453)
- 成果(21783)
- 课题(17436)
- 部(17163)
- 重点(16276)
- 性(15872)
- 发(15536)
- 教育部(15018)
- 人文(14485)
- 策(14362)
- 创(14308)
共检索到21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明福
一、当前通货膨胀变动的特征与程度判断今年以来,与去年相比,物价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 物价从一开始就以明显高于去年的水平上涨,并始终保持1988年以来多年未有的高水平。今年1~5月份,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高出10%,城镇居民生活费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中发 白景明 柯小星 祝小芳
社会总需求的强劲增势、社会有效供给的缓慢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内在冲动、经济效益的持续下滑等一系列迹象表明,我国目前存在着通贷膨胀压力加速强化的态势。我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为使我国经济从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从总体上应推行和实施积极稳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配套改革措施。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上。要管住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把好工资收入分配关,理顺分配关系;稳住并压缩财政赤字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在建总规模;卡住社会集团消费,放开农村消费需求,引导城乡购买力分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份量和力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敏一
体制转换时期的通货膨胀与宏观政策吴敏一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在不同的体制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尤其反映在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国家之间。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前一类国家的通货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对1978-2008年间中国的通货膨胀动态路径进行周期性划分,阐明了各个周期内通货膨胀的成因与特点,并对2008年以后中国宏观政策的取向进行评述,提出在新形势下我国宏观政策调控的策略,应该从偏重于"抑制通胀"转变为"抑制通胀与防止衰退"并重,在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权重搭配上,重新探索政策调控的最优组合点,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预见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胀周期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碧云 李涛
目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各种物价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已经初露端倪。继续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会带来较大隐患,货币政策只有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组合政策配合,减少自身数量指标控制,加大其结构指标调整,才能更好地解决物价上涨问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 治理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王宏淼
从早期的"货币迷失"到近期的"迷失货币回归",中国宏观经济也经历了从资产价格的低位波动、低通胀(甚至通缩)向2007年以来资产与通货"双膨胀格局"的转化。中国汇率升值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触发了资产重估,在国内制度性支撑、结构变化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投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资产价格迅速膨胀,并正在很快地传导到实体部门,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双膨胀"不仅使得实体和资产部门发展的裂口不断加剧,而且加大了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的裂口,导致经济和社会失衡。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下一步宏观调控应当通过提高资产部门的资金和交易成本、减税激励实体部门创新、加大转移支付进行分配调节等配套措施,来达到抑制资产泡沫,激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许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造成1994年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近两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过快。据统计,1992年底货币供应量M。、M;、M。年增长率已达到36·5%、35.7%、31.3%。1993年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少新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下,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措施进行紧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既要借鉴以往的治理经验,又要明确此次由投资过度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以往的通货膨胀在成因和治理手段上都应有所不同,在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上都要有严格的针对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投资过度 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王东京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达20%的通胀率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党和政府决定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治理通胀,却还是一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现实课题。一、积极地面对通货膨胀,既不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研究的理论与政策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谢杭生围绕着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升温,价格总水平持续攀高的现实,通货膨胀问题又一次成为理论界与实际部门讨论的热点。本文将力求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一些基本观点。一、通货膨胀究竟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奚国泉 蔡军
当前的通货膨胀并不单纯属于某种类型,而是多种类型兼而有之,属于混合型通货膨胀,其中成本推动的成份居多,而商品价格攀升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我国在1993年是否会发生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关系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对策,很值得重视。为了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要弄清三个问题:一是何谓通货膨胀,二是通货膨胀的测量尺度,三是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数量界限。这些问题看起来不过是通货膨胀问题上的ABC,但要说清复杂的现实问题,非由此起步不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宁叶 王一鸣
进一步的探讨发现,相比于独立的货币政策,日本更加看重维持稳定的汇率水平和推动金融开放。日本外汇储备的增加和汇率的稳定会降低日本的物价水平,而金融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抬高物价水平。基于实证结果,日本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削弱对日元汇率浮动的干预,并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配合安倍政府的"三支箭"经济刺激计划,日本经济有望突破"流动性陷阱",重回长期增长路径。
关键词:
三元悖论 通货紧缩 外汇储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超 王智强
通过研究1999年1月到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方式中,适应性预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通货膨胀存在惯性,而消费者预期变量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首要影响因素,当期便可以产生影响;财政政策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又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其作用存在时滞,其使用需要以精确的判断为基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本文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是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致货币超量供应,居民消费需求与农产品供给的矛盾日益显露,在价格改革力度加大的同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价格调控体系,以及成本推进作用日渐强劲。要治理通货膨胀,国家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指导方针,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要完善国家政策调控手段,确保投资的适度增长;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度膨胀;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