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9)
2023(4766)
2022(4087)
2021(3730)
2020(3315)
2019(7543)
2018(7556)
2017(14737)
2016(8526)
2015(9895)
2014(10219)
2013(10276)
2012(9846)
2011(9080)
2010(9509)
2009(9289)
2008(9151)
2007(8546)
2006(7902)
2005(7403)
作者
(26075)
(21472)
(21304)
(20596)
(13572)
(10379)
(9924)
(8428)
(8185)
(7990)
(7326)
(7293)
(6969)
(6883)
(6628)
(6584)
(6430)
(6347)
(6300)
(6160)
(5787)
(5282)
(5240)
(5037)
(4932)
(4899)
(4862)
(4793)
(4501)
(4250)
学科
(34911)
经济(34866)
管理(24793)
(23143)
(16952)
企业(16952)
方法(15293)
数学(13856)
数学方法(13674)
中国(13417)
(12386)
(10305)
(9890)
(8188)
银行(8184)
(7870)
农业(7840)
业经(7316)
(7192)
贸易(7178)
地方(7098)
(7027)
(6102)
金融(6101)
(5964)
(5931)
(5868)
制度(5867)
教育(5595)
环境(5458)
机构
大学(129078)
学院(127371)
(53186)
经济(51879)
管理(49025)
研究(43517)
理学(40464)
理学院(40043)
管理学(39482)
管理学院(39241)
中国(36618)
(28792)
(28414)
科学(24324)
(21963)
(21817)
财经(21500)
中心(21320)
(21156)
研究所(19209)
(19117)
北京(19099)
(17844)
师范(17740)
业大(17635)
(17350)
农业(16333)
(15817)
经济学(15640)
财经大学(15527)
基金
项目(73955)
研究(57687)
科学(57121)
基金(51191)
(43310)
国家(42899)
科学基金(35793)
社会(35545)
社会科(33605)
社会科学(33595)
(29265)
教育(27339)
基金项目(26312)
编号(25255)
(24708)
成果(22252)
资助(21968)
自然(21181)
自然科(20579)
自然科学(20571)
自然科学基金(20153)
课题(18088)
(17232)
重点(16487)
(16240)
(14846)
项目编号(14765)
教育部(14563)
(14406)
(14226)
期刊
(64177)
经济(64177)
研究(44480)
中国(29585)
(20929)
(18730)
教育(18641)
管理(17729)
(17180)
金融(17180)
学报(16320)
科学(15552)
大学(12726)
农业(12255)
技术(11985)
学学(11376)
业经(10905)
财经(10452)
经济研究(9675)
问题(9330)
(8969)
图书(8352)
统计(7867)
(7779)
理论(7565)
技术经济(7124)
实践(6890)
(6890)
(6669)
决策(6360)
共检索到211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赵瑞  赵华甫  
为了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把耕地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并通过《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来规范耕地的利用与管理。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基础。2017年,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建立健全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锋  王洪波  郧文聚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林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耕地基础地力、耕地健康和耕地外部环境的空间分异和组合特征,识别优先保护、地力提升、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耕地类型,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分析表明:苏南地区现状耕地中,优质耕地占比不足65%,近30%的耕地基础地力较差,超过5%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威胁。其中,优质耕地集中于茅山以东的太湖平原和沿江平原地区,茅山以西地区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宁镇沿江、太湖东北岸部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潘洪义  韩玲  蒋贵国  何伟  
研究目的:探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方法深度融合关键技术,为耕地质量评价更新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应用GIS对上一轮分等成果进行了数据转换、空间拼配与属性传递;采用FME技术对分等成果的数据库进行了更新。研究结果:(1)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其等别个数与相应等别保持不变;(2)耕地质量空间分布规律未发生根本变化;(3)耕地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基于本文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下的评价结果,既继承了原成果的评价体系,又体现了成果的现实性和准确性,符合当地耕地质量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霁昌  成生权  罗林涛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土地开发整理事业不断推进,各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追求的目标也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如本文介绍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就把土地开发整理的理念,从单纯的增加耕地数量引向了数量与质量的双赢。我们衷心感谢这些勇于探索的实践者。伴随新目标、新技术、新方法的涌现,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正一步步走向规范与科学,我们迈向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有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科  石培基  
研究目的:构建甘肃省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区的耕地质量。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GIS软件。研究结果:质量为中等以上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05%,大都分布于河西5市、陇东的南部和陇中部分县区;质量为较差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9.95%,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陇南天水山区和庆阳北部地区。研究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总体较差,且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差别较大。评价结果比较符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孔祥斌  梁颖  秦静  
研究农户决策行为与耕地质量评价和保护之间的规律,提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和耕地质量保护对策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耕地质量评价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是未来耕地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此从耕地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差异性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农户在不同耕地利用强度下的耕地质量影响过程及其效应,分析这种影响效应的自然过程与农户耕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和复合关系。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要构建基于农户决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国珍  摆万奇  
当前我国耕地面临粮食保障与耕地严重撂荒、耕地保护与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矛盾,针对新问题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在梳理现有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内涵及概念;总结了针对农业生产能力、耕地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及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分等定级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综述了已有研究在国家、区域、地块三个尺度的进展;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重点转移、结合农户视角的综合评价、时空变化监测网络构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标准化评价四个发展方向,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及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武艳  王华  徐保根  明乐乐  
研究目的:评价耕地质量占补平衡实施效果,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2011—2013年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基本持平,建设占用水田面积小于补充水田面积;不同类型区的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占水田补水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和地均GDP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年度GDP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研究区域基本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严格执行以补定占,科学选址,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质量在可实现范畴;可通过补改结合、异地占补等多样途径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盘活存量,控制和优化增量,继续提升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减压占补平衡同时,改善耕地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世和  黄吉  黄河  毛艳铃  
通过设立耕地代表性样区开展实地采样调查分析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筛选和确定区域耕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及其权重 ,借助 GIS技术和动态聚类模型进行区域耕地质量评价 .结果表明 ,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坡度、质地、地下水位和全 K含量等 8个因子与耕地粮食产量关系极为密切 ,可作为闽侯县耕地质量的主导评价因子 ,其中以有机质含量、≥ 1 0℃积温、道路通达度、CEC和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较大 ,合计权重达 80 %以上 .闽侯县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中低产耕地占 68.0 1 % .全县耕地主要限制型为砂、粘、冷和瘦限制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2 5 .0 4%...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明岗  卢昌艾  张文菊  李玲  段英华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耕地质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升耕地质量是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偏低、退化和污染严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根据耕地质量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的目标是:(1)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提高;(2)土壤养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壤障碍因子得到消减或控制;(3)高标准农田布局和比例合理化;(4)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化。建议我国耕地质量提升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1)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2)构建全国农田土壤质量监测网络和研究野外台站两大平台;(3)开展便捷施用技术,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机肥资源利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熊冬洋  
耕地质量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当前在影响耕地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农业生产造成的对耕地的污染和城镇化过程中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是导致耕地整体质量进一步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而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污染的控制起到逆向调节作用,同时也更易引发城镇化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占优补劣"情况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政策,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抑制城镇化耕地占用中的"占优补劣"现象,对于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