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0)
2023(7052)
2022(6251)
2021(5896)
2020(5134)
2019(12054)
2018(11934)
2017(24108)
2016(13419)
2015(15226)
2014(15550)
2013(15544)
2012(14965)
2011(13613)
2010(13933)
2009(13085)
2008(13260)
2007(12364)
2006(10789)
2005(9724)
作者
(39306)
(33039)
(32916)
(31772)
(21174)
(15683)
(15250)
(12893)
(12296)
(12092)
(11119)
(10873)
(10539)
(10521)
(10479)
(10418)
(10407)
(9771)
(9639)
(9624)
(8310)
(8215)
(8118)
(7645)
(7523)
(7501)
(7470)
(7316)
(6731)
(6622)
学科
(56168)
经济(56111)
管理(37905)
(37223)
(28939)
企业(28939)
方法(26251)
数学(23628)
数学方法(23361)
(17950)
(16043)
中国(14487)
(12336)
贸易(12334)
(11990)
地方(11810)
(11549)
农业(11376)
(11056)
业经(10878)
(10100)
(9646)
银行(9626)
(9231)
财务(9207)
财务管理(9182)
(9175)
(8686)
金融(8684)
企业财务(8645)
机构
学院(194510)
大学(193374)
(83830)
经济(81969)
管理(74820)
研究(67517)
理学(63455)
理学院(62771)
管理学(61719)
管理学院(61344)
中国(52651)
(40743)
科学(40343)
(40259)
(35323)
(35143)
中心(32351)
研究所(31518)
(31465)
财经(30677)
业大(28723)
农业(27859)
(27651)
北京(25974)
经济学(25394)
(25366)
师范(25147)
(24558)
(23860)
经济学院(23035)
基金
项目(121741)
科学(94920)
研究(90779)
基金(86843)
(74699)
国家(74053)
科学基金(62631)
社会(55743)
社会科(52788)
社会科学(52770)
(47994)
基金项目(45423)
教育(42097)
(40509)
自然(40057)
自然科(39056)
自然科学(39041)
编号(38608)
自然科学基金(38352)
资助(36793)
成果(32671)
(27712)
重点(27413)
(26994)
课题(26695)
(24758)
(23669)
教育部(23505)
科研(23474)
创新(23174)
期刊
(94544)
经济(94544)
研究(59200)
中国(37567)
(31995)
(31749)
学报(28147)
科学(26062)
管理(25585)
(22199)
金融(22199)
农业(21143)
大学(20971)
教育(20339)
学学(19661)
技术(16910)
业经(15768)
经济研究(15341)
财经(14985)
(12841)
问题(12628)
(11219)
(11132)
理论(10735)
技术经济(10351)
统计(9871)
实践(9800)
(9800)
国际(9332)
商业(9290)
共检索到29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瑞礼  徐策  
一、当前我国物价走势的主要特征1.本轮物价上涨"来得早、涨得快"。物价上涨"来得早",主要表现为当前物价上涨出现在经济周期复苏阶段的初始期。一般而言,物价上涨大多出现在经济周期复苏阶段的后期或者繁荣阶段,如前期CPI涨幅较大的年份2004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林奇  
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具有持续时间较长、涨幅较快、农村涨幅高于城市等特点。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效需求大,货币发行多,生产要素价格高以及国际输入性通胀等等。为此,我们应当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频率,有效使用法定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利率,把握好货币发行速度,增加有效供给,以及理顺市场经济秩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当前物价上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源,流动性宽松是关键的和长期的因素,投资增长过快拉动部分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是主因,农产品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近期起到了很强的助推作用。治理本轮通胀,应主要从持续收缩流动性着手,逐步抑制投资增速,同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抑制农产品价格、工资、原燃材料、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措施,并且努力保持外贸基本平衡,减少外汇占款继续增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包明华  
当前物价上涨成因与调控分析包明华一、当前物价上涨是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从理论上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变化既受价值制约,又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物价能否随供求变化而涨落,关键取决于定价制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制度。在这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李林茂近几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首数物价上涨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1994年我国各方面工作新进展的同时,也指出前进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尽管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比1988年大大增强,但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岫立  曹静  
本轮物价上涨是流动性充裕下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从CP的各个构成部分来看,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10年下半年以来,通胀压力逐渐凸显,CPI步步升高,同比涨幅屡创近年来新高。目前消费价格上涨中,食品价格起主导作用。今年前3个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3%、11%和11.7%,分别推动CPI上涨了3.2个、3.5个和3.7个百分点。防止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弘  
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及抑制通胀的对策马弘一、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物价涨幅一直居高不下,出现了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发展膨胀”的特点。从上海看全国,今年来物价变动表现为这样四个特点:1.物价上涨起点高,且各月升幅坚挺。今年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基超  刘晴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过快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与以往强调供给冲击的解释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物价上涨主要缘于外部因素——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带来的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境外投机资本逐利而涌入我国造成流动性过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外部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近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宏观领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实际上是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现象的反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永刚  
关于物价上涨条件下利率政策的若干歧见胡永刚第四,加强寿险精算研究,切实防范经营风险。在精算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估测利率走势,使新开发的寿险业务预定利率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设计险种时已考虑到利率下降的趋势,长期寿险预定利率低于央行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祖劲  刘纪显  
文章从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出发,采用2005年汇改以来的月度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证建模计量分析,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物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由于我国的外汇机制和汇率的预期等原因而导致了我国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结论,并提出了改善该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庆红  
目前的益贫式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没有充分重视物价上涨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文章分别基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特定百分位点的消费价格指数(PCPI)分析物价上涨对新疆城镇经济增长益贫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2年新疆利用PCPI计算的新疆城镇贫困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以CPI为标准计算的贫困指数,以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涨为推手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对贫困人口的不利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收入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新疆城镇经济增长的益贫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周方  赵京兴  
对物价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的计算与分析,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判断与把握物价形势及其变动趋势,又进而关系到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与力度的把握。然而,由于翘尾因素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已有文献中又很难查找到其计算方法,因此,人们总感到对它不好掌握。我们曾从月环比价格指数出发,分9个步骤,详细说明了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翘尾因素的计算原理(见《析年环比价格指数中的翘尾因素》一文,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现根据这一计算原理,对1988-1996年这9年中全国零售价格年环比上涨率中所包含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进行了实际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