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5)
2023(14503)
2022(12576)
2021(11991)
2020(9933)
2019(22976)
2018(22792)
2017(44932)
2016(24525)
2015(27397)
2014(27738)
2013(27390)
2012(25440)
2011(23015)
2010(23137)
2009(21565)
2008(21308)
2007(18919)
2006(16905)
2005(15310)
作者
(71491)
(58785)
(58394)
(56037)
(37637)
(28129)
(26928)
(22908)
(22331)
(21416)
(20056)
(19826)
(18821)
(18814)
(18363)
(18234)
(17521)
(17459)
(17003)
(16985)
(14728)
(14537)
(14361)
(13429)
(13271)
(13266)
(13219)
(13165)
(11920)
(11557)
学科
(92331)
经济(92220)
管理(71056)
(67787)
(55401)
企业(55401)
方法(42896)
数学(37425)
数学方法(36969)
中国(27541)
(26511)
(26004)
(24985)
(24698)
银行(24551)
(23146)
业经(20328)
(19985)
(19032)
贸易(19018)
(18777)
金融(18776)
(18559)
地方(18156)
农业(17067)
(16612)
财务(16541)
财务管理(16509)
企业财务(15722)
理论(15417)
机构
大学(348601)
学院(346934)
(139423)
管理(138108)
经济(136186)
理学(118474)
理学院(117189)
研究(116423)
管理学(115338)
管理学院(114692)
中国(94650)
(74808)
科学(70352)
(68815)
(58553)
(56599)
财经(54306)
中心(54128)
研究所(52879)
(51907)
业大(50086)
(49293)
北京(47843)
(45139)
师范(44758)
农业(44395)
(42798)
(42310)
经济学(41554)
财经大学(40440)
基金
项目(229537)
科学(179947)
研究(169657)
基金(165989)
(143696)
国家(142493)
科学基金(122053)
社会(105427)
社会科(99939)
社会科学(99915)
(88738)
基金项目(87640)
自然(79436)
教育(78143)
自然科(77522)
自然科学(77503)
自然科学基金(76098)
(75058)
编号(70162)
资助(69498)
成果(58118)
(51328)
重点(50884)
(48645)
课题(48128)
(47096)
教育部(44004)
创新(43888)
科研(43754)
项目编号(43528)
期刊
(153050)
经济(153050)
研究(110817)
中国(65197)
学报(52592)
(51077)
(50732)
管理(50310)
(48877)
金融(48877)
科学(48400)
大学(39881)
教育(39609)
学学(37420)
农业(33575)
技术(28648)
财经(26428)
业经(25206)
经济研究(24545)
(22347)
问题(20202)
理论(19412)
实践(17909)
(17909)
图书(17579)
(16563)
技术经济(16477)
(16466)
现代(15986)
科技(15828)
共检索到524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子丽  
对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质量的研究杨子丽政策性贷款是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一方面,它具有指导性、非盈利性和优惠性等特殊性,在贷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它明显有别于可以无偿占用的财政拨款,而是以偿还为条件,与其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玉梅  
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政策性与效益性的统一石玉梅一、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的标准具有双重性,即政策性和效益性1.贷款的政策性贷款的政策性,即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立  
政策性银行贷款本息回收难的几点思考俞立1994年初,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两家国有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由于其职能所限,不能成立所属分支机构,主要贷款业务则委托各家商业银行代理,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最大代理行,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光  周道许  
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李光,周道许一、当前我国政策性银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制转轨时期新旧运行机制之间的矛盾第一,各级政府争着铺摊子、上项目、跑资金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原来超概算、留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  李为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行业企业的生存能力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就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选择。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贷款投向的选择对贷款质量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贷款结构,减少信用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严艳  
按照税收中性原则,银行贷款损失在实际发生时若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税前扣除,则可以保证银行名义税率等于实际税率。我国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正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但商业银行仍普遍存在贷款损失税前扣除不足的税收非中性问题,主要是现有的税收政策缺乏对银行贷款核销的鼓励。本文初步探讨如何改革现有的贷款损失税收政策,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艳  
如果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恶化,未来银行所有的关注类贷款以及部分正常贷款就会迁移为不良贷款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银行业有过贷款质量非常差的时期,当时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了25%,一些银行甚至达到了30%、4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善民  
农户信用评定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户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基于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破解农户融资难题的微观机制,在我国首个信用县农户信用评定的准自然实验基础上,运用DID模型有效识别并测度农户信用评定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信用评定显著促进了农户融资可得性,并且这种正向关系对农户生产型贷款更显著。进一步,运用PSM-DID模型进行的稳健性分析,所得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因此,需要构建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平台,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农村,实现普惠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矣  
关于银行贷款呆帐核销几个政策性问题的思考尹矣为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冲销贷款损失,增强银行发展后劲,各专业银行从一九八八年起,按照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提取了贷款呆帐准备金,并按要求冲销了贷款呆帐,经过几年实践,我们认为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  
目前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还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必须采取措施 ,促进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营运效率的实证性研究(一)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目前对于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法:生产法、资产法和中介法。本文主要采用中介法来选取投入产出变量,以营业费用、所有者权益、资金主要来源作为投入量,以税前利润、贷款净额(贷款总额-呆账准备)作为产出(见表1)。1.投入变量的选取理由如下:营业费用能够反映出职工工资与福利支出以及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济林  
政策性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或工具之一,我国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但不能为相应的地区或产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信贷支持和政策导向功能,而且将当初成立之时国家赋予的功能也大大地弱化了。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选择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调整研究为题目,分析如何解决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职能缺位问题,使政策性银行为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栾义君  马增华  
本文采用SFA方法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1995~2011年的成本效率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政策性银行成本效率的平均水平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平均水平,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其次,农业发展银行的成本效率是在所有银行中最低的,但也是上升最快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文平  谢理德  刘健强  
避税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但也给债权人带来了风险,因而债权人如何看待企业避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2008-2016年我国企业的银行贷款数据研究了银行对企业避税的态度。研究发现,企业避税会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避税程度与贷款政策的正相关关系在那些信息质量低和代理问题高的企业贷款中更为显著。我们还研究了企业避税影响银行贷款政策的渠道,发现避税不能带来现金流增量但是会增加未来现金流的波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银行消极看待企业避税的原因,拓展了债权人治理的相关研究,并对"低避税之谜"提供了一个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