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2)
- 2023(5303)
- 2022(4502)
- 2021(4379)
- 2020(3487)
- 2019(8074)
- 2018(7998)
- 2017(15209)
- 2016(8723)
- 2015(9783)
- 2014(10086)
- 2013(9626)
- 2012(9086)
- 2011(8261)
- 2010(8733)
- 2009(7992)
- 2008(8058)
- 2007(7638)
- 2006(7015)
- 2005(6382)
- 学科
- 济(28388)
- 经济(28349)
- 管理(25170)
- 业(23036)
- 企(18293)
- 企业(18293)
- 农(11464)
- 财(9884)
- 中国(9479)
- 策(8356)
- 方法(8241)
- 地方(8144)
- 制(7802)
- 农业(7363)
- 学(7121)
- 业经(7051)
- 数学(6626)
- 贸(6536)
- 贸易(6530)
- 数学方法(6434)
- 易(6366)
- 理论(6257)
- 银(6130)
- 银行(6125)
- 及其(6064)
- 税(5980)
- 行(5858)
- 税收(5750)
- 收(5714)
- 政策(5705)
- 机构
- 学院(119994)
- 大学(115216)
- 济(46254)
- 经济(44932)
- 管理(43409)
- 研究(41424)
- 理学(35311)
- 理学院(34923)
- 管理学(34259)
- 管理学院(34026)
- 中国(33968)
- 京(25549)
- 财(25212)
- 科学(24705)
- 江(21879)
- 所(21491)
- 中心(19716)
- 农(19571)
- 研究所(18767)
- 财经(18068)
- 州(17463)
- 北京(17097)
- 范(16980)
- 师范(16870)
- 业大(16680)
- 经(16107)
- 院(16066)
- 省(15850)
- 技术(14679)
- 农业(14349)
- 基金
- 项目(69185)
- 研究(55539)
- 科学(52962)
- 基金(46227)
- 家(39832)
- 国家(39417)
- 科学基金(32757)
- 社会(31418)
- 社会科(29527)
- 社会科学(29521)
- 省(28221)
- 教育(26266)
- 编号(25432)
- 划(23395)
- 基金项目(23280)
- 成果(21998)
- 自然(20500)
- 资助(19913)
- 自然科(19907)
- 自然科学(19904)
- 自然科学基金(19542)
- 课题(18688)
- 年(15691)
- 发(15659)
- 重点(15618)
- 性(15242)
- 部(14662)
- 项目编号(14470)
- 创(13711)
- 规划(13410)
共检索到202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明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东 吴转颖
在将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划分为 2个大区 9个类型区的基础上 ,研究了每个大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本技术思路和每个类型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 ,包括其类型区域范围、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特点、主要限制因子、基本技术思路、林草类型结构、植被恢复方式、植被恢复技术、主要树种草种、经营管护方式等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分区 模式 西部大开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正礼
回顾了我国退耕还林实施现状,从思路与方略、封山育林、模式与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展综述,对国外退耕还林实践进行了借鉴性分析,并在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思路和"以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基本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治海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理性特征及各利益主体对理性的不同理解给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带来的一些影响。在各利益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方利益主体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对退耕还林政策变迁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变迁 农户 政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力小 何英
退耕还林 (草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 ,对退耕还林 (草 )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 (草 )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 ,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 (草 )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外部性 生态补偿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树川 左停 李小云
对国内外在退耕还生态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探讨,对退耕还林(草)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观点进行综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我国当前的补偿政策缺乏以农民为主体的深入和系统的思考,应更全面深入地关注农户的生计,让“农民的知识”发挥创造性作用;在补偿的同时应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由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方共同协调合作完成。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补偿 农户生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付广军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西部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为保护西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地位这个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草)试点,西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政策必须加强,特别是生态税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西部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若干宏观和税收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葛文光 李录堂 李焱超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吴旗、志丹两县实施退耕还林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了退耕还林取得的成就,指出从退耕还林总体规划、苗木选择、造林技术、后期管理、补助粮款、林权证发放以及后续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从制定规划、宣传政策、建立管护体系、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立基本农田制、改变领导作风等方面,提出了退耕还林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就 问题 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林权是现代林业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的林权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生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工程区域的广泛性和区域综合条件的异质性,要求林权安排的多样性。工程目标的复合性与林权政策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影响产权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政策及其经营管理形式的基本特征,从林权的初始安排、工程实施过程中林权组合以及林权安排的时空差异等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的长期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林权制度安排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产权 有效性 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云 杨蔚
在分析土地征用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退耕还林政策是国家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土地征用政策,并从权力的转移与约束、对农民的补偿、合同的可逆性、对政府的影响和政策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对退耕还林政策和土地征用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实施可持续性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土地征收 退耕还林 比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退耕还林(草) 政策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