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7)
- 2023(6770)
- 2022(5588)
- 2021(4910)
- 2020(4079)
- 2019(8831)
- 2018(8705)
- 2017(15832)
- 2016(8422)
- 2015(9335)
- 2014(9122)
- 2013(9122)
- 2012(8840)
- 2011(8407)
- 2010(8863)
- 2009(8726)
- 2008(8367)
- 2007(7799)
- 2006(7437)
- 2005(6996)
- 学科
- 济(59794)
- 经济(59747)
- 管理(29997)
- 业(25369)
- 企(22329)
- 企业(22329)
- 地方(16994)
- 方法(15404)
- 中国(13823)
- 数学(13135)
- 数学方法(13022)
- 地方经济(12456)
- 技术(11675)
- 业经(11190)
- 学(10144)
- 制(9845)
- 农(9465)
- 技术管理(8940)
- 财(8874)
- 银(8542)
- 银行(8530)
- 融(8360)
- 金融(8360)
- 行(8302)
- 体(7363)
- 环境(7225)
- 经济学(7133)
- 理论(6563)
- 和(6466)
- 产业(6451)
- 机构
- 大学(128856)
- 学院(128237)
- 济(66791)
- 经济(65568)
- 研究(48916)
- 管理(47182)
- 理学(38897)
- 中国(38701)
- 理学院(38475)
- 管理学(37988)
- 管理学院(37719)
- 财(30045)
- 京(26632)
- 科学(25604)
- 所(24170)
- 财经(22716)
- 中心(22237)
- 江(22143)
- 经济学(22107)
- 研究所(21229)
- 经(20322)
- 经济学院(19435)
- 州(17422)
- 北京(17329)
- 院(17165)
- 范(16519)
- 财经大学(16453)
- 师范(16430)
- 农(16414)
- 省(15782)
- 基金
- 项目(74725)
- 科学(59855)
- 研究(56966)
- 基金(54378)
- 家(46409)
- 国家(46017)
- 科学基金(39870)
- 社会(39672)
- 社会科(37715)
- 社会科学(37706)
- 省(29537)
- 基金项目(27502)
- 教育(25057)
- 划(23615)
- 自然(22527)
- 自然科(22046)
- 自然科学(22040)
- 资助(21737)
- 自然科学基金(21647)
- 编号(21149)
- 成果(18252)
- 创(18053)
- 发(17932)
- 创新(17262)
- 国家社会(17199)
- 重点(16943)
- 部(16263)
- 课题(15926)
- 发展(15364)
- 展(15146)
共检索到222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尔茜
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场对经济增长新周期问题讨论渐多,主要关注部分经济指标出现超预期增长,究竟是表明经济出现了转折性好转,还是在新常态增速换档大逻辑下的波动性回暖。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经济企稳并进入"L型"发展的下半程,另一些专家则认为短期因素难以支撑经济进入持续上行轨道。需要深入分析、理性思考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在明确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元春
2013年7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49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下行周期,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趋势同步。其主要原因是外需疲软导致我国工业投资下滑,通过生产、金融、消费等领域再传导到收入领域,对居民收入下滑产生累计效应。我国经济已经处于临界点,政策需要采取微调与预调,以对冲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从古典型周期理论到增长型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借鉴成熟的经济周期模型并加入特定的体制型变量进行改造,二是具体分析我国经济周期的特殊性因素。还应进一步认清我国经济的现实,构造合适的理论框架,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周期问题;尤其应借鉴古典型和增长型周期的相关理论和框架,积极探索基于市场成长背景下的经济周期模型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浩瀚
经济周期随机性的统计思考汪浩瀚经济周期,对许多人来说,直观的几何反映是大脑中显现岁一个有规则的周期性正弦波的叠加。但实际的经济周期的确切定义是指正向和负向把偏离的不同阶段的重复,它们极是能够被准确测量的。美国经济学家W·C米契尔曾经对经济周期这样描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洪亮 王铁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与经济周期类似,技术创新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同时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从逻辑上、历史上分析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两种周期之间相关作用的机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周期 经济周期 创新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戚自科
本文首先说明 ,迄今为止的周期理论由于没有内含金融市场所以无法就美国新周期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周期理论必须做出新的尝试和发展。然后 ,构建以金融市场为出发点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 ,说明其动力机制。最后 ,用本文总结出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机制来诠释美国新周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定贇 王磊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对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测算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等四大地带的泰尔指数,描绘出我国1980年代以来四大地带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四大地带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进而实证分析财政政策对福利均等化、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政策中直接税负比间接税负更能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政策中,转移性支出并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都能有效降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缩差距、促和谐的充分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大力加强税收和社会保障调节力度的"一主...
关键词: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泰尔指数 福利均等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旸 李天德 陈少炜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的增强,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中美等6个国家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以及最小二乘法对样本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加强,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宏观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的对策,即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建立健全非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安全预警机制并合理有效地使用政府的政策调控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雪凌 杨晓华
对建筑业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对于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变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建筑业产值波动的重要因素的结论。还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对建筑业周期的作用,提出了建筑业应对周期变动、稳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业周期 经济周期 相关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晶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影响过去两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2016年以来,全国钢铁去产能达到了1.2亿吨,煤炭4.4亿吨,逼近"十三五"目标去化"钢铁产能1~1.5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的上限。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进一步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从政策面来看,产能压降的任务还在继续,且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东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一系列新特点,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发挥平稳经济周期的作用。中长期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政策、人口政策和科技政策的显著调整,将深刻影响着交通投资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对此,"新常态"下国有交通投资企业应主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加快自身改革,增强内生动力,优化资产结构,谋求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刘亚琴
本文运用HP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999年中国并未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结论,并分析了新经济周期难以启动的原因。
关键词:
HP法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周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19世纪初叶以来至现在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假说已经汗牛充栋 ;6 0年代中期以来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但是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国外同类研究。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经济周期的新特征是 :扩张与收缩的比率迅速下降。失业与经济周期的阶段十分密切 ,解决中国失业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促成经济的全面回升和扩张。战争导致经济周期变形 ,它有时固然能带来“战争景气” ,但总的说来是给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称为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